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对环境成本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引入价值链分析法,把生产产品所需的环境成本融入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以作为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破坏的补偿,这对我国企业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本文从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两个层面浅析企业如何实现对环境成本的有效控制。
(一)基于内部价值链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
2005年2月,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公布了《环境管理会计的国际指南——公开草案》(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将环境成本划分为产品输出包含的资源成本、非产品输出包含的资源成本、废弃物和排放物控制成本、预防性环境管理成本、研发成本及不确定性成本六类。根据《指南》对环境成本的分类,基于内部价值链视角分析企业的环境成本,主要是沿着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行的,即沿着产品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销售以及顾客服务的整个流程进行的,这个流程与企业的内部价值链相吻合。
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都有其侧重的环境成本控制种类:研发成本的控制主要是在产品的研发阶段进行的;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主要是指绿色采购,以便为降低生产环节的资源成本做准备;生产环节的成本管理是降低整个产品环境成本的重点;预防性环境...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对环境成本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引入价值链分析法,把生产产品所需的环境成本融入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以作为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破坏的补偿,这对我国企业也是一个很好的启示。本文从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两个层面浅析企业如何实现对环境成本的有效控制。
(一)基于内部价值链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
2005年2月,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公布了《环境管理会计的国际指南——公开草案》(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将环境成本划分为产品输出包含的资源成本、非产品输出包含的资源成本、废弃物和排放物控制成本、预防性环境管理成本、研发成本及不确定性成本六类。根据《指南》对环境成本的分类,基于内部价值链视角分析企业的环境成本,主要是沿着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行的,即沿着产品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销售以及顾客服务的整个流程进行的,这个流程与企业的内部价值链相吻合。
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都有其侧重的环境成本控制种类:研发成本的控制主要是在产品的研发阶段进行的;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主要是指绿色采购,以便为降低生产环节的资源成本做准备;生产环节的成本管理是降低整个产品环境成本的重点;预防性环境管理成本和不确定性成本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针对产品生命周期每一环节的成本控制种类,笔者认为,企业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和方法降低环境成本:
首先,研发设计环节的环境成本控制强调源头控制的理念。在此环节,企业应综合考虑产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对本环节以及内部价值链其余环节影响环境成本的各个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用消除或减少污染的措施。企业可通过改进工艺设备和开发工艺流程,促进生产原料循环利用,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或将其消除于再生产过程之中。
其次,在采购环节的环境成本控制方面,企业应尽可能采购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材料,以降低对环境的后续影响。为了做好采购工作,企业需要进行市场调查,掌握资源情况,即哪些是绿色环保材料,然后选择经济合理的供应渠道,谨慎选择供应商,组织订货,并及时运输、检验入库,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第三,生产阶段的环境成本控制。企业如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实行价值链的源头控制战略,生产环节的非产品输出包含的资源成本、废弃物和排放物控制成本必然会大大降低。虽然绿色环保材料的价格普遍较高,但是如果企业前期研究开发出了新型的廉价环保材料,使用新的工艺流程,产品输出包含的资源成本同样会有所降低。
第四,销售环节的环境成本控制。该环节的成本控制主要体现在销售思想的转变上,企业应从购买者角度出发来分析环境成本问题。虽然销售的完成意味着产品离开企业,企业丧失了对产品的继续管理控制权,但开展一些顾客服务环节的价值活动,将有利于企业进一步掌握顾客需求信息,企业可以根据顾客的信息反馈改进产品生命周期其他环节的价值活动。此外,顾客服务环节还起到连接企业与下游企业关系的纽带作用,有利于控制整个行业价值链的环境成本。
(二)基于外部价值链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
外部价值链要求企业在强化内部价值链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企业所在行业价值链中各项价值创造活动的有效协调。处于价值链条中的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联系主要通过采购环节以及销售和顾客服务环节展开。直接联系的上下游企业可以通过及时对话沟通获取对方的价值链会计信息。间接联系的企业若要获取彼此的价值链信息则要通过中间企业来完成。
没有压力也就没有动力。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战略联盟的形成需要最终客户向企业施压。由于任何产品生产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所以最终客户对产品质量以及产品环境效益的要求将成为企业设定目标环境成本的核心依据。从理论上来讲,产品目标成本的控制可以通过在企业内部各部门或各产品之间的成本分解过程来实现,如果企业外部价值链高度契合,价值链上的所有企业可以看作一个统一体,那么该价值链的环境成本信息同样也可以通过分解法得到有效控制。其实现过程是:首先,最终客户根据自己的产品需求以及对产品环境保护的认识设定可以接受的环境成本范围。其次,企业通过销售和顾客服务环节搜集这些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加工后的信息将成为企业设定目标环境成本的参考标准。第三,企业再通过采购环节将自己的目标环境成本向上游企业传递,上游企业据此再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设定本企业的目标环境成本。依此逐层向上类推,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目标环境成本的设定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外部价值链的每个节点企业既要接受下游企业传递来的环境成本降低压力,并通过采购环节将成本降低的压力传递给上游企业,又要考虑来自于上游企业对目标环境成本的调整意见,并将自身的目标环境成本调整意见通过销售和顾客服务环节传递给下游企业。如此反复,由于价值链上的企业以客户需求作为目标环境成本设定的核心依据,所以有利于实现整个价值链环境成本控制的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 刘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