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会计作为国际商业通用语言,其披露的应该是可靠的、与事实相符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但即便是在会计准则走向趋同化的今天,会计却依然会表现出诸多的“模糊性”,一些公司的CFO就利用会计的“模糊性”来表现出自己的“精明”。
所谓会计的“模糊性”,主要是指会计准则中存在着一些可供企业选择的会计政策空间,或者是会计准则中的一些规定由于存在着非会计自身能够解决的问题而使企业具有了选择会计政策的空间。例如,折旧政策的选择,一些公司为了提高盈利水平或避免发生亏损,往往会不顾公司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而延长折旧年限;而一些公司为了隐藏利润却又会缩短折旧年限。又如,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后,必须要将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而进行费用化处理,但一些“精明”的CFO们却以设备需要“试运转”为名延长资本化的年限,将本应进行费用化处理的借款费用进行资本化处理。诸如此类的还有应收账款秘密减值准备的提取与转回、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所在地存在活跃交易市场”的条件等,...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会计作为国际商业通用语言,其披露的应该是可靠的、与事实相符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但即便是在会计准则走向趋同化的今天,会计却依然会表现出诸多的“模糊性”,一些公司的CFO就利用会计的“模糊性”来表现出自己的“精明”。
所谓会计的“模糊性”,主要是指会计准则中存在着一些可供企业选择的会计政策空间,或者是会计准则中的一些规定由于存在着非会计自身能够解决的问题而使企业具有了选择会计政策的空间。例如,折旧政策的选择,一些公司为了提高盈利水平或避免发生亏损,往往会不顾公司固定资产的实际状况而延长折旧年限;而一些公司为了隐藏利润却又会缩短折旧年限。又如,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后,必须要将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而进行费用化处理,但一些“精明”的CFO们却以设备需要“试运转”为名延长资本化的年限,将本应进行费用化处理的借款费用进行资本化处理。诸如此类的还有应收账款秘密减值准备的提取与转回、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所在地存在活跃交易市场”的条件等,这些都有可能被“精明”的CFO们采取种种借口来滥用,从而达到粉饰报表的目的。
利用会计的“模糊性”来粉饰会计报表,“精明”的CFO们对于其所在公司来讲是“合格”的,可能会受到公司董事长、CEO的赞赏或嘉奖,但对于社会特别是对于上市公司的中小股东和债权人来讲,却往往是不合格的。因为被“精明”的CFO虚估的资产不具有可持续经营能力,被粉饰的利润不是企业真实的利润,这种资产经营上的不可持续性和利润的不真实性,往往会导致公司在以后年度出现资产质量恶化、利润水平大幅度滑坡的现象,最终会导致股价的下跌,给投资者和债权人带来重大的损失。
会计的“模糊性”与CFO的“精明”,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会计准则如果没有了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就难以适应众多公司的现实需要;而公司的CFO如果不“精明”,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可能会出现暂停上市或退市的局面。这一矛盾,说到底就是利益博弈问题。但利益的博弈必须要合规、合理。试想会计准则如果由于CFO的“精明”而被滥用,即使公司躲过了暂时的亏损或退市,但由于公司资产的实际质量不具有可持续性,被粉饰的利润也难以持久地维持下去,最终受到损害的是公司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以及投资者与债权人的权益,因此这种博弈的结果是多方利益的损害。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我国会计规范的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首先需要有法律法规的保障,《会计法》明确了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责任承担者,但保证《会计法》有效实施的关键却在于如何有效地监管与执法,因此必须要提高政府有关监管部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管与执法水平,要让那些敢于会计造假者真正承担法律责任;其次是必须要加强公司治理,提高公司自身监管会计信息质量的水平;再者就是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执业能力,确保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笔者希望我国一些公司、企业的CFO们还是多一些应有的诚信,少一些不应有的“精明”,这不仅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更有益于公司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