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1993年7月我国实行会计制度改革开始,到1998年发布具体会计准则,到新会计法、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我国新的会计模式基本形成。而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会计监督,其职能本质虽然没有变化,但其目标、内容及其形式特征却逐步多元化、复杂化。
(一)维护是现代企业会计监督的首要目标
会计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实现信息的对外传递,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相关人的利益与决策。因此,现代企业会计监督目标首先应表现为一种维护目标,是对投资者权益、债权人权益、社会公众权益的维护。具体表现为:
1、会计监督的资本维护目标。企业资本是企业创立与经营的基本前提。在两权分离的条件下,会计监督必须以确保企业资本不受侵蚀和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为基本目标。在会计核算中应精心研究与营造资本维护机制,保全财务资本与实物资本,实现资本保全和成本足额补偿。
2、会计监督的债权人权益维护目标。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之一。企业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项基本要求。因此,企业的会计监督目标必然体现于维护企业市场经营中主客观双方的权益,及时地清收债权,同时按期归还债务,提高企业的商业信誉,实现“企...
从1993年7月我国实行会计制度改革开始,到1998年发布具体会计准则,到新会计法、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我国新的会计模式基本形成。而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会计监督,其职能本质虽然没有变化,但其目标、内容及其形式特征却逐步多元化、复杂化。
(一)维护是现代企业会计监督的首要目标
会计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实现信息的对外传递,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相关人的利益与决策。因此,现代企业会计监督目标首先应表现为一种维护目标,是对投资者权益、债权人权益、社会公众权益的维护。具体表现为:
1、会计监督的资本维护目标。企业资本是企业创立与经营的基本前提。在两权分离的条件下,会计监督必须以确保企业资本不受侵蚀和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为基本目标。在会计核算中应精心研究与营造资本维护机制,保全财务资本与实物资本,实现资本保全和成本足额补偿。
2、会计监督的债权人权益维护目标。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之一。企业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项基本要求。因此,企业的会计监督目标必然体现于维护企业市场经营中主客观双方的权益,及时地清收债权,同时按期归还债务,提高企业的商业信誉,实现“企业三角债”的基本缓解与消除。
3、会计监督的社会公众权益维护目标。企业形象要通过企业在内外部经济环境中所建立的“客观、公正、公平”的企业人格来实现。会计监督必须以保证其所传递的财务信息的完整与真实为目标,从而以公认的会计原则表述出其财务状况与经济实力,实现其经营目标,这是现代会计监督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过程控制与管理监督是现代企业会计监督的基本形式特征
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监督所指内容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要通过核算过程来发现与反映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物流与价值流的内在规律,并借以指导、规范企业经济活动。具体体现在:对企业的资金来源结构与运用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对经营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耗费进行有效的控制;对企业财务收支进行法规约束;对经营中的价值运动进行动态管理,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在手段上体现为三个过程的控制。
1、通过会计监督实现对资金来源与应用的控制。没有资金,企业不能开展经营活动;有了资金,如果不能合理地组织与应用,则会使企业经营陷入呆滞。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会计监督的一项重要内容就在于精心地按照生产规模和经营目标,合理地组织资金来源,严格控制资金成本;同时,在资金运用上注意盘活存量,用活增量,消除各种形式的资产闲置与资金沉淀,提高资金效益。
2、利用会计监督实行成本耗费与成本补偿控制。成本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消耗。成本补偿是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成本是企业资源耗费与价值补偿的统一。同时它也是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会计监督工作则体现于根据实际合理地选择成本目标、建立责任成本中心、实现成本的目标控制。
3、监督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与分配。利润是企业经营的成果。它是通过已确认的当期收益扣除当期费用后的余额。利润分配则直接涉及到国家、企业所有者与全体劳动者的权益。会计监督在这一过程中则表现为在资本保全和成本补偿的基础上确认利润的形成;按照“两则”规定的利润分配程序与比例进行利润分配,消除人为调节利润的行为。
在基本表现形式的特征上则主要反映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的监督两个方面。会计监督的过程控制功能是指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对企业再生产过程所发生的物流与价值流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的记录、计量、加工、综合、鉴定、分析与确认,是会计的“观念总结”功能的具体化。会计监督的管理功能则在于对企业再生产过程的参与、考核、决策;体现了会计是一项管理活动的观念,是现代市场经济对会计工作的客观要求的具体体现。
责任编辑 袁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