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一机械厂位于河北省沧州市青县。该厂筹建于1976年,现有职工2300多人,主要产品有焊接钢管、石油专用管内涂层及外防腐、抽油机、大修柴油机和石油固控设备等五大类100多个品种。各项产品行销全国29个省市和各大油田,并出口亚、非、南美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收入3.5亿元以上。1987—1997年,该厂先后获得部级文明工厂、省级先进企业、国家一级计量单位、集团公司企业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1年,经济效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年实现收入44367.84万元,利润1959.64万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25.1%和51.19%,创造了建厂以来的最好水平。那么,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一机械厂是如何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
一、大力开拓市场 增加销售收入
谁占住了市场的主要份额,谁就是赢家。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一机械厂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切切实实付诸实施,抢夺市场主动权。2001年,西气东输工程的开工建设为石油行业提供了大好的发展机遇。该厂抓住这一契机,树立了“用户满意是企业的最高和最终追求”的理念;开展“三优一满意活动”——全体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做到优质服务,发扬优良作风,以优美的环境达到服务对象的满意...
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一机械厂位于河北省沧州市青县。该厂筹建于1976年,现有职工2300多人,主要产品有焊接钢管、石油专用管内涂层及外防腐、抽油机、大修柴油机和石油固控设备等五大类100多个品种。各项产品行销全国29个省市和各大油田,并出口亚、非、南美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收入3.5亿元以上。1987—1997年,该厂先后获得部级文明工厂、省级先进企业、国家一级计量单位、集团公司企业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1年,经济效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年实现收入44367.84万元,利润1959.64万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25.1%和51.19%,创造了建厂以来的最好水平。那么,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一机械厂是如何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
一、大力开拓市场 增加销售收入
谁占住了市场的主要份额,谁就是赢家。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一机械厂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切切实实付诸实施,抢夺市场主动权。2001年,西气东输工程的开工建设为石油行业提供了大好的发展机遇。该厂抓住这一契机,树立了“用户满意是企业的最高和最终追求”的理念;开展“三优一满意活动”——全体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做到优质服务,发扬优良作风,以优美的环境达到服务对象的满意;坚持抓好诚信、信息、质量、价格和技巧营销5要素工作;实施巩固老用户、开拓新市场的销售策略。以华北油田、石油行业市场和社会市场为重点,进一步密切与用户的关系,挖掘市场潜力。钢管销售方面,运销处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巩固京津冀地区市场,抓住重点工程,先后在京石管线、沧淄管线、石邯管线、西气东输等重点项目招标中接连中标,共计承揽钢管生产任务61800吨,全年共计销售钢管78390.8吨。抽油机、固控设备、大修机和涂层产品均实现了产销两旺,其中涂层产品销售比上年增加12.8万米。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又大力开发国际市场。抽油机分厂采取销售代理等形式,使抽油机产品出口到加拿大、墨西哥等国,累计出口49台。装备分厂、科工贸公司生产的固控产品也配套出口到委内瑞拉、印尼等国。抽油机、固控设备全年累计出口创汇2600多万元。基建公司在保证厂内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还承揽了1000多万元的厂外工程建设任务。
二、强化内部管理 降低成本支出
2001年,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一机械厂在大力开拓市场,增加收入的同时,深化内部改革,以降低成本支出,提高经济效益。
1、调整经营方案。一是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及工厂的实际情况,对各单位的经营承包指标进行了调整,在2000年的基础上总体提高了10%。动力机分厂、小直缝分厂、汽车队承包单位超额完成了目标利润,保证了工厂效益目标的实现。二是对机关进行改革重组。机关科室由原来的18个压缩至现在的10个,人员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少了43%。由此,2001年全年管理费用支出减少376.67万元。三是组织进行了制管系统并购工作。制订了华油钢管有限公司并购制管系统方案,并集中力量进行制管系统资产清查、评估,推进了并购进度。四是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和工厂面临的新形势,突出投入回报高比率原则,组织有关部门集中5个月时间进行调研、分析、测算,并制订出全厂2002年改革总体方案和各种配套办法。
