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事财务工作已有20年,在这段时间里,我从地方国企到央企,经历了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磨炼,学习伴随着我整个从业过程,坚持和担当是这段历程的最大收获,而能亲历国家的重大改革则是我这段经历中最为激动人心的时刻。
懵懂入行 初涉财务工作
大学毕业时我进入一家上市公司从事财务工作,初入职场的我,对财务工作更多是一些感性认识。有近一年的时间在生产车间实习,在那段时间里,我体会到知识要发挥作用,就必须深入到生产经营过程中去。上市公司的财务工作经历还培养了我严谨的工作作风。记得当时还是手工记账,每月我要负责登记20余本账簿,登记完后还要试算一次,这个过程常常要持续一个星期以上。当时电子表格刚开始在单位应用,空闲之余我利用电子表格设计了一套自动试算程序,应用到每月登记账簿工作中,结果大大提升了手工试算效率,原来需要一个星期完成的工作缩短至两天,新工具的应用对工作效率的提高让我印象深刻。对新生事物的好奇与兴趣,以及持续学习的习惯在初入职场就播下了种子。
持续学习 明确未来方向
在上市公司工作近两年后,我一直在思考未来的工作方向,财务工作自己很喜欢,但是已有的平台及行业又有一定限制,同...
从事财务工作已有20年,在这段时间里,我从地方国企到央企,经历了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磨炼,学习伴随着我整个从业过程,坚持和担当是这段历程的最大收获,而能亲历国家的重大改革则是我这段经历中最为激动人心的时刻。
懵懂入行 初涉财务工作
大学毕业时我进入一家上市公司从事财务工作,初入职场的我,对财务工作更多是一些感性认识。有近一年的时间在生产车间实习,在那段时间里,我体会到知识要发挥作用,就必须深入到生产经营过程中去。上市公司的财务工作经历还培养了我严谨的工作作风。记得当时还是手工记账,每月我要负责登记20余本账簿,登记完后还要试算一次,这个过程常常要持续一个星期以上。当时电子表格刚开始在单位应用,空闲之余我利用电子表格设计了一套自动试算程序,应用到每月登记账簿工作中,结果大大提升了手工试算效率,原来需要一个星期完成的工作缩短至两天,新工具的应用对工作效率的提高让我印象深刻。对新生事物的好奇与兴趣,以及持续学习的习惯在初入职场就播下了种子。
持续学习 明确未来方向
在上市公司工作近两年后,我一直在思考未来的工作方向,财务工作自己很喜欢,但是已有的平台及行业又有一定限制,同时,自己的知识结构也亟需完善。基于此,我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得以继续学习深造。3年校园生活是一段安静的岁月,给了我回看过去及思考未来的机会,学习使我的知识结构得以完善,同时,研究生导师严于律己、高风亮节、谨言慎行而又平易近人的风格让我终身受益。在这个阶段我对未来的工作方向也进行了全面思考,明确职业选择还是以财务工作为主要方向。
再度入职 打造核心竞争力
2006年研究生毕业后我进入航天科技集团某研究院下属的研究所工作,正赶上持续至今的航天任务高密度时期。此时财务行业的一个大背景是国家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实施。刚进入单位,我就负责财务制度的修订和完善,陆续新建和修订了涉及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资金管理、成本价格、财务分析等相关方面的会计制度29项,这项工作在帮助我深入了解单位管理流程、快速熟悉单位生产经营实际的同时,也使我深刻认识到制度体系对一个单位尤其是财务工作的重要性。
同年适逢所在研究所被选为集团公司的预算试点单位,当时预算尚未普及,预算制度也未建立,我先后参与完成预算管理宣贯、预算管理办法制定、内部预算报表设计、预算数据流程梳理、预算信息定期反馈及预算考核等工作。单位的全面预算从无到有、从有到逐步完善,在企业管理中的牵引作用逐步得以突出。结合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实践及自己的思考,我分别完成《新形势下航天研究所预算管理的思考》《ASP.NET环境下的预算报表设计——以日常公用经费为例》等多篇论文,在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推进、预算信息共享、信息化背景下预算报表设计等方面发挥了较为积极的作用。
2011年,通过公开竞聘,我从原来的研究所调整到上属公司研究院,工作职责调整为负责研究院及下属公司的会计核算和资金管理等工作。因为有基层工作经历,我积极落实会计监督管理职责,持续对单位下属各子公司实施会计检查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连续5年单位下属40余户公司均获得会计师事务所的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会计核算工作也得到了集团公司的表彰。此外,我完善了研究院的资金管理体系,以授信、贷款担保及资金账户等制度为基础,分层分类与政策性银行及商业银行合作,利用内部月度财务信息报表,完善全级次的资金监管体系,有效防范了资金风险。期间,我入选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又开启了一段新的学习之旅。
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
