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建筑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思想观念、政策体制等因素的制约,也暴露出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对成本管理内容的认识仍局限于传统的思维模式,认为成本管理就是对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制造成本进行管理,而忽视了对投标报价、材料物资供应及其他施工过程的管理,致使企业在面临合同纠纷诉讼索赔时因准备不足,缺乏法律证据而利益受损,甚至由于法律观念淡薄导致超过诉讼时效而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加强诉讼索赔业务的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建筑企业应在招投标决策前做好成本预测工作。应根据招投标工程的特点和工程所在地的市场供求情况以及本企业的技术设备水平、管理水平、职工素质等条件,在深入研究招投标文件和勘察施工现场的基础上,对招投标工程的成本进行定性和定量的预测。与此同时,还应对甲方业主的资信状况及竞争对手的实力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并深入调查研究、充分估计中标后可能面临的风险和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
其次,在招投标决策时应集思广益,审慎决策,深入研究招投标策略和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合理确定招投标的报价,精心编制标书。对投标费用与标价相...
近年来,建筑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思想观念、政策体制等因素的制约,也暴露出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对成本管理内容的认识仍局限于传统的思维模式,认为成本管理就是对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制造成本进行管理,而忽视了对投标报价、材料物资供应及其他施工过程的管理,致使企业在面临合同纠纷诉讼索赔时因准备不足,缺乏法律证据而利益受损,甚至由于法律观念淡薄导致超过诉讼时效而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加强诉讼索赔业务的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建筑企业应在招投标决策前做好成本预测工作。应根据招投标工程的特点和工程所在地的市场供求情况以及本企业的技术设备水平、管理水平、职工素质等条件,在深入研究招投标文件和勘察施工现场的基础上,对招投标工程的成本进行定性和定量的预测。与此同时,还应对甲方业主的资信状况及竞争对手的实力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并深入调查研究、充分估计中标后可能面临的风险和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
其次,在招投标决策时应集思广益,审慎决策,深入研究招投标策略和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合理确定招投标的报价,精心编制标书。对投标费用与标价相关的总额严格控制,规范开支数额和范围,并落实到投标责任人进行管理。
最后,建筑施工企业应树立法治观念,增强索赔意识,成立专门的索赔机构,配备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施工经验的专业人员负责索赔工作。在招投标、签订合同和施工全过程,全面、及时、准确地收集有关信息,做好各种索赔证据的整理和保管工作。
责任编辑 张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