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对于在业支付职工经济补偿金的核算,会计制度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现行主要有以下几种对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支付职工补偿金应在费用中列支计入当前损益;第二种观点认为,由于企业支付的是将来应付未付的工资,所以应作为递延资产分期摊销核算;第三种观点认为,支付的补偿金应不进损益而直接在净资产科目里核算。笔者认为,对此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分别决定。具体可分如下三种情况:
一、一般企业支付职工经济补偿金的会计核算
一般能持续经营而裁减人员的企业,由于其性质、股权结构、经营目的、经营方针、经营范围等都没有变化,裁减人员只是为了减轻包袱,轻装前进,企业所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是对员工未来应付的工资报酬,所以应在管理费用中列支:
借:管理费用——工资
贷:银行存款(现金)
如果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人员较多,其金额对当前损益影响较大,则按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应先计入递延资产,在企业以后年度分期摊销。支付时:
借:递延资产
贷:银行存款(现金)
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
贷:递延资产
二、公司制改建企业支付职工经济补偿金的核算
公司制改建是指...
目前,对于在业支付职工经济补偿金的核算,会计制度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现行主要有以下几种对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支付职工补偿金应在费用中列支计入当前损益;第二种观点认为,由于企业支付的是将来应付未付的工资,所以应作为递延资产分期摊销核算;第三种观点认为,支付的补偿金应不进损益而直接在净资产科目里核算。笔者认为,对此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分别决定。具体可分如下三种情况:
一、一般企业支付职工经济补偿金的会计核算
一般能持续经营而裁减人员的企业,由于其性质、股权结构、经营目的、经营方针、经营范围等都没有变化,裁减人员只是为了减轻包袱,轻装前进,企业所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是对员工未来应付的工资报酬,所以应在管理费用中列支:
借:管理费用——工资
贷:银行存款(现金)
如果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人员较多,其金额对当前损益影响较大,则按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应先计入递延资产,在企业以后年度分期摊销。支付时:
借:递延资产
贷:银行存款(现金)
摊销时:
借:管理费用
贷:递延资产
二、公司制改建企业支付职工经济补偿金的核算
公司制改建是指国有企业经批准改建成有限责任公司(含国有独资企业)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该类企业支付解除劳动合同职工补偿金由改建企业承担,可从改建企业净资产中扣除。分析净资产里的几个科目,笔者认为应在“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两个科目里核算,理由如下:
1、公司制改建企业的实收资本(股本)记录的是已核实、注册的投资者投入的资本,一般情况下是不能随意变动的,所以不能用作支付职工补偿金的核算。
2、资本公积是指由投资者投入但不构成实收资本,或从其他来源取得,由所有者享有的资金,按规定可用来转增实收资本,所以也不应该用来支付职工补偿金。
3、盈余公积是按照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提取盈余公积本身就是利润分配的一部分,它可用来弥补亏损,因而可以用作支付职工补偿金的核算。支付时:
借:盈余公积
贷:银行存款(现金)
4、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的结存利润,它既可用来弥补历年的亏损,也可用于以后年度进行分配,因而它可以用作支付职工补偿金的核算。支付时: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银行存款(现金)
三、破产企业支付职工经济补偿金的核算
破产企业如何支付职工的补偿金,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破产企业财产收入在优先支付破产费用后,应首先支付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障费;在清算过程中发生的支付给职工的各种费用,应直接计入清算费用,不通过“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科目核算。可见,破产企业支付职工的补偿金应在“清算费用”科目核算。支付时:
借:清算费用
贷:银行存款(现金)
清算终结,要将清算费用的余额转入清算损益:
借:清算损益
贷:清算费用
责任编辑 季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