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4 作者:梁丽 任腾云 张炜楷
[大]
[中]
[小]
摘要:
国网江苏电力基于客户投入产出的企业多维价值地图构建
梁丽 任腾云 张炜楷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242023S10003)
作者简介:梁 丽,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纪委书记,高级会计师;
任腾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财务资产部会计核算(数据)处副处长,高级会计师;
张炜楷,东南大学现代管理会计创新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经济管理学院财务与会计系硕士研究生。
摘 要:为解决电网企业在网状经济中最小单元价值贡献精准量化评价的难题,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价值创造为目标,以客户成本收入为核心,构建了基于客户投入产出的多维价值地图,实现了电网经营数据的精准记录和实时反映。同时积极探索多维价值地图的应用,将其赋能于政策监管、成本管控、绩效考评等多方面,依托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实现精益管理。
关键词:价值地图;电网运营管理;客户投入产出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86X(2023)24-0030-04
近年来,针对网状经济中最小单元价值贡献精准量化评价的行业性难题,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江苏电力)借助数字技...
国网江苏电力基于客户投入产出的企业多维价值地图构建
梁丽 任腾云 张炜楷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242023S10003)
作者简介:梁 丽,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纪委书记,高级会计师;
任腾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财务资产部会计核算(数据)处副处长,高级会计师;
张炜楷,东南大学现代管理会计创新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经济管理学院财务与会计系硕士研究生。
摘 要:为解决电网企业在网状经济中最小单元价值贡献精准量化评价的难题,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价值创造为目标,以客户成本收入为核心,构建了基于客户投入产出的多维价值地图,实现了电网经营数据的精准记录和实时反映。同时积极探索多维价值地图的应用,将其赋能于政策监管、成本管控、绩效考评等多方面,依托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实现精益管理。
关键词:价值地图;电网运营管理;客户投入产出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86X(2023)24-0030-04
近年来,针对网状经济中最小单元价值贡献精准量化评价的行业性难题,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江苏电力)借助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与卓越绩效管理理念,以电网运营数据全面交互为基础、成本收入精准匹配为核心,构建了基于客户投入产出的多维价值地图。多维价值地图能够通过聚合经营数据,打造经营孪生电网,精准记录与实时反映客户服务成本消耗、各类用电用能收入、缴费习惯、信用水平等价值信息,与业务记录连接融合,实现收入、成本在单个客户上的合理匹配,并通过客户价值传导模型,反向汇聚和洞察“组织”的经营质效和“设备”的产出效率,为价值贡献的量化评估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破解了行业难题并驱动提质增效取得显著进展。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电价监管和国资监督日趋严格。政府提出电网企业需要依据不同电压等级、客户类别和资产类型披露价值信息,分专业运营监督,关联交易公允等监管要求。国网江苏电力需要积极主动适应电力体制改革,抢滩布局数字经济,依托数字化进程培育企业管理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因此,国网江苏电力基于客户投入产出,探索构建多维价值地图。在该过程中,公司以数字化为手段,全面融合汇聚能源流、业务流、价值流、数据流,多维度、多视角评价投入产出效率和资产利用效能,聚合全要素发力,驱动全业务数字创新,精益管理流程,推动管理变革。
(一)围绕价值创造,规划构建步骤
