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6 作者:许汉友 李潇琦 赵静
[大]
[中]
[小]
摘要:
基于认知智能技术的财务共享实践探索
许汉友 李潇琦 赵静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BGL058);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CX22_2157)
作者简介:许汉友,南京审计大学社会审计学院院长,教授;
李潇琦、赵 静,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 要:本文聚焦认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财务共享应用实践,探索了其可能存在的优化空间,包括拓展服务职能、提升服务效率、防范服务风险;挖掘分析了认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会计机器人、财务机器人、报账机器人、决策机器人和智慧机器人可能实现的应用场景。
关键词:认知智能;财务共享;应用场景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86X(2023)20-0070-03
人工智能的总体发展大致可分为运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和行动智能四个阶段。目前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实践领域已基本实现了运算智能和感知智能,需要突破的是模拟人类大脑的概念理解和逻辑推理能力认知智能。本文聚焦认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财务共享应用实践,从服务职能、服务效率、服务风险三个方面探索其优化空间并分析可能实现的应用场景。
基于认知智能技术的财务共享实践探索
许汉友 李潇琦 赵静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BGL058);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CX22_2157)
作者简介:许汉友,南京审计大学社会审计学院院长,教授;
李潇琦、赵 静,南京审计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 要:本文聚焦认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财务共享应用实践,探索了其可能存在的优化空间,包括拓展服务职能、提升服务效率、防范服务风险;挖掘分析了认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会计机器人、财务机器人、报账机器人、决策机器人和智慧机器人可能实现的应用场景。
关键词:认知智能;财务共享;应用场景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86X(2023)20-0070-03
人工智能的总体发展大致可分为运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和行动智能四个阶段。目前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实践领域已基本实现了运算智能和感知智能,需要突破的是模拟人类大脑的概念理解和逻辑推理能力认知智能。本文聚焦认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财务共享应用实践,从服务职能、服务效率、服务风险三个方面探索其优化空间并分析可能实现的应用场景。
(一)拓展服务职能
1.基于智能财务会计共享拓展财务服务职能。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可利用移动互联网、认知智能技术对传统的财务工作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并根据财务人员需要在帮助其完成算账、报账等底层财务工作基础上提供分析和预测等高阶认知服务。此外,由于不同客户的经营目标、战略导向、所处行业和地区不同,财务共享中心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快速为其定制出科学合理的个性化报告。在以认知智能为底层技术的智能报表助理支持下,客户可通过移动设备向企业财务共享系统发送具体请求。系统后台收到请求后,可借助前端语音交互、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图谱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2.基于智能管理会计共享深化决策支持职能。企业可借助数据挖掘等认知智能技术建立智能管理会计共享平台,构建成本管理、预算管理、营运管理等智能模型,为业务单位提供更为严格准确的决策分析、经营分析与过程管控。具体来说,在经营分析和决策支持场景中,以认知智能技术提供的经营模型和工具可使经营者深入了解和分析经营现状,并以此为基础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从而更准确地进行财务评价。这一应用场景是基于认知智能对其他管理会计智能化场景设计和应用的有效参考。此外,通过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手段对收入构成、费用去向、减值情况等进行科学预测,能够精确预测未来发展,全面优化预算管理,从而深化财务共享中心的职能拓展。
(二)提升服务效率
1.降低财务共享中心的作业强度。当前,企业利用机器人可完成大量标准化程度高、重复性强的财务工作,降低了财务共享中心的作业强度。而认知智能技术则将通过模拟人类大脑代替部分需要财务人员职业判断的工作,如辅助调账、智能辅助决策,使财务人员的工作重心能够从信息录入、审核等基础工作转向更有价值的财务分析和风险控制。
2.提高财务共享中心的作业精度。一方面,传统的财务共享中心利用人工筛选和录入会计信息,一旦因人工错误出现偏差,财务人员只能通过反复核查寻找错误源头。而在认知智能技术支撑下,可通过在系统中提前编制程序确保人工信息录入出现少录、错录和多录时,系统会发出错误提示,终止后续录入。另一方面,传统的财务共享中心受限于信息化程度和人力成本只能对原始凭证、财务记账等进行抽样检查,而应用认知智能技术可兼顾计算机的快速精确运算和模拟人脑的认知判断,从而实现全覆盖下的高效核查和核查结果的精准分析,以大幅降低财务风险。
(三)防范服务风险
