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市场经济下信用体系的建立是不可或缺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是构建信用体系重要的一环。在真实会计信息的构建过程中,道德伦理因素愈益重要。会计信息世界由虚而实的转化,固然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但若不加强会计人的道德建设,单靠制度建设实恐独木难支。
实现会计人职业道德素质的普遍提高,应取道于会计人的尽快开悟,经由教化培养会计人高贵的情感和美的心性,启发会计人产生坚定的道德信念和追求,使会计人达到一种真善美统一和谐的人格境界。如何教化才能使会计人开悟呢?社会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是社会性动物,人对社会影响的反应分为依从、认同和内化,内化是将准则和信念内化,是对社会影响最持久、最根深蒂固的反应。开悟其实就是指将高水准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信念和追求。
那么,高水准的道德规范如何顺利内化为会计人的道德信念和追求?别林斯基曾说:“美和道德是亲姐妹。”鲁迅先生也说:“美可以辅翼道德。”美由心生,美是心灵的感受和领悟。如果我们的心灵能与美产生强烈的共鸣,进入一种美的境界,那么我们就能自觉荡涤各种物质欲望的诱惑,摆脱患得患失的狭隘心理。没有想象便没有审美,我们需要想象美的事物来作为现代会计伦...
市场经济下信用体系的建立是不可或缺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是构建信用体系重要的一环。在真实会计信息的构建过程中,道德伦理因素愈益重要。会计信息世界由虚而实的转化,固然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但若不加强会计人的道德建设,单靠制度建设实恐独木难支。
实现会计人职业道德素质的普遍提高,应取道于会计人的尽快开悟,经由教化培养会计人高贵的情感和美的心性,启发会计人产生坚定的道德信念和追求,使会计人达到一种真善美统一和谐的人格境界。如何教化才能使会计人开悟呢?社会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是社会性动物,人对社会影响的反应分为依从、认同和内化,内化是将准则和信念内化,是对社会影响最持久、最根深蒂固的反应。开悟其实就是指将高水准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信念和追求。
那么,高水准的道德规范如何顺利内化为会计人的道德信念和追求?别林斯基曾说:“美和道德是亲姐妹。”鲁迅先生也说:“美可以辅翼道德。”美由心生,美是心灵的感受和领悟。如果我们的心灵能与美产生强烈的共鸣,进入一种美的境界,那么我们就能自觉荡涤各种物质欲望的诱惑,摆脱患得患失的狭隘心理。没有想象便没有审美,我们需要想象美的事物来作为现代会计伦理的象征,引起会计人心灵的特别感受和强烈的美的震撼,激发会计人美的情怀,并以这种美的情怀来辅翼会计人伦理道德的完善。
荷花,一名芙蕖花,又名莲花,水芙蓉,其恬淡、清净、高洁的风韵千百年来为国人所喜爱,历代文人墨客也多有吟咏。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是其中家喻户晓的名篇,他在此文中将荷花比作“君子花”。周敦颐写道:“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是一篇歌咏荷花的美文,读后不仅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还能让人对其寓意深思,净化心灵。文中传诵最广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塑造了莲高洁的君子形象。
在极其复杂的现代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下,数字游戏充斥市场,舞弊之风甚嚣尘上。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正是净化和开启现代会计人真善美心灵的美的使者。今天的会计人应崇尚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清高持重的立身处世的原则,在信用缺失的现代社会洁身自好;我们应崇尚荷梗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磊落正直的气节,在物欲压倒精神追求的尘世中保持廉洁无私的道德情操;我们应崇尚莲藕自净的精神,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素质,以抵御物质世界的诱惑;我们应崇尚菏香的清香淡雅所蕴涵的淡泊心境,以会计人的诚实、高洁、公正来影响和带动社会的其他群体。
蒲鲁东曾提出把会计当成解决社会、经济和正义问题的最重要手段,杨时展先生也曾说:“天下未乱计先乱,天下欲治计乃治。”在会计秩序紊乱的今天,现代会计人如何严于律己,改善现代社会诚信缺失的现状,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信用体系的建设贡献应尽之力?天降大任于现代会计人,重建信用文化,会计人人人有责,现代会计人惟做现代君子尔。
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儒家价值观念主导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周敦颐作为宋理学的宗祖,喜欢莲也非偶然,他是以荷花来寄寓儒家的伦理思想。周敦颐道德观的中心是诚,他以为诚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道德的最高原则。他把“诚”视作仁、义、礼、智、信诸道德规范的根本,又把“诚”当作孝、悌、忠、信为核心的一切道德行为的根源,可以说“诚”集人伦道德之大成,若有了诚,也就具备了美好的人伦道德的基础。正因为如此,周敦颐说:“诚者,圣人之本”。这样,“诚”又成为了人伦道德的理想境界。
诚信为本,道出了会计的真谛。“诚信”二字,是会计人立身为人的基本道德,是会计职业取得公众信任的必要条件。“诚”是指“内诚于心”,“信”则指“外信于人”。“诚”是“信”的依据和基石,“信”是“诚”的体现与表征。与“信”相比,“诚”直指向会计人的内心,它是会计伦理道德的核心,是现代会计人伦理道德的理想境界。当“诚”成为会计人不假思索的生活习惯,诚信问题也就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这一切,必须在个体内在道德的执著追求和道德修养中才有可能实现。
有位学者在其著作中写道:会计一旦遗失了诚信,就会遇到与哈姆雷特一样的问题生存还是毁灭。在一个缺乏诚信氛围的社会风气中,不诚无信会传染。如果没有内在的道德约束,会计人也往往难以独善其身。周敦颐在自己的生命实践中,坚持诚实而又正直、勤俭而又执著的有道德的生活态度,在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上,尽力实现自己的理念和价值。周敦颐的“诚”的儒家思想精华和道德实践让千年后的许多现代会计人汗颜。
荷花精神以及荷花所代表的儒家伦理思想的精华值得我们现代会计人认真学习、参悟和身体力行。现代会计人应将荷花精神深植内心,以荷花来激励我们修养自己的道德心性,内敛慎独,追求道德的“自律”而不是“他律”,以此为基础提高会计人的职业道德素质,从而实现“计先治”、“天下治”的理想蓝图。
责任编辑 崔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