国网江苏电力以价值创造为目标创新开展数字化价值管理,着力推动业财协同数据聚合,对经营活动进行多视角、多维度数字描述与洞察分析,持续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多维价值地图的构建目标是实现价值信息沿电流传导和运行轨迹方向的科学传导,以及时在电网拓扑节点上聚合反映业财信息,使最小单元投入产出能够被合理计算、精益反映、准确评价,最终催生出能够精准匹配成本收入的数字化价值管理新模式。围绕价值创造这一核心目标,国网江苏电力将多维价值地图构建过程分四个步骤有序推进:首先,依托数据中台,聚合经营数据,打造价值孪生电网;其次,基于价值孪生电网,构建价值传导模型;再次,聚焦价值创造,精准匹配最小价值单元的收入、成本,创建投入产出“三本账”;最后,积极开展客户投入产出价值地图的多维应用,将多维管理充分赋能末级组织,激发经营活力,推动电网管理实现价值自驱。
图1 国网江苏电力多维价值地图
(二)梳理价值创造链条,立定价值地图坐标
电网企业对单个用户的投入“算不出”、单台设备和单个项目的产出“算不准”、末级组织的效益贡献“算不清”的投入产出评价难题,影响了公司资源的有效配置,阻碍了管理效率的提高与能源生态圈构建联接,成为制约国网江苏电力数字化转型的“瓶颈”。因此,公司亟需通过深入挖掘数据价值,驱动经营管理精益化、智能化、智慧化,持续推进公司数字化转型,助力公司运营“质”“效”双升,保障高质量发展。基于此,公司全面梳理价值创造链条,通过购售电成本与输配电成本单独归集的方式,对投入产出评价的管理过程进行诊断分析,识别价值传导与聚合在方法上的不足。国网江苏电力在完成对价值创造链的梳理后,准确定位客户为电网企业价值的源头,资产为价值创造的载体,业务为价值创造的动力,组织为价值创造的主体。因此,多维价值地图就需要实现对客户价值、资产价值、业务价值、组织价值的客观科学评价,以准确计量各级各类客户服务成本、精准定位低效无效的资产与业务活动、合理评价组织和员工的经营绩效。客户、资产、业务与组织的清晰定义为价值图的构建订立了坐标系,明确了价值计量的单位标准。
国网江苏电力依照前期构建思路,以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为核心,按照数据聚合、模型构建、多维应用、保障实施四个步骤,探索构建基于客户投入产出的多维价值地图(如图1),价值地图能够将各末级单元的价值贡献从单位、产业、监管三个视角进行指标的直观呈现,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多维应用。
(一)打造价值孪生电网,高效聚合经营数据
实现经营数据的聚合是高效衡量价值产出的基础。国网江苏电力通过电力系统数字孪生体与电网实体设备同步信息交互,使得电网运营业财信息能被及时、直观地获取。
首先,依托数据中台,国网江苏电力将采购管理、营销、用采、电能量、资源管理等八大信息系统进行深度融合贯通,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包含主网、配网及终端用户的价值孪生电网。依托物联平台,实现公司电网用户、变电站、输电线路、台区、供电所及班组千万级体量的数据源被有序链接,保障源头数据被实时采集、精准获取。
其次,在孪生电网的基础上围绕价值链推动运营数据在线动态聚合。依托镜像还原的电网拓扑节点,国网江苏电力有效整合了分散在各层级、各业务、各环节的资产、电量、财务等运营信息,实现了对公司资源消耗过程的数字还原,基于此构建出拓扑完整、数据集成、信息交互的价值孪生“一张网”。
(二)构建价值传导模型,精准衡量成本贡献
国网江苏电力自主研发了电网价值传导评价模型,将各电压等级发生的全口径成本沿电网动态拓扑科学传导分配至各终端用户,再结合终端用户收入信息得到用户颗粒度的投入产出值。通过该模型,各台区、供电所、市县供电公司的价值贡献及成本能够被及时清晰地衡量。
首先,公司以全口径全级次价值传导为目标,围绕资源耗费分层汇集各层级支撑主体的全级次、全口径成本。通过构建价值传导模型,对客户、设备、组织的成本和收入进行量化归集与传导,在价值孪生电网中清晰反映每一个环节的公共成本投入、直接成本投入和产出效益,使得公司的每一分钱投入都能“算得清、算得准、看得见”,将价值创造过程在虚拟网络中镜像还原。
其次,国网江苏电力依据业务活动属性,将全级次成本科学划分为与运行、检修活动相关的拓扑相关成本和与营销、运营支持及管理活动相关的拓扑不相关成本两类,对两类成本分类处理、归集。对于拓扑相关成本,建立成本分级传导模型,根据成本动因将成本分层汇集、分级传导至末级客户;对于拓扑不相关成本,则按照客户数量和电量两类成本动因,将成本直接分摊到末级客户。通过对两类成本分类汇集,实现对成本的准确衡量。
最后,公司根据两条差别化处理的成本路径传导结果,以客户为核心,将全量成本沿着电网运行轨迹细化归集至每一类客户,精准计量客户成本,生成多维价值地图。多维价值地图能够细化价值评价颗粒度,对单一用户、单一员工、单一设备的价值贡献和成本进行精确衡量。实现电网运营资源消耗和价值创造最小载体级别的价值管理与分析评价。此外,多维价值地图能自动生成电网用户、设备及组织三个维度的投入产出可视化表与数据图谱。如图2所示,多维价值地图可基于投入产出效能,将全省各台区投入产出比可视化。基于此,国网江苏电力进一步展开多体系多层次的价值贡献评价,有效支撑其电网系统的运营决策。国网江苏电力通过多维价值地图的构建,把作业标准成本融入内部业务体系,将变电检修、变电运维等专业的标准作业项引入内部业务体系,并以作业标准定额为基础进行内部业务定价。同时开展作业级的模拟收支核算,为相关专业滚动修订作业标准定额积累了数据。
图2 基于投入产出效能的台区价值分布图
(三)围绕客户投入产出开发多维应用
国网江苏电力积极围绕客户投入产出,开展对多维价值地图的应用开发,基于价值贡献管理的实际需求和管理痛点,不断拓宽其应用深度与广度。