2018年,通过公开招聘,我进入国资委下属的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节能)工作,担任其下属上市公司总会计师一职,工作职责由原来负责的某一具体业务转换成负责整个公司的财务管理与其他相关工作,挑战和压力并存。初到中国节能的上市公司,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财务人才缺乏,主要下属公司财务管控机制不完善,基于此,我采取了以下措施:通过公开对外招聘和内部选拔,完善公司全级次的财务管控机制,完成上市公司下属各主要公司财务总监的委派工作,补充调整了总部的财务人员,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融资平台的作用,建立“政策性银行+六大国有银行及其他股份制银行+其他融资平台”的“1+2+N”的多元化融资平台,拓展融资渠道,调整资本结构,为上市公司持续经营发展及资金风险防范提供支撑;针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建立定期财务工作会议机制,明确分工,同时通过交叉轮岗及内、外部培训等方式,使得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提升了财务价值创造作用。

2020年,在中国节能上市公司工作两年后,我又接受新的挑战,轮岗至集团下属的工程设计研究院工作,这是一段新的历程,也必定又是一段难忘的职业成长之旅。
几点感悟
一是不忘初心,提高政治站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的理想只有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有价值。作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个人,也只有将自己的理想和国家紧紧绑定在一起时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也只有坚守这样的理想信念才能坦然接受和面对一切困难。在航天工作的经历,正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激励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敢于往前冲,承受重压;在中国节能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鼓励作为中国节能一份子的我,带领团队,责无旁贷做好本职工作,为改革攻坚战贡献力量;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为会计人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助力每一位会计人激情前行,铁肩担道义,满腔热情地投身于会计改革之中,勇当改革的践行者,宣传改革成果,推动改革深入。
二是敢于担当,勇于肩挑责任。随着改革的深入,财务工作面临的环境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会计业务的处理也趋于复杂,大量事项需要运用会计职业判断,这要求我们要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智慧来处理遇到的问题。不论是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财务管理,还是环保行业大发展下的财务管控,以及快速变化的国际形势带来的资金管理新要求,还有新时代财务人才队伍建设,都给予我一个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忘不了初次竞聘到新岗位就面临国家某重大专项的结题工作;忘不了通宵和相关检查组据理力争确保单位利益的过程;忘不了在上市公司工作期间和财务团队全力共奋战的经历。这些无一不与国家的改革发展息息相关,而我作为新时代的会计人,也肩负起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自己职业历程的另外一个收获就是碰到很多帮助自己的领导和同事。记得在自己工作从航天调整到中国节能时,原航天研究院领导多次和我促膝长谈,并在后续工作中给我提供帮助和建议,很多同事也一直在给予我帮助。到了新工作岗位后,所在单位及集团公司领导多次亲临指导,带领的财务团队也鼎力配合,完成了一个个的职业挑战,正是这些鼓励和帮助激励着我一直前行。
三是坚持学习,带领团队共成长。自大学毕业以来,我一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先后被评聘为高级会计师、正高级会计师。2012年,我入选全国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期间参与多项企业会计准则修订工作,参与《会计法》在陕西的征求意见研讨活动等。曾经带过的财务团队员工也是捷报频传,多人学历、职称及职业资格有所突破,并且连续多年被授予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部门也被评为先进工作集体,并有多人进入其他央企下属公司重要岗位任职。工作之余,我结合实际,在《财务与会计》等核心期刊发表关于财务报告、预算管理、集团财务管控等论文10余篇,主持财政部重点课题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社科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
回望过去自己的从业经历,担当、坚持、感恩、学习是伴随我成长的关键词。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未来的路更不平凡,我将继续努力,为财会事业的发展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 刘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