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A供电企业内部模拟市场的构建路径与实施保障
输配电价改革与配售电业务放开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对供电公司的成本管控能力与价值创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内部环境来看,电力国企不仅要接受来自国资委及上级公司的经营业绩考核,还要面对自身发展驱动力较差的现实问题,后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组织结构上来看,部分国企及所属单位没有划分出明确的价值主体,绩效较难考核,提质增效的压力主要集中在公司整体层面,并未传导至各层级。导致各业务单元、各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完成目标尚不清晰,不能形成良性压力,激发企业的价值创造力。第二,电力国企基层单位之间普遍实行非市场运作,职工及业务单位的绩效并不能量化反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各基层单元的工作积极性。
基于此,某地市人供电企业建立并推行企业内部模拟市场,将公司整体纳入市场化环境中,按市场化机制合理评价和衡量各经营单元的产出投入与价值贡献,激发了全体员工的良性竞争意识和价值创造意识,帮助企业提质增效。
一、 A供电企业内部模拟市场构建路径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人供电企业创新管理模式,合理构建内部模拟市场,主要实施方案包...
A供电企业内部模拟市场的构建路径与实施保障
输配电价改革与配售电业务放开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对供电公司的成本管控能力与价值创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内部环境来看,电力国企不仅要接受来自国资委及上级公司的经营业绩考核,还要面对自身发展驱动力较差的现实问题,后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组织结构上来看,部分国企及所属单位没有划分出明确的价值主体,绩效较难考核,提质增效的压力主要集中在公司整体层面,并未传导至各层级。导致各业务单元、各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完成目标尚不清晰,不能形成良性压力,激发企业的价值创造力。第二,电力国企基层单位之间普遍实行非市场运作,职工及业务单位的绩效并不能量化反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各基层单元的工作积极性。
基于此,某地市人供电企业建立并推行企业内部模拟市场,将公司整体纳入市场化环境中,按市场化机制合理评价和衡量各经营单元的产出投入与价值贡献,激发了全体员工的良性竞争意识和价值创造意识,帮助企业提质增效。
一、 A供电企业内部模拟市场构建路径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人供电企业创新管理模式,合理构建内部模拟市场,主要实施方案包括以下方面:
(一)界定价值主体,明确价值贡献
界定价值主体的目的重在促使各基层单位明确其工作职责与绩效评定标准,从而激发企业的良性竞争意识,促使员工创造价值。人供电企业根据各基层单位的特点和工作范畴,将价值主体划分为业务、经营、支撑和服务四大类。业务主体主要为财务资产、人力资源、营销等职能部门。经营主体主要分为两个层级,一是供电企业下属各分公司,二是各分公司下的供电所。经营主体也是核心价值主体,负责利润创造。支撑主体包括配电检修班、用电检查班、计量班等。服务主体包括综合管理部、党建工作部、安全质量检查部等。
(二)确定评价指标
人供电企业将内部模拟市场分为市、县、所三级。市、县级均由四大主体构成,供电所则为经营主体,由包括安全检查等专业部门构成。公司主要根据内部利润的完成度对各单位的综合运营情况作出评价。内部利润主要包括基本利润和管理利润两部分。基本利润由售电量、售电收入、配输电成本等因素决定,与经营主体密切相关。管理利润则包括单位电网投资增售收入、工程建设资金闲置占用资金成本等具体指标,根据侧重不同由不同类型的主体分别负责。
(三)确定指标权重
根据不同类型的负责主体,公司将指标分为横向协同指标和纵向贯通指标两类。横向协同指标面对同一层级,根据各主体对指标的负责程度确房迪张义敏姜艳 ■定权重。例如,管理利润中的用户平均故障停电时间这一指标,运维检修部相对于其他部门权重较大。纵向贯通指标则指不同层级需要配合完成的业务指标,一般县公司/工区占该指标的权重为 70%,市公司管理部门占该指标的权重为 30%。各主体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将业务指标分解到个人并形成方案上报,形成从市到县、从县到所、从所到人的三级对标。四大主体间、县公司主体间、供电所员工间均可实现同质化考评。
(四)价值量化,与薪酬挂钩
在市、县级公司层面,根据四大主体的指标完成综合情况进行省公司指标排名,排名情况将换算为分数,每分对应 2 500元,排名靠后的主体将获得负分,进行绩效工资扣减处罚。在供电所层面,将工作量化为股权值,根据“股权分红制”核定员工价值。“股权分红制”由股权价值和分红奖励两部分构成。股权价值以台区数量、用电户数、低压线路等参数为依据,计算员工持股价值。分红奖励则以供电所三相不平衡、线损率、用户故障停电时间、重过载、电费回收率五项指标为基础,根据员工的月度指标完成情况给予不同的绩效奖励。
(五)公布绩效完成情况,激发同级主体良性竞争公司存在四大主体、县公司主体、供电所、供电所员工四大类同级主体。公司制定了《内部模拟市场工作评估表》《内部模拟市场员工战斗力评估

表》,评估不同级别主体的指标完成情况并进行排名,鼓励员工创造价值。对排名靠后的单位给予主管负责人免职、减薪等不同程度的处罚。
二、 A供电企业内部模拟市场的实施保障
由构建路径部分可知,内部模拟市场真正发挥效果离不开精确的指标选取、细致的指标划分、精确的三挂钩关系。为保障内部模拟市场的稳定运行, A供电企业采取了下列措施:
(一)落实监督答疑工作,推进建设进程
内部模拟市场构建的核心在于指标层层分级落实到人,并与绩效挂钩。从价值主体的识别、划分到指标的选取、赋权,都涉及大量的与业务和财务相关的分析判断,而除高层管理人员外的普通员工往往欠缺相关知识。为保障该内部模拟市场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不仅要制定完备的纸面方案供企业全体职工学习阅读,更需要业务骨干深入基层解疑答问,监督工作进行。 A供电企业采取项目化管理手段,由抽选的基层骨干作为项目组长,对特定部门人群负责,不仅负责疑难解答,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进度把控,保障项目组的内部模拟市场建设工作不掉队。
(二)打造数据平台,评价指标可视化
无论是基本利润还是管理利润,各项具体指标均涉及复杂的计算公式,员工往往不能在短时间内将其与自身工作实际紧密结合。为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A供电企业深化“互联网+智能办公”数据平台。在收到特定指标后,按照相关公式在平台内进行分解,具体到个人。个人可根据工作情况对指标完成度进行实时查阅,并进行绩效计算。这不仅能够时刻提醒员工提高工作效率,还能保障工作过程全程可追溯,保证内部模拟市场评价体系的公允公正。
(三)重视优化,及时补漏
由于各指标的完成度不仅涉及职工个人绩效,还涉及到企业资源分配问题,因此指标选取、权重赋予、绩效挂钩关系制定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内部模拟市场的作用发挥。对此, A供电企业定期举办“内模金点子大赛”,集思广益,奖励对内部模拟建设提出建议的员工,以弥补现存漏洞,不断优化考评系统,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构建企业内部模拟市场是在客观条件下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A供电企业通过推进该工作,营造了全员价值创造的新氛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盈利能力。电力企业在进行内部模拟市场构建时,不仅要保证指标划分合理,还要实时关注员工对该考评体系的认可与理解度。只有这样,内部模拟市场才能发挥良性竞争的引导作用,帮助企业营造“人人都是利润中心,人人都要创造价值”的工作氛围,促使企业做大做强。 E(作者单位: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责任编辑武献杰林荣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