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走进会计的日子》摆在面前。它是一册会计短文集锦,作者多是第一线的会计人,讲述的是转型期会计人自己的故事,诉说的是会计人自己的心声。
二十多年来,伴随经济体制的转轨,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事业长足发展、空前繁荣,步履匆匆、脚步声声。会计立法跨出决定性的一步,《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从无到有,相继诞生,随后,《会计法》又接连迈出两大步,修订臻于完善;从“两则””““两制”起步,众多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一步一个脚印,接踵前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跨过了脱钩改制的“门槛”,在磨难中曲折行进;会计学术理论研究立足实际,解放思想,兼容中外,吐故纳新,为蹚开会计新路求索先行;国家会计学院南北新立,塑造会计后备军的座座学府深化改革,会计专业愈益成为报考的热门选择,迎送着一批多似一批的拳拳学子;星罗棋布在各行各业的会计实务工作者,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在竞争中拼搏跟进;……杂然互动的会计脚步,声如潮涌,振荡着色彩纷呈的会计世界
人们乐听会计前进的脚步声,这很自然,因为它声响宏大、令人振奋。其实,还应倾听会计人的心声,尽管它或朗朗或窃窃,或谔谔或娓娓,或铿锵或含蓄,但俯...
《走进会计的日子》摆在面前。它是一册会计短文集锦,作者多是第一线的会计人,讲述的是转型期会计人自己的故事,诉说的是会计人自己的心声。
二十多年来,伴随经济体制的转轨,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事业长足发展、空前繁荣,步履匆匆、脚步声声。会计立法跨出决定性的一步,《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从无到有,相继诞生,随后,《会计法》又接连迈出两大步,修订臻于完善;从“两则””““两制”起步,众多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一步一个脚印,接踵前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跨过了脱钩改制的“门槛”,在磨难中曲折行进;会计学术理论研究立足实际,解放思想,兼容中外,吐故纳新,为蹚开会计新路求索先行;国家会计学院南北新立,塑造会计后备军的座座学府深化改革,会计专业愈益成为报考的热门选择,迎送着一批多似一批的拳拳学子;星罗棋布在各行各业的会计实务工作者,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在竞争中拼搏跟进;……杂然互动的会计脚步,声如潮涌,振荡着色彩纷呈的会计世界
人们乐听会计前进的脚步声,这很自然,因为它声响宏大、令人振奋。其实,还应倾听会计人的心声,尽管它或朗朗或窃窃,或谔谔或娓娓,或铿锵或含蓄,但俯首谛听,就有助于贴紧会计人跳动的脉搏,掌控会计事业进取的步伐。编辑出版《走进会计的日子》,意图之一,就是为倾听会计心声提供又一条途径。书中的文章,大多散见于近两年的《财务与会计》杂志,把它们汇集成册,是想收到集众声、扩音量的效果。美中不足的是,作者人数虽已不少,有五六十人之多,但多是会计实务工作者,缺少会计界其他各色人等,心声稍欠圆全。但它毕竟提供了会计主体人群的多音调、多音色的心声。埋首卷中,关于会计人敬业、诚信、进取、执着、自豪、珍爱、困惑、无奈、负重、企盼、自慰、自励等等心灵百态,以及引发的人文哲思,都可以找到活生生的印证。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会计人为文,不揣稚嫩、直白,为的是倾吐真切的心声,是期望社会感知他们的酸甜苦辣、心路历程,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求、生存状态。“咱会计人既要‘感动自己、理解自己’,也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关怀。”(语出“咱,会计人”一文)以诚信为例,“不做假账”本不该是多高多难的事,然而眼下却成了既令人向往而又为之困惑的难题,不知委屈和煎熬了多少心灵。听听作者们的诉说:“说水平高不是指你业务水平高,而是说谁造假账的水平高”;由于坚持规章制度,“不知道官场上的‘立正、稍息’,更不懂向‘官’靠拢”,不办任何手续就被调离会计岗位;为了不失职业道德底线,“在法规、职业道德、领导意图之间”不得不颇费心思地去寻找“一个会计人能够接受的平衡点”;CPA与客户各为自己不“下课”,被迫进行超常识的艰苦博弈;有的会计人陷入了“世界上本无诚信可言”的泥淖而受到惩罚;发出了“谁来优化他们的执业环境”的苦涩诘问与呼唤……举一反三,由点及面,从几十号会计人个体推及泱泱1200多万的会计人群体,其心声若何,实堪悉听。
《走进会计的日子》还附缀了《财务与会计》的编辑们的“心语”。会计期刊人认为自己的职业是会计事业的一部分,以为会计事业张扬鼓呼为天职,潜意识中早已以“会计人”自诩,如是,编辑心语理应是会计人的一脉心声。从新千年伊始,他们就在《财务与会计》上开专栏(“会计心语”)、搞征文(“会计人”征文),在深化会计专业层面宣传的同时,着意会计人文关怀,媒介会计人的心声。此书成就,得益于此。
欣喜,此书初成、序言将写之际,适逢党的十六大隆重召开。天蓝云白,风清日朗,党旗正红。十六大勾画的宏伟蓝图孕育着中国会计事业发展的新天地,“三个代表”主旋律弹拨会计人的心声,心声催动奔向新天地的脚步声。
是为序。
(本文为《走进会计的日子》一书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