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紫金矿业ESG信息披露的探索实践与经验启示
席妮妮 刘东山
有色金属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但其开采可能带来生态破坏问题。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金矿业)提出建设“绿色矿山”理念,将生态修复和节能减排融入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对接国际标准开展具有紫金特色的环境、社会及治理(ESG)信息披露工作。本文总结其经验和启示,为同行业企业提供借鉴。
一、紫金矿业ESG信息披露
紫金矿业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从事铜、金、锌、锂等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及工程设计、技术应用研究的大型跨国矿业集团,在香港H股和上海A股整体上市。公司于2009年成立社会责任部并发布首份《社会责任报告》;2010年对标ISO26000建立社会责任工作体系;2018年公司改版原《社会责任报告》,首次发布年度ESG报告,至今已连续5年发布ESG报告。
(一)ESG信息披露的编制依据
紫金矿业ESG信息披露遵守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和《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报告》编制指引的要求,同时符合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2020年7月1日以后财年生效的《主板上市规则》附录十四“企业管治守则”“企业管治报...
紫金矿业ESG信息披露的探索实践与经验启示
席妮妮 刘东山
有色金属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但其开采可能带来生态破坏问题。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金矿业)提出建设“绿色矿山”理念,将生态修复和节能减排融入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对接国际标准开展具有紫金特色的环境、社会及治理(ESG)信息披露工作。本文总结其经验和启示,为同行业企业提供借鉴。
一、紫金矿业ESG信息披露
紫金矿业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从事铜、金、锌、锂等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及工程设计、技术应用研究的大型跨国矿业集团,在香港H股和上海A股整体上市。公司于2009年成立社会责任部并发布首份《社会责任报告》;2010年对标ISO26000建立社会责任工作体系;2018年公司改版原《社会责任报告》,首次发布年度ESG报告,至今已连续5年发布ESG报告。
(一)ESG信息披露的编制依据
紫金矿业ESG信息披露遵守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和《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报告》编制指引的要求,同时符合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2020年7月1日以后财年生效的《主板上市规则》附录十四“企业管治守则”“企业管治报告”和附录二十七“环境、社会及管治指引”的披露要求;依据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GRI Standards)“核心方案”、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SASB Standards)、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建议报告(TCFD)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指南(CASS-CSR4.0)》编制。
(二)ESG信息披露内容
1.公司治理层面。紫金矿业针对ESG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在董事会层面设立战略与可持续发展(ESG)委员会,由九名董事组成,主要负责对ESG工作各层面全面监督和指导;在经营层面分别成立ESG管理委员会和ESG工作小组,其中ESG管理委员会由公司总裁担任主任,成员包括分管安全、环保、商业道德、社区关系、供应链、产品质量、劳工关系等ESG议题的总裁、副总裁级别高管,具备较高的专业性和多元化,有效推动执行董事会及下属委员会制定的ESG战略性工作并提升ESG实践绩效;在ESG工作小组层面,由社会责任部负责公司ESG统筹工作,每个专业部门已确立一名ESG专员,以此将国际倡议、标准有效地在环保、安全、人权等制度措施中得到落实,并汇报给经营层。同时,将ESG融入企业文化,制定ESG战略,积极提升ESG信息透明度。在ESG生态体系方面,建立《企业行为准则》为纲领的金字塔型ESG管理体系;以目标、绩效为核心,参照国际主流ESG管理以及信息披露要求,同时结合公司各议题管理模型,建立ESG目标及指标体系;通过培训和考核,将ESG生态体系与企业实践有效结合。在商业道德方面,表明紫金矿业在商业道德方面的立场,包括倡导自由竞争和公平竞争、反腐败、依法纳税、避免利益冲突等,要求运营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位董事、员工及每一个供应商、承包商都应遵守。在ESG风险和机遇方面,于2021年发布了《紫金矿业风险和机遇辨识、分析、评价程序》,针对地缘政治风险、环境风险、市场风险、气候变化风险、人权风险进行风险考量和影响分析,采取应对措施并分析其中的机遇。
