摘要:
如何计算溢余现金
企业所拥有的现金,大致有三个来源:一是从股东处得到的现金投资,二是从债权人处取得的现金负债,三是企业利用得到的现金投入各类自主运营后所形成的内生性增量部分,即“溢余现金”。“溢余现金”又可分为“已分配”和“未分配”两部分,已分配的部分是”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未分配的部分,笔者称之为“未分配溢余现金”,这部分直接参与企业的资金周转,是现金流会计最应重视的要素。
以上三个现金来源中,现金投资和现金负债只要从一开始就及时登记,便可随时得知当前的结存额。而“溢余现金”的计算,则要涉及到如何利用现金流量表的问题了。表1就是如何从现金流量表主表项目开始,通过重新编排,转换得到溢余现金的方法。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出,主表通过重新编排后,企业的自营活动产生了多少增值现金,对外投资活动产生了多少增值现金,汇率变动对现金造成了多大影响,本期未分配的“溢余现金”有多少,已分配的“溢余现金”有多少,总溢余现金有多少等就历历在目了。而这些数据,在应计制下是得不到的,由此亦可见溢余现金表的重要性。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企业为了完成自营的经营活动,也需要配套设施(如厂...
如何计算溢余现金
企业所拥有的现金,大致有三个来源:一是从股东处得到的现金投资,二是从债权人处取得的现金负债,三是企业利用得到的现金投入各类自主运营后所形成的内生性增量部分,即“溢余现金”。“溢余现金”又可分为“已分配”和“未分配”两部分,已分配的部分是”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未分配的部分,笔者称之为“未分配溢余现金”,这部分直接参与企业的资金周转,是现金流会计最应重视的要素。
以上三个现金来源中,现金投资和现金负债只要从一开始就及时登记,便可随时得知当前的结存额。而“溢余现金”的计算,则要涉及到如何利用现金流量表的问题了。表1就是如何从现金流量表主表项目开始,通过重新编排,转换得到溢余现金的方法。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出,主表通过重新编排后,企业的自营活动产生了多少增值现金,对外投资活动产生了多少增值现金,汇率变动对现金造成了多大影响,本期未分配的“溢余现金”有多少,已分配的“溢余现金”有多少,总溢余现金有多少等就历历在目了。而这些数据,在应计制下是得不到的,由此亦可见溢余现金表的重要性。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企业为了完成自营的经营活动,也需要配套设施(如厂房、机器等)的支持,而经营配套设施也会产生现金流量。因此,“自营活动溢余现金”应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和“经营配套设施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构成才是严密的。
“溢余现金”和净利润的含金量不同,前者是既考虑因“内生性活动”赚到的钱,也考虑因“内生性活动”花出去的钱,是两相权衡的结果;而后者则只关注在“净利润”之后的、因“内生性活动”得到的“增量现金”,却并不考虑其用到哪里去了。
在本质上,现金流会计所提倡的是赚到的钱应如数分给股东。当企业想扩大投资、请股东追加投资时,尝到甜头的股东当然会乐见其成,气氛将是温馨和谐的。相形之下,应计制下的股东却只能看到天上高悬的“净利润”大饼,而见不到现金。所以,要回答公司是不是赚到钱了,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在本期内公司没有追加投资,保持现有的生产经营规模,到了期末,该收的钱大抵都收到了,该付的钱也大抵都支付了,手中多出来的现金就是赚到的钱。这是投资者最想知道的,也是被投资公司必须履行的义务。

一般企业的溢余现金表分析
基于以上想法,笔者将2008年上交所排名前20的上市公司中属于一般企业的8家公司(不包括中国联通)的溢余现金表整理如表2所示。由于上市公司所提供的现金流量表主表是没有经过“主附表殊途同归”的验证的,其可信度可能会有问题,因此笔者姑且假设这些报表是准确的并在此基础上略加评点。从““含金量指数”看,这8家公司的指数都大于1,与笔者理论分析的预计相符,属于““真金白银”的公司。从8家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来看,最高的是中石油,约1768亿元;最低的是兖州煤业,约72亿元,都是相当可观的。但从““经营配套设施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来看,每家公司都程度不同地表现出““投资饥渴”症状,后者与前者相比,最高的是中石化,约3.80倍,最低的是兖州煤业,也有约0.42倍,也正因此,两者相抵后,从“自营活动溢余现金”来看,这些公司大抵所余无多,甚至还有负数的,说明是“”边生产,边建设”,赚到的钱又用出去了。综合考虑“对外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和““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后,还有4家公司的“未分配溢余现金”为负数。最后,连同已经发放的“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加回来,“本期溢余现金”最高即赚钱最多的是中国神华(约252亿元),其次是中石油(约208亿元);而“本期溢余现金”为负数的有中石化(约-543亿元)和中煤能源(约-195亿元)。这意味着,这两家公司的“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是用外来的权益性现金,即用股东和债权人的钱发放的。

任何投资都是面向未来且有风险的,如果这些上市公司不是那么热衷于超过自己的能力追加投资,“经营配套设施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就会大幅降低,交出来的答卷“自营活动溢余现金”必然很漂亮,股东能得到的现金分红必然可观,对缓解国家财政困难、提振股市信心必将起到极大的作用。
当然,溢余现金表作为总括性报表,是将上市公司视为单一“现金池”来看待的,只能提供粗略的、方向性的图景。如结合其他方法对每家公司的投资行为作个性化的分析解读,会发现上市公司的投资原因大致如下:一是战略上的需要。如从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到中石油的“油气资产”在2008年有663亿元的增量,此类对资源的战略投资当然势在必行。二是上市公司的投资项目多元化。可能有些项目已经在赚钱,而另一些项目还在花钱,两下相抵,总体表现为不赚钱,这可以通过“溢余现金分部报告”来分别体现,笔者将另文提及。但无论如何,请注意两者在溢余现金表上的平衡关系,别忘了,能够和公司高管一样高瞻远瞩的股东属于“凤毛麟角”,“凡夫俗子”们更关注的是短期利益。三是不持续追加投资就无法生存。此类公司已处于恶劣的竞争环境中,只有不断“输血”才能维持下去,这是投资者最应警惕的。如果从连续几年的溢余现金表都看不到有赚钱的迹象,就要考虑该公司是否“大势不妙”了。
责任编辑 李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