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笔者认为,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应以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为突破口。
笔者曾有近10年的CPA执业经历,接触过各种规模、性质单位的内部控制,对此深有感触。内部控制的作用及效果应该由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及执行的有效性决定,而这种有效性则直接取决于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建设的态度。可以说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决定了整个单位的态度和行为,不难想象,如果职员意识到了内部控制对单位负责人并不重要,那肯定不会存在一种高效运用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的环境,而控制环境决定了一个组织的基调,它直接影响着整个单位职员的控制意识。
从本质上讲,内部控制建设并非仅仅是些空洞的手册和表格,而是来自单位内每一个层面的人的具体行动。在单位从上到下的金字塔形的人力资源结构中,处于塔尖的单位负责人的意识和行为将向下逐级渗透,从而影响单位整体的行为模式。如果单位负责人意识到内部控制建设是必要的,即使其他方面的条件暂时不具备,也完全可以借助外力来实现。比如内部控制设计外部化,即由中介机构资深执业人员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设计出具体的内部控制制度,由单位实施,边执行边修订等。反之,即使单位具有足够的设计、执行内部控制的条件,如果...
笔者认为,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应以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的重视为突破口。
笔者曾有近10年的CPA执业经历,接触过各种规模、性质单位的内部控制,对此深有感触。内部控制的作用及效果应该由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及执行的有效性决定,而这种有效性则直接取决于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建设的态度。可以说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决定了整个单位的态度和行为,不难想象,如果职员意识到了内部控制对单位负责人并不重要,那肯定不会存在一种高效运用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的环境,而控制环境决定了一个组织的基调,它直接影响着整个单位职员的控制意识。
从本质上讲,内部控制建设并非仅仅是些空洞的手册和表格,而是来自单位内每一个层面的人的具体行动。在单位从上到下的金字塔形的人力资源结构中,处于塔尖的单位负责人的意识和行为将向下逐级渗透,从而影响单位整体的行为模式。如果单位负责人意识到内部控制建设是必要的,即使其他方面的条件暂时不具备,也完全可以借助外力来实现。比如内部控制设计外部化,即由中介机构资深执业人员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设计出具体的内部控制制度,由单位实施,边执行边修订等。反之,即使单位具有足够的设计、执行内部控制的条件,如果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内部控制建设也会形同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