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资产评估是国有企业重组改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由于评估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资产评估中流失”事实上已成为国有企业重组改制中的突出问题。当前资产评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企业本身存在财务状况不清晰和利益角色冲突的问题。进行改制的企业所有者长期缺位,各种管理、监督、激励机制不到位,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经营状况没有得到真实客观的披露。而且,企业往往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通过隐瞒账外资产、减少账面资产、增加负债等手法来降低资产评估价值。另一方面,还存在评估机构自律性弱、管理机构多及准则不统一的问题。而且,由于竞争激烈,一些评估机构为争取客户恶意降低收费;为降低成本又简化必要的程序、减少调查和取证、放松内部质量控制。评估报告的客观性、公正性和评估质量都大大降低了。同时,目前进行资产评估时运用的《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资产评估操作规范》、《城市房地产管理办法》、《土地管理办法》、《房地产估价规范》和《城镇土地估价规程》等办法和规范出自不同的部门,制定时较为注重部门管理的需要和行业的特殊性,忽略了资产评估业整体的需要,因此,起不到准则的作用。
为尽...
资产评估是国有企业重组改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由于评估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资产评估中流失”事实上已成为国有企业重组改制中的突出问题。当前资产评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企业本身存在财务状况不清晰和利益角色冲突的问题。进行改制的企业所有者长期缺位,各种管理、监督、激励机制不到位,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经营状况没有得到真实客观的披露。而且,企业往往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通过隐瞒账外资产、减少账面资产、增加负债等手法来降低资产评估价值。另一方面,还存在评估机构自律性弱、管理机构多及准则不统一的问题。而且,由于竞争激烈,一些评估机构为争取客户恶意降低收费;为降低成本又简化必要的程序、减少调查和取证、放松内部质量控制。评估报告的客观性、公正性和评估质量都大大降低了。同时,目前进行资产评估时运用的《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资产评估操作规范》、《城市房地产管理办法》、《土地管理办法》、《房地产估价规范》和《城镇土地估价规程》等办法和规范出自不同的部门,制定时较为注重部门管理的需要和行业的特殊性,忽略了资产评估业整体的需要,因此,起不到准则的作用。
为尽量避免评估过程中出现以上问题,降低资产流失的风险,笔者认为应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做好评估前的资产清查和审计。企业经过多年的经营,账面的数字或余额已不能真实反映公司实际的资产状况。出资人在评估前应对企业进行一次资产状况清查审计,详细了解各项资产的分类、分布、质量及各项负债的真实性,以防止企业隐瞒资产,虚增负债。通过资产清查审计,使对企业的了解更加充分,并在此基础上更有效地把握资产评估报告。二是财政部门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公司)必须行使出资人权利,自己直接委托资产评估公司,从而既避免被评估企业插手评估事项,又防止被评估企业与评估师预设企业价值。三是进行资产评估时要选择工作细致负责、信誉良好的中介机构。四是应尽快统一资产评估业的管理机构,尽快出台统一的评估准则和规范,并强化评估机构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五是政府及行业管理部门应当制定一些具体政策,规范国企重组改制资产评估过程中的问题。比如,现在的国企整体评估一般不做商誉评估,笔者认为有失公允。又如对职工补偿、离退休人员费用安排等,应当在政策上明确不能作为已确认的负债冲减资产,只能在评估报告附注里反映。六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评估报告的审核必须具有专业性,所选择的资产评估报告的审核人员必须熟悉财务、资产评估知识,懂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七是必须建立对评估报告的同业审核制度。凡国有资产评估报告,出资人必须聘请另外的评估机构进行审核,以防重大差错。
责任编辑 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