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79年1月20日创刊的《财务与会计》,至今已有25个年头,到今年第12期已出版了整300期。25年来,她始终坚持自己的办刊方针,立足基层、面向社会,为广大财会人员服务。在几十年的实践中已逐步形成了自己“新”、“深”、“活”、“实”的独特风格,赢得了财会人员的喜爱。
这个刊物曾是财政部机关刊物,也是我国“文革”后第一本全国性财务业务指导刊物。创刊号第33页有一篇“《财务与会计》简介”,应属创刊辞性质。创刊辞中把自己的身世讲得很清楚:“在过去《财政》和《会计》两个期刊的基础上合并而办起来的”,从期刊史的角度看,这个刊物应是《财政》和《会计》刊物的复刊号。“简介”还对办刊的主要任务、方针、来稿要求等作了明确阐述。
因而,从这个刊物的身世看,可谓源远流长。若从《会计》创刊算起,其已有40年的刊龄了。《会计》创刊于1964年1月19日,编辑部设在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国家财政部内。《会计》于1966年第7期停刊,在这一期上刊登了“本刊暂停出版启事”。“启事”是印在一张小纸片上的,如果没有这方纸片夹在刊中,可能还无法知道这期《会计》是停刊号了。这一“暂停”就是13年,直到1979年才以《财务与会计》的新面目重新出刊。
...
1979年1月20日创刊的《财务与会计》,至今已有25个年头,到今年第12期已出版了整300期。25年来,她始终坚持自己的办刊方针,立足基层、面向社会,为广大财会人员服务。在几十年的实践中已逐步形成了自己“新”、“深”、“活”、“实”的独特风格,赢得了财会人员的喜爱。
这个刊物曾是财政部机关刊物,也是我国“文革”后第一本全国性财务业务指导刊物。创刊号第33页有一篇“《财务与会计》简介”,应属创刊辞性质。创刊辞中把自己的身世讲得很清楚:“在过去《财政》和《会计》两个期刊的基础上合并而办起来的”,从期刊史的角度看,这个刊物应是《财政》和《会计》刊物的复刊号。“简介”还对办刊的主要任务、方针、来稿要求等作了明确阐述。
因而,从这个刊物的身世看,可谓源远流长。若从《会计》创刊算起,其已有40年的刊龄了。《会计》创刊于1964年1月19日,编辑部设在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国家财政部内。《会计》于1966年第7期停刊,在这一期上刊登了“本刊暂停出版启事”。“启事”是印在一张小纸片上的,如果没有这方纸片夹在刊中,可能还无法知道这期《会计》是停刊号了。这一“暂停”就是13年,直到1979年才以《财务与会计》的新面目重新出刊。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值得一提:《会计》创刊时每册定价是0.20元,13年后的《财务与会计》创刊时也是每册定价0.20元。《会计》创刊号是32个正文页码,《财务与会计》创刊号也是32个页码。《会计》创刊号上第1页刊有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同志的题词,《财务与会计》创刊号第1页刊有时任国家副主席的李先念同志的一篇曾于1963年发表过的文章,“现经李副主席同意,在本刊第一期重新发表”。另外,两刊创刊时都是16开本。两刊的血脉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财务与会计》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政策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已成为广大财会人员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她是我国会计改革的鼓动家和记录者:无论是中国会计学会的成立,还是《会计法》的实施;无论是“两则”、“两制”的发布,还是“约法三章”、“不做假账”的宣传贯彻;无论是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还是会计和注册会计师知识的更新和后续教育培训,无不留下她的足迹和身影。
300期的《财务与会计》不但是一大宗完整的会计史料,也是新时期期刊历史上的一个“精品工程”。我祝贺她的300期,也祝愿她更辉煌的第二个“30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