1.推进监管落实,赋能政策分析。多维价值地图能够有效衔接改革政策,推进监管和政策落实。基于单个客户投入产出,国网江苏电力计算出全省分行业、分电压等级、分用户类别的输配电成本和合理输配电价补偿水平,定量计量不同用户、不同电压等级间的交叉补贴,辅助深化电价政策研究,为国家完善交叉补贴机制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多维价值地图能够精准反映代理购电政策落实情况。国网江苏电力利用多维价值地图数据开展偏差电费、新增损益计算,服务代理购电价格管理与测算,逐月反映不同用户的政策落实情况,为业务管理提供价值分析数据支持。此外,多维价值地图能够为优质服务提供增值信息。国网江苏电力根据客户价值评价结果,探索开展星级客户质效评价,多维度开展对标对比,为营销服务策略优化提供投入产出参考,助推实现成本约束下的服务最优。在多维价值地图的支撑下,国网江苏电力实现全省投诉意见下降超30%。
2.优化成本管控,完善资源配置。国网江苏电力基于多维价值地图深化精益管控,质效理念全面增强。多维价值地图清晰呈现客户价值、资产价值和组织价值,能够促进“经营算账”“投资问效”等意识深入到各级组织,落实到各类业务,贯穿到一线班组。依托多维价值地图,企业的资源配置也更加精准。公司对标管理各单位历年投资带来的增量电量、典型设备单位造价及分类造价等,量化评价电网投资先行度和有效性及资产运营效率效益。同时将评价结果纳入各单位项目储备和审核,驱动精准投资、有效投资。此外,多维价值地图能实现更加精益化的设备资产管理。国网江苏电力利用多维价值地图,开展生产成本量化分析,精准定位财务下达预算和实际投资需求间的差异,分析同质线站差异化投入原因,优化完善成本标准定额,构建设备成本与供应商、设备型号、投运年限、负载率等要素的关系模型,提升未来成本投入的准确性和设备招标采购质量。
图/国家电网
3.支撑绩效考评,提高用工效率。国网江苏电力将多维价值地图运用于绩效考评体系的完善,既能使得考核更精准有效,也能充分激发员工积极性。公司考核层面,多维价值地图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支持国网江苏电力基于内部模拟市场的绩效考评体系。公司充分利用客户价值传导模型,开展划小核算单元的内部模拟核算,合理还原各主体投入产出情况,为内部模拟市场的建立和模拟利润评价提供场景和数据支持。人员配置层面,多维价值地图基于班组投入产出数据,选取运检工区试点开展工作量饱和度评价,定位运检职工和外包费用双高单位,不断优化用工策略,实施冗余人员重新分配整合,进一步提升班组一线人力资源整体配置合理性。在员工层面,多维价值地图的运用能够充分激发供电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国网江苏电力建立了融合财务绩效和业务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一方面开展供电所投入产出复合式质效评价,引导供电所主动优化预算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基于台区投入产出效能评估,创新开展台区管理权竞拍,通过薪酬与绩效精准挂钩,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加强多维价值地图构建及运营的协同保障
国网江苏电力通过深化组织保障、加强人才保障与技术保障,推动多维价值地图有效应用、充分赋能。
1.强化组织保障。为确保多维价值地图的有效应用和价值评价的高效开展,国网江苏电力建立了高规格的领导小组,董事长、总经理担任组长。同时分别设立业务、技术和数据工作小组,按照管理实际需求将各部门员工有序纳入各工作小组,实现部门间高效协同。各工作小组职责分工明确,稳妥有序推进多维价值地图建设和应用。同时公司采用柔性组织工作机制,打破部门、层级间限制,组建共享性质的工作团队,推动数据上移、责权下沉、响应敏捷的组织方式。
2.强化人才及技术保障。为推动多维价值地图构建,丰富应用层次,国网江苏电力不断加大对数字化、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培养与公司数字化转型战略相匹配的人才队伍。在人才管理方面,持续完善数字化人才激励机制,实施与市场行情相匹配的薪酬激励制度。企业技术能力和技术储备是多维价值地图的基石。国网江苏电力深度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形成快速灵活的“微应用”、整合性强的“大中台”与稳定性高的“强后台”构成的“三位一体”信息系统架构,推动公司业务与技术深度结合。
责任编辑 林荣森
[1]周祖斌,郑链.价值地图在电网企业应用的研究与实践[J].企业管理,2016,(S2):22-24.
[2]林汉银,王婷,任腾云,等.省级电网企业数字化多维价值评价体系构建和应用[A].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中国企业改革50人论坛.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2021(第五届)下卷[C].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20:9.
[3]刘岳华,魏蓉.“价值地图”推动电价管理价值创造的探索与实践[A].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 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优秀管理论文大赛获奖论文[C].北京:《中国电力企业管理》杂志社,2014:2.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