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校不同融资方式的应用对比
刘世兵
近几年,在传统融资模式受限的情况下,国家扩大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融资领域,用于支持高等学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发展,高校建设资金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而且为贯彻中央精神,银行相继推出中长期贷款业务支持资产负债率较低的高职院校申报项目融资,极大地解决了资金短缺难题。
(一)两种不同融资方式的特点
专项债券和中长期贷款均属于融资行为,但两者资金的审批、来源及使用等存在显著区别。
1.主管部门审批流程不同。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项目需纳入国家发改委重大项目库,项目需要立项批复文件,项目投资不低于1 000万元,同时还需要经财政部地方债券系统审核通过后才能发债,审核时间较长。而中长期贷款同样也要国家发改委审核,但不需要立项批复文件,项目投资总额不低于2 000万元,通过后直接推送给合作贷款银行,审核时间较短。
2.项目资金来源及使用不同。专项债券是政府利用学校的基本建设项目发行的,高校取得资金来源于当地财政部门,一是通过财政拨付的方式在财政一体化系统中直接支付,二是开立专用银行账户管理的高校也可以申请解冻资金转入专用账户支付,专门用于高校的基本建设...
高校不同融资方式的应用对比
刘世兵
近几年,在传统融资模式受限的情况下,国家扩大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融资领域,用于支持高等学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发展,高校建设资金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而且为贯彻中央精神,银行相继推出中长期贷款业务支持资产负债率较低的高职院校申报项目融资,极大地解决了资金短缺难题。
(一)两种不同融资方式的特点
专项债券和中长期贷款均属于融资行为,但两者资金的审批、来源及使用等存在显著区别。
1.主管部门审批流程不同。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项目需纳入国家发改委重大项目库,项目需要立项批复文件,项目投资不低于1 000万元,同时还需要经财政部地方债券系统审核通过后才能发债,审核时间较长。而中长期贷款同样也要国家发改委审核,但不需要立项批复文件,项目投资总额不低于2 000万元,通过后直接推送给合作贷款银行,审核时间较短。
2.项目资金来源及使用不同。专项债券是政府利用学校的基本建设项目发行的,高校取得资金来源于当地财政部门,一是通过财政拨付的方式在财政一体化系统中直接支付,二是开立专用银行账户管理的高校也可以申请解冻资金转入专用账户支付,专门用于高校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如教育教学用房改善,不得用于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购置等内涵建设。而中长期贷款则相反,资金来源于合作银行,从开立的银行账户支付,主要用于教育教学、科研设施设备等固定资产购置,提高内涵建设,改善办学质量,因此两者相互补充。
3.财务风险及还本付息方式不同。专项债券需要高校还本付息,但它的偿债主体是当地政府,因此债券的本金和利息是由政府部门先行直接支付给国库,偿债风险相对较小,如果出现不能还本付息的情况,也是高校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目前此项融资行为政府和高校之间没有合同约定关系,只是按照使用者付费的原则处理,不存在根本违约问题。而中长期贷款则是高校和银行之间的借贷关系,有贷款合同约束双方权利义务,本金和利息直接支付给贷款银行,一旦高校出现资金短缺,偿债风险较大。
(二)两种融资方式的会计处理区别
1.专项债券核算。高校收到债券资金额度(财政直接支付)时,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均不作会计处理。收到债券资金额度(转入银行专户管理)时,财务会计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财政拨款收入”;预算会计借记“资金结存”,贷记“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出债券资金额度(财政直接支付)时,财务会计借记“在建工程”,贷记“财政拨款收入”;预算会计借记“事业支出”,贷记“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支付建设期利息时,财务会计借记“在建工程”,贷记“银行存款”;预算会计借记“其他支出”,贷记“资金结存”。支付运营期利息时,财务会计借记“其他费用”,贷记“银行存款”;预算会计借记“其他支出”,贷记“资金结存”。支付本金时,财务会计借记“其他费用”,贷记“银行存款”;预算会计借记“其他支出”,贷记“资金结存”。需要注意的是,高校专项债券收入为政府性基金收入,其偿债主体是当地政府部门,还本时不应作为“债务还本支出”科目处理。
2.中长期贷款核算。高校收到贷款资金时,财务会计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长期借款”;预算会计借记“资金结存”,贷记“债务收入”。支出贷款资金时,财务会计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预算会计借记“事业支出”,贷记“资金结存”。支出利息时,财务会计借记“其他费用”,贷记“银行存款”;预算会计借记“其他支出”,贷记“资金结存”。支付本金时,财务会计借记“长期借款”,贷记“银行存款”;预算会计借记“债务还本支出”,贷记“资金结存”。
(三)两种融资方式的对财务的影响
1.政策层面对财务的影响。从现行的政策分析,专项债券推出三年来有效解决了高校建设资金短缺难题,从发行期限来看,5年期债券即将到期还本,有的项目建设周期较长,政策的持续性有待进一步明确,以便充分保障资金持续跟进,防止资金链断裂。中长期贷款政策从2022年开始推进,目前仍在探索。
2.会计处理方法对财务的影响。两种融资方式都需要资金使用者还本付息,但由于会计核算方法不同会导致财务会计报告失真,一方面专项债券作为收入处理,没有反映负债情况,在资产负债表中不能体现长期负债,形成了隐性债务,不便于报表使用者了解会计信息;另一方面不便于会计人员加强债务管理,容易出现到期还本而没有安排资金计划。
(四)防范财务风险的策略
1.建立定期财务分析机制。专项债券资金账务处理的特殊性使得资产负债表不能真实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因此在编制相关报表时要对债券本金及利息情况加以重点分析,将未偿还的债券本金还原为长期负债,在计算资产负债率指标时将其计入负债总额,以真实体现资产负债率。同时在其他渠道融资时如实提供债券融资情况,以便合作银行掌握债务的真实性,防范债务风险。
2.建立项目融资台账。目前专项债券本金还款方式原则上为到期还本,而中长期贷款则需要每年定期还本,考虑到财务人员岗位变动、离职等因素,财务部门应建立项目融资台账,记录资金本金、利息、还款时间等各项信息。
3.强化部门预算管理。根据融资情况及资金台账管理信息,将融资本金、利息纳入部门预算,编制“债务本金及利息”项目,从预算角度优先保障资金安排,防止债务违约。
(作者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财务处)
责任编辑 曹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