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手里捧着2003年第8期的《财务与会计》,看到了关于创刊300期“特刊专稿”征稿的启事,也就想说说与《财务与会计》之间的故事了。
1983年9月我高中毕业,考入曲靖地区财贸中专学校,读的是商业会计专业。当时班主任把学校订的《财务与会计》拿到班上,让同学们传阅。第一次看到这份杂志,就被其中丰富的内容吸引住了。之后,我每一期都反复阅读,仔细领会每一篇文章的涵义。两年的学生生活结束了,我被分配到一个山区烟站从事会计工作。刚一上班,我就走了两公里的山路到镇上的邮电所自费订了一年的《财务与会计》。每期杂志一到,我都即时翻看目录,并选出一些优秀文章为范文,仔细阅读不算,还抄写默记。《财务与会计》的文章看多了,久而久之,也就有了写文章的冲动。之后,我就试着向编辑部投稿,从稿件寄出后我就多了一份期盼,整天想着如果自己的文章能在《财务与会计》发表,该是多么的自豪。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就是盼不到那一刻……而突然有一天,我收到省级财会杂志社寄给我的样刊,我的一篇文章发表在上面。那时,我就意识到,《财务与会计》给了我一定的积淀,我写的文章能够在杂志上发表了,但离《财务与会计》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这促使我以后更加...
手里捧着2003年第8期的《财务与会计》,看到了关于创刊300期“特刊专稿”征稿的启事,也就想说说与《财务与会计》之间的故事了。
1983年9月我高中毕业,考入曲靖地区财贸中专学校,读的是商业会计专业。当时班主任把学校订的《财务与会计》拿到班上,让同学们传阅。第一次看到这份杂志,就被其中丰富的内容吸引住了。之后,我每一期都反复阅读,仔细领会每一篇文章的涵义。两年的学生生活结束了,我被分配到一个山区烟站从事会计工作。刚一上班,我就走了两公里的山路到镇上的邮电所自费订了一年的《财务与会计》。每期杂志一到,我都即时翻看目录,并选出一些优秀文章为范文,仔细阅读不算,还抄写默记。《财务与会计》的文章看多了,久而久之,也就有了写文章的冲动。之后,我就试着向编辑部投稿,从稿件寄出后我就多了一份期盼,整天想着如果自己的文章能在《财务与会计》发表,该是多么的自豪。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就是盼不到那一刻……而突然有一天,我收到省级财会杂志社寄给我的样刊,我的一篇文章发表在上面。那时,我就意识到,《财务与会计》给了我一定的积淀,我写的文章能够在杂志上发表了,但离《财务与会计》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这促使我以后更加努力。
后来,《财务与会计》开设了“会计人语”栏目,该栏目刊登的许多文章让我读了很受感动,也受启发,甚至也有些想倾诉的冲动。我想到了我的师傅——一位干了一辈子会计工作的老人,直到退休仍是一贫如洗、两袖清风。我用稚嫩的笔法将师傅的形象简单地勾勒了出来。写好之后一开始我没敢往《财务与会计》编辑部投,先翻省里的杂志,可当时我省的财会杂志又没开设像“会计人语”这样具有人文气息的栏目,想了很久,最终还是试着把文章寄到了《财务与会计》编辑部。不到一个月,我就接到了一位刘编辑的来信,告之我的文章写得基本上可以,但还需精炼和深化,该责任编辑并给我提出了详细的修改意见。按照责任编辑提出的修改意见,我对文章进行了反复修改,但还不尽如人意。之后责任编辑为了鼓励我,又与我通了几次电话。经过责任编辑与我的共同努力,不久该文就以《两代会计人》为题发表在2000年第2期的《财务与会计》杂志上。当样刊寄到我们单位时,几个财会同行打电话问我,《财务与会计》杂志上刊出的文章——《两代会计人》是不是我写的,当我回答说“是”时,他们既感到非常惊讶又由衷地祝贺我。我知道,我发表在《财务与会计》杂志上的第一篇文章凝聚了责任编辑对作者的极大热情,同时也凝聚了责任编辑的心智和汗水。也正是这个第一,让我信心倍增,后来我又连续在省级财会期刊上发表了10余篇文章。2003年,我根据平时工作积累下来的经验,撰写的《我们实行一级核算两级管理的做法和体会》文章又一次被《财务与会计》刊出。
由于在全国最具权威的财会期刊上发表过文章,也由于多年来受益于《财务与会计》,我的财会理论水平一年一个新台阶,也自然受到了我市会计学会的关注。2002年12月10日,曲靖市会计学会改选。曲靖市烟草队伍有500多名财会人员,但只有两人进入了曲靖市会计学会当常务理事,其中一个就是我。
在《财务与会计》创刊300期之际,我想说的是:当我刚参加工作时,因经济拮据,我靠节省饭菜票的钱来自费订阅《财务与会计》,那时我只是因为喜欢读她,从中可以学到知识。现在我已是一个基层企业的财务主管,我让单位每年都订阅40份《财务与会计》,保证基层财会人员人手一份。因为这时我感觉到的不仅仅是因为喜欢读她,并从中可以获得知识,感觉更深的是她的厚重以及她所蕴涵的催人奋进的脚步声和发出的最亲切友好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