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强化河北省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的思考
李素英 张姣姣 崔继风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健全现代预算制度”,进一步推动绩效评价做深做实,新发展阶段的绩效评价工作迎来了新局面。在当前财政收支“紧平衡”状态下,河北省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工作仍需提升。本文总结河北省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中的难点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助力河北省财政科技资金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一、河北省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管理意识有待提升
部分部门单位对绩效管理理解不到位,主要体现为:绩效参与意识缺失,对全过程绩效评价结果应用重视不足;在财政科技资金的日常管理中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理念意识较为淡薄,未自觉落实集中财力办大事、过紧日子的要求,导致“要钱有动力,用钱没压力”“不求绩效”等问题频发;未能深刻认识绩效自评工作对于提高预算资金管理水平的重要意义,开展绩效自评工作的主动性较差,不仅延误整体工作进度,还存在乱用数据、流于形式等情形,导致评价结果难以有效应用。
(二)绩效评价质量仍需提高
首先,绩效评价导向不合理,难以真实反映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效益。当前河北省财政...
强化河北省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的思考
李素英 张姣姣 崔继风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健全现代预算制度”,进一步推动绩效评价做深做实,新发展阶段的绩效评价工作迎来了新局面。在当前财政收支“紧平衡”状态下,河北省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工作仍需提升。本文总结河北省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中的难点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助力河北省财政科技资金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一、河北省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管理意识有待提升
部分部门单位对绩效管理理解不到位,主要体现为:绩效参与意识缺失,对全过程绩效评价结果应用重视不足;在财政科技资金的日常管理中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理念意识较为淡薄,未自觉落实集中财力办大事、过紧日子的要求,导致“要钱有动力,用钱没压力”“不求绩效”等问题频发;未能深刻认识绩效自评工作对于提高预算资金管理水平的重要意义,开展绩效自评工作的主动性较差,不仅延误整体工作进度,还存在乱用数据、流于形式等情形,导致评价结果难以有效应用。
(二)绩效评价质量仍需提高
首先,绩效评价导向不合理,难以真实反映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效益。当前河北省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以科技为导向,注重论文及科研项目数,而对科研人员的科研学术道德规范重视不足。其次,部分绩效评价周期不合理。专项资金、连续性重大支出等项目的经济或社会效益显现具有滞后性,采用短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会影响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及真实性,还可能导致“一次评一年”“年年搞评价”的重复评价。再次,绩效指标体系的后续追踪评估效果不显著。当前绩效评价体系所采用的指标权重较为严格,下级指标体系持续追踪的反映能力较差,许多项目在结项时即终止了过程评价管理,未能衡量反映财政科技资金的综合效益。最后,第三方机构开展绩效评价的能力有限。第三方机构人员更擅长财会审查业务,对财政政策的了解不够深入,容易造成评价工作“重财务轻财政”,影响评价质量。
(三)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困难
河北省在探索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初期主要通过检查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随着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各级各部门逐步建立起专门的绩效评价信息系统。但目前不同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模块间尚未实现相互关联、资源共享,影响了各方力量协同、各类要素盘活和资源优化配置,进而制约了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的全覆盖进程,阻碍了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共同助力财政科技资金赋能科研水平实现“跨台阶式”发展。
(四)绩效监督机制尚未健全
一是部分部门单位对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监督机制形同虚设;二是部分部门单位只重视对评价结果的监督,忽视了对过程的考量,未能及时纠正问题和偏差,导致既定绩效管理目标未能真正落实;三是部分部门单位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的透明度不足,信息公开存在盲区,制约了公众监督效果的发挥。
二、完善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顶层设计
一是细化科技资金绩效评价框架。一方面,切实考虑财政科技资金使用单位的工作内容,进一步细化财政科技资金评价框架并适当扩展绩效评价的覆盖范围;另一方面,全局把控科研活动规律、资金使用情况,深入挖掘实施绩效拨款的可行性,逐步建立具有周期性、规律性、可查性及可复制性的绩效评价制度。此外,还应提高绩效评价报告数据来源的可靠性,进一步细化指标体系,下设能够体现数据来源并对其可靠性进行衡量的指标。二是强化科技资金绩效评价监管。事前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事中进行资金、质量管理,事后实施运营、维护、保养等环节全过程监管,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财政科技资金绩效管理机制,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优化财政科技资金配置,助力绩效管理工作向纵深推进。
(二)提升治理效能,狠抓落实本领
基层政府部门的首要任务是结合本地区科技资金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绩效评价和应用方案。一是要做好本区域内科技资金绩效评价工作。一方面,科学划分不同层级的权责界限,使各部门单位在职责范围内积极开展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强化找突出、抓重点的意识,将监管结果作为后续整改的重要依据,如加大对重大科技资金支出项目的监管力度,重点管控专项资金申立、拨付过程中的关键风险点。另外,遵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可比性、经济性等要求,压实科技资金绩效的推进任务,助推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标准化和流程化。另一方面,时刻警惕挪用、闲置及浪费财政科技资金等问题,坚持全部项目全流程应用量化指标进行考核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地方干部政绩挂钩,坚决严肃查处各类资金的不规范使用问题,将绩效评价的追踪问效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强化基层政府部门的科技资金绩效评价职能。制定更具操作性的绩效评价方案,兼顾科研人员的创新激励问题,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同时,在国家全力推进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基层政府部门应加快治理方式的革新速度,提升解决财政科技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强政府治理效能。
(三)盘活市场活力,重视结果应用
第三方评价机构是开展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的重要参与力量,在提升绩效评价结果质量、强化社会监督及扩大公众参与程度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培育与河北省现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社会化绩效评价机构应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持。第三方评价机构评估财政科技资金绩效需要充足的信息和数据,应当及时向第三方评价机构提供资金使用情况、项目进展、绩效评价标准等信息和数据。二是赋予第三方评价机构适当权益。可通过与第三方评价机构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确保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客观性和专业性。三是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对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全方位考评,严格把控第三方评价机构工作质量,促使第三方评价机构提供更专业的评价服务,进而实现绩效评价和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四是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开展宣传推广活动、举办论坛和培训等方式,让更多第三方评价机构了解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相关政策标准,鼓励其积极参与。另可邀请有关领导、优秀报告撰写人就绩效评价工作传授经验,增强对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工作指导,以进一步提升第三方评价机构评价工作的效果。

图/全景网
(四)健全监督机制,推动提质增效
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和强力严谨的约束氛围能够为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提供双重保障,提升财政科技资金绩效管理实效。应加快健全监督机制,构建专门监督部门、内部控制部门、审计部门“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首先,各部门单位内部应强化源头把控意识,对财政科技资金进行严格监督,通过全过程监控密切关注项目进展及财政科技资金绩效的实现程度,抓住问题并及时纠偏。其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落实外部监督,及时对外公布涉及财政科技资金的项目实际完成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最后,着力构建协同联动机制,进一步优化信息共享机制,对财政科技资金绩效使用效果较差及违规违纪行为严肃追责问责,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全面推动财政科技资金绩效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本文系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专项“河北省财政科技资金综合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研究”〈225576182D〉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国能朔黄铁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责任编辑 陈利花 刘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