1.认知智能技术有助于防范流程变革风险。企业创建财务共享中心后,在逐步建立以业务为中心的理念过程中通常会面临以下问题:一是流程设计存在缺陷。企业原有流程设计与标准流程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引入认知智能技术后,可对流程设计展开自动督导,有效识别原有流程设计与标准流程之间的差距并自动校正。二是流程管理理念尚未建立。创建财务共享中心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企业原有流程,为了维持企业正常运作并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需要优化顶层设计,注重流程管理。但目前一些企业流程管理流于形式,缺乏合理的执行计划、有力的纠偏机制以及强大的执行力和行动力。而认知智能技术的逻辑运算与推理分析优势可辅助企业有效识别、控制流程变革每个环节的风险点,模拟每种情形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根据企业具体的业务需求对流程进行筛选,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因流程冗余、无效工作环节增多等问题引发的风险。
2.认知智能技术助力系统对接风险防范。财务共享引领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离不开高兼容性系统的支持。同时,财务共享中心内部系统各模块之间也需要保持协调性以确保整体系统的稳定运行。引入认知智能技术后,通过运用“人工智能+人”管理模式探索建设智慧企业大脑,不仅能够增强财务共享内部各系统模块的协调性,而且有助于实现财务共享系统与企业其他各系统之间的智能兼容。此外,认知智能技术还能对系统故障进行智能监测、分析和总结以避免故障再次发生,有效降低财务共享的系统风险和运维成本。
(一)会计机器人:账务处理智能化
认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会计机器人能够促使账务处理实现优化升级。具体来说,将财务共享业务处理时需遵守的相关制度规则等以机器语言嵌入智能系统,系统会对所嵌入内容进行自主认知、理解和推理,同时与现有IT系统配置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作出相关决策,进而发出配置变更建议并触发自动执行IT系统配置。当实际业务发生时,会计机器人可通过调取系统内的认知、理解、推理与决策各程序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采购业务为例,当采购业务发生时,会计机器人可通过光学字符识别(OCR)、知识图谱等技术自主读取采购合同信息并进行机器理解,然后对合同关键要素进行智能提取,并按照系统事先内嵌的规则进行合规审核,自行推理该合同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采购合同予以退回并提示退回原因及相关改进建议,对于符合要求的采购合同则自动执行相关账务处理。
(二)财务机器人:经营推演精准化
在认知智能技术驱动下,财务机器人能够在传统财务共享中心的经营分析与经营预测功能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经营推演,从而赋能财务共享运营持续优化。具体来说,知识图谱、知识推理等认知智能技术的使用使财务机器人能够将经营分析由传统的事后分析转为事前推演,通过抓取企业内外部海量数据并进行深度融合,同时运用大数据模型、智能分析技术以及结合市场环境、自然环境等外部因素,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反复推演刻画,最终得到准确度更高的企业生产和经营预测结果,进而帮助企业预先组织生产运营活动,确定最优资本结构和运营计划(见图1)。
(三)报账机器人:业务风险最小化
在认知智能技术驱动下,报账机器人将组织、流程、制度等通过知识图谱、语义理解等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并根据业务场景重塑财务流程以实现报账精准化、智能化。如图2所示,报账机器人运作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线上报账,即根据影像资料等完成财务审核过程。当业务发生后,报账人员将纸质发票拍照录入系统(或由系统自动调取商旅平台订单信息),系统结合资料预制凭证信息自动生成报销单,经过业务真实性审核后,流程流转至1号报账机器人。该机器人对业务进行合规性检查(票据真伪、开具要素是否无误、三单是否匹配)、财务检查(业务金额是否超出预算、是否符合标准)以及合同信息审查。当1号机器人判断该业务还需要人工审查时,则将其流转至单据池并由系统派工给指定财务人员审核。二是纸质凭证与影像资料核对,核对一致执行付款业务并归档。报账人员将纸质单据投递至投递箱一体机,纸质单据经扫描后将信息传递至2号机器人,该机器人基于认知、理解和推理技术,并结合审核信息判断影像资料与实物资料是否一致,以确保纸质财务凭证的完整性与合规性,降低合同管理风险。核对无误后自动执行付款流程,并将相关资料进行统一归档。
图1 财务机器人运行方式
图2 报账机器人运行流程
(四)决策机器人:管理决策专业化
决策机器人以专家系统、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机器语言及自然语言理解等底层认知智能技术为支撑,内嵌与数据库管理系统及模型库管理系统相互关联的问题综合与交互系统,将结构化数据和模型转化为管理层决策有用信息,并根据使用需求以图、表等多种形式呈现,可为管理层提供实时、动态的数据服务。此外,运用决策树理论、神经网络算法等构建企业财务分析决策模型,还可以智能、快捷地生成专家分析报告和异常情况调研分析报告,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智能、专业的决策支持。
(五)智慧机器人:组织价值最大化
智慧机器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智能问答助手、绩效管理引擎及智慧信用管理三个方面。其中,智能问答助手可根据使用者的说话语气、提问方式并参考近期提问中所关注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理解与推理为使用者提供相对准确的答案,如分析某区间内管理费用大幅上升的原因、供应链上下游特点等。在此过程中,通过不断向智能问答助手提问,使其处于不断学习迭代的过程中,从而使用户得到更准确的服务。绩效管理引擎可根据实际需要动态设置业务处理效率、质量及服务满意度等指标,帮助财务共享中心科学建立财务人员绩效考核及激励机制,并通过推拉式、差异化任务派发和领取机制挖掘员工潜能,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员工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协同发展,实现财务共享中心考核流程智能化、智慧化。智慧信用管理主要根据财务共享的实际情况定义越级审批、违规报销等常见违规事项以及信用等级、扣分区间等处理规则。总之,智慧机器人能够结合标签、非结构化处理、神经语言程序、关联规则等认知智能技术整合内部资源,促使组织价值实现跨越提升。
责任编辑 李卓
[1]陈虎,郭奕.财务数字基建赋能企业转型[J].财会月刊,2020,(13):15-21.
[2]杨寅,刘勤,黄虎,等.智能财务共享中心运营管理研究[J].会计之友,2020,(19):143-147.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