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我国金融风险主要来自银行系统(实际上银行金融风险是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这是不争的事实。银行系统的稳定是金融稳定的核心,而这些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一直尚未得到根本改革,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开放的临近,银行改革,尤其是国有银行的改革已是迫在眉睫。
2003年银监会的成立,更是为国有银行的改革注入了活力。银监会的一个工作重点就是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我国的传统银行体制在管理体制方面政银不分,基本上还保持着国家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导致了所有者和职业银行家的缺位。尽管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取得了若干成效,但总体来说,符合现代银行制度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机制也未建立起来。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虽初步建立了现代银行制度的基本框架,但却存在着公司治理架构不健全、决策执行体系构造不合理、监督机制有效性不足等问题,有的还存在内部人控制问题。2003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方面均有实际进展。在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基本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和健全的运行机制之后,按“一行一策”的原则,将具备条件的银行可以...
目前我国金融风险主要来自银行系统(实际上银行金融风险是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这是不争的事实。银行系统的稳定是金融稳定的核心,而这些国有商业银行的制度一直尚未得到根本改革,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开放的临近,银行改革,尤其是国有银行的改革已是迫在眉睫。
2003年银监会的成立,更是为国有银行的改革注入了活力。银监会的一个工作重点就是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我国的传统银行体制在管理体制方面政银不分,基本上还保持着国家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导致了所有者和职业银行家的缺位。尽管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取得了若干成效,但总体来说,符合现代银行制度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机制也未建立起来。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虽初步建立了现代银行制度的基本框架,但却存在着公司治理架构不健全、决策执行体系构造不合理、监督机制有效性不足等问题,有的还存在内部人控制问题。2003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方面均有实际进展。在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基本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和健全的运行机制之后,按“一行一策”的原则,将具备条件的银行可以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银行;同时按照市场化的原则,有条件的可以进行上市。
近日,国务院宣布中行和建行实施股改试点,并于2003年12月31日前将注资的4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全部划到这两家银行的账上。这一举措,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意味着即将从国有独资的模式中退出,酝酿已久的四大国有银行上市也变得近在咫尺。
从国家外汇注资角度,向试点银行注资是国家一项特殊的政策安排,也是一种长期投资。国际上也不乏动用中央银行储备资源来化解金融风险的成功先例。
从国有银行角度,按照有关规定,一般企业上市需要满足近3年连续盈利等条件,而银行在境内上市还需要满足不良贷款率在10%以下,资本充足率相对较高等硬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银行的实力和信誉,直接影响到银行上市发行的股票价格和筹资的成本。而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这些条件不仅与国际银行业标准相差甚远,而且达不到在国内上市的要求。此次国务院对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450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的注资,相当于向两家银行注资近4000亿元人民币,接近中行、建行两家银行现有资本金之和。据估算,注资后两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将接近10%,不良资产绝对额和不良资产比率也将明显改善,对两家银行上市无疑助了一臂之力。
从筹资成本的角度,一般来说,普通股筹资的成本要大于债务资金的成本。这主要是由于股利从税后盈余中支付,而债务资金的利息可在税前扣除,而且,普通股的发行费用也很高。同样,国有银行上市发行普通股筹资的资金成本较高。但是,普通股筹资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如:普通股没有固定的利息负担,公司有盈余并认为适合分配股利,就可以分给股东,公司盈余较少,或有盈余但资金短缺或有更有力的投资机会,就可少支付或不支付股利;普通股没有固定的到期日,不用偿还;风险较小,增加公司信誉等等。
从银行控制权角度,利用普通股筹资,出售了新的股票,引进了新的技术,容易分散公司的控制权。国有银行发行普通股,从产权方面来说,国有股权相对弱化,可以使国有银行转变为国家控股的多元化投资的公司,有利于国有银行建立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在此基础上,建立内控机制、风险防范机制,成为一个真正的适应市场化的金融企业,发挥出真正银行的作用,实现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同时,笔者认为,国家注资后,国有商业银行仍然有大量不良资产,银行上市后新吸收的资本金是用来冲销不良资产,还是用来扩大规模,是投资者极为关心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前必须把这一问题处理好。此外,四大行还需增加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建立较好的风险管理体系以防止产生更多新的不良资产。在内部治理结构方面,国有银行同样存在着国有独资、内部人控制等一些不利于上市发展的企业治理结构特征。现在国有银行行长主要是由政府任命的,今后要由董事会任命,而董事会又由谁来组成,也是国有银行短期内要考虑的问题。按照国家已经确立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综合改革目标,银监会最近对进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试点的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已经提出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方面的10项具体改革要求。因此,虽然此次国家注资为国有银行上市开了政策上的“绿灯”,但是国有银行还需加紧练好“内功”,为真正实现转制做好准备。
由上可知,国有银行要稳健上市,应不断降低不良资产率,提高资本充实率,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信用重建,树立良好的形象,以优质的服务在竞争中取胜,而不再是政府的保护,从而使金融改革行而有效,推动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