2.生态保护层面。紫金矿业设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建立了从项目建设前的尽调环节到项目关闭后的矿山全生命周期环境管理体系(EMS),从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控、环保考核、环保审查、应急管理方面进行体系建设。识别的风险包括极端天气造成的环境、安全事故以及对正常生产运营的影响、部分地区电力设施不完善导致的用电难和高成本、碳税对企业可能造成的额外成本等。依托EMS,通过优化工艺、能源转型、自然碳汇三条途径开展减排工作。实行ESG管理委员会领导、业务板块主管、技术委员会指导监督的能源管理体系,通过节能规划与现场监督检查指导、能耗指标数据库建设与利用、节能对标分析、节能政策宣贯与实施等工作提高能效利用与节能管理,并通过对子公司能耗指标评比、考核,确保上述措施得到有效落实。采取“避免、减少和缓解”“边开垦边修复”的管理策略,设置生态恢复专项基金,确保所有生产运营点区域内植被覆盖面积最大化,并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和实施生态恢复等措施,尽可能减少对土地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人文关怀层面。公司ESG管理委员会负责人权管理,所有子公司都设置受ESG管理委员会垂直管理的ESG工作机构,以监督和管理遵守的人权标准情况,并执行各自的人权管理计划。委员会定期根据《企业行为准则》对所有项目开展人权审查,委员会主任(公司总裁)负责向董事会通报所有重大事项和事态发展。评估潜在的人权方面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缓释措施。公司还对所有员工和利益相关方进行人权方面的培训,以提高他们在人权方面的认知。修订《供应商管理操作指引》,将ESG指标纳入供应商准入与审查评估标准中,并对供应商进行打分,最终通过现场实地考察和集中评审,才能进入公司的供应商名录。
二、紫金矿业ESG信息披露的启示
(一)企业层面
企业应完善ESG信息披露的内部治理。企业在构建ESG体系时,可由董事会承担核心地位。董事会应成立ESG管理委员会和ESG工作小组,积极获取ESG的相关信息,设立工作目标,并推进和落实相关工作的进展。董事会确定工作的内容和工作流程,确定ESG重要议题、可持续发展制度、战略与目标,监督检查ESG相关工作,审议公司ESG相关报告,审议年度ESG绩效目标达成度并将其与管理层绩效报酬挂钩。ESG管理委员会应制定ESG愿景、策略、框架、原则及政策,审阅ESG相关报告及披露文件,下达ESG工作任务,督促ESG实践。子公司落实ESG管理的总体战略目标和相关实践工作,开展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工作。
(二)监管层面
1.完善ESG信息披露的内容。笔者认为,目前国际可持续信息披露出现三大转变:一是由侧重定性信息转向定性与定量信息相结合;二是由自愿披露转向监管强制披露;三是由选择性披露转向接受鉴证的、全面的公用信息披露。鉴于此,监管部门可综合考虑企业应披露的定性和定量信息,具体衡量披露每项内容的详细程度,细化属于强制性信息披露还是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内容,从而加强ESG信息披露的质量。同时可统一规范ESG信息披露的格式和披露第三方机构对企业ESG的评价信息,以提高ESG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此外,可加快建设我国ESG信息数据库,以推动我国ESG信息披露的相关研究。
2.完善ESG信息披露的外部监管。目前我国ESG信息披露没有统一的制度要求,不同的企业适用不同的制度规范。从已披露的ESG报告中可知目前编制的依据有多达20多种,使用次数最多的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暨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的通知》、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全球报告倡议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社会责任指引》、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SASB)的《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的TCFD框架、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为完善ESG信息披露的外部监管,可建立统一的信息披露约束制度,防止ESG指标混乱带来的信息披露质量问题。
3.完善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评价制度。建立ESG评价制度是进行ESG研究的基础。目前主流的ESG信息披露水平的评价方法是ESG评级和内容分析法,但参考标准过多,且大多数由国外公司制定,存在对国内企业有失公允的现象。我国可建立一套公认的ESG评价指标体系,以清晰明了的ESG信息披露评价指标推动ESG实践,提高ESG信息的可比性,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
(作者单位:山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 林荣森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宁,孙飞.国内外ESG体系发展比较和我国构建ESG体系的建议[J].发展研究,2019,(3):59-64.
[2]陈若鸿,赵雪延,金华.企业ESG表现对其融资成本的影响[J].科学决策,2022,(11):24-40.
[3]陈诗一.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J].经济研究,2009,44(4):41-55.
[4]李思慧,郑素兰.ESG的实施抑制了企业成长吗?[J].经济问题,2022,(12):81-89.
[5]屠光绍.ESG责任投资的理念与实践(上)[J].中国金融,2019,(1):13-16.
[6]赵团结,季小琴.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企业综合报告构建[J].财务与会计,2021,(2):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