2、细化内部管理。(1)在成本管理上,成立了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一机械厂预算委员会,明确各级行政一把手为本单位成本控制第一责任人,严格实行成本的一票否决。经厂预算管理委员会确立的成本指标一经下达,不作调整,年终不剔除任何因素,实行严考核、硬兑现。细化成本指标,横向落实到边,纵向落实到人。各单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成本控制网络系统,上上下下、各部门、各岗位,每一项开支都做到了有成本指标,有保证措施,有控制手段,有考核方法,有监督机制,形成了有效的成本管理责任机制。经过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2001年全厂可比总成本比上年降低661万元。(2)在财务管理上,坚持财务人员委派使用制度,制定了《第一机械厂财务会计制度与会计工作规范》,从内部会计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票据管理、财务收支管理、电算化管理、稽核制度到财务分析制度到岗位责任,都严格推行规范管理。全套规范的内容完整,针对性强,做法具体实用。如现金管理办法,大小条款共计18项,对出纳人员的记账、盘点、核对等方面都有十分具体的要求,同时对下属单位的现金限额、现金收讫和上交、现金的使用范围、现金的存放和现金出入库管理,以及有关防盗、消防措施等,都制定了详细的规定。由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提高了企业资金运营效率。全年财务费用与上年相比减少18.5万元,下降24.5%;招待费用比上年减少2.84万元,降低4.37%。(3)在物资管理上,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比质比价采购等办法,并积极主动承揽对外业务。厂供应站在保证工厂物资供应的同时,还承揽了中国石油技术开发公司苏丹项目部物资供应业务,共超额完成560万元的对外供应任务。(4)在质量管理上,深入开展“创名牌、塑精品”活动。2001年,工厂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换证复审,首次获得了河北省质量管理最高奖——河北省质量管理奖,并在全国第一家获得X70钢管生产许可证。钢管产品在西气东输工程、涩宁兰工程中,以优异的质量、优良的服务得到业主和施工单位的好评。(5)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上,按照统一规划、分部实施的原则,进行了厂内局域网二期工程建设,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工厂文件共享,并为抽油机和钢管成为中石油和中石化电子采购网的供应商网络成员创造了条件。
三、注重产品开发 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
创新就是生产力!作为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一机械厂的经营决策者认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促进企业不断朝前发展。因此,他们高屋建瓴,在保持企业稳定发展的同时,注重产品开发,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新产品储备。2001年,全厂共投入1400多万元用于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和技术改造,完成和阶段完成新项目27项。
在新产品开发上,完成了B型游梁抽油机优化设计和系列化开发,完成了堵水泵、油田污水处理系统和粉末涂层油管等产品研制开发和API抽油机的设计工作。内涂层分厂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了中口径钢管减阻内涂层,质量指标达到了API标准的要求。
在科研攻关和新技术推广上,在国内首家完成了X70钢级埋弧焊管的研究和管端扩径试验,成功地进行了X52、X60和X65钢级抗硫化氢腐蚀的钢管试验,在耐酸性介质钢管制造技术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动力机分厂研制出大口径弯管,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小直缝分厂完成了中直缝合缝焊接试验工作。ZX系列细目直线筛、B型游梁抽油机已在国内外发电厂及油田推广应用。
在技术改造方面,完成了抽油机扩能改造一期工程。在锅炉房改造中采用了“利用职工浴池废水作管网补充水”装置,每个采暖期可节约资金39.9万元。
四、以人为本 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
当今,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面对私企、外企的高待遇、高福利,国有企业的人才流失严重。但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一机械厂的职工队伍多年来一直保持稳定,一些面临毕业分配的重点大学的学生也慕名而来。华北石油管理局靠什么吸引人才?靠什么稳定职工队伍?一是制定了具有竞争力的“以岗定薪”工资分配制度,向优秀人才和一线岗位倾斜。实行一流人才、一流报酬的方法。采访期间,一位财务科长很认真地对我们说:“我现在的年收入是我们厂总会计师的两倍,工作是越干越有劲。”该厂总会计师解释:“这就是充分体现了工资向一线岗位、技术岗位倾斜,所以在双休日一有紧急任务,没有加班工资,也不用领导动员,工人都主动加班。”二是积极开展劳动竞赛、立功竞赛、合理化建议等活动,以调动全员的积极性。三是坚持和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全面实施厂务公开,充分发挥职工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四是实施“三项工程”。在人才工程方面,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自学和职工培训活动;定期对技术水平拔尖、有培养前途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强化外语培训,重点加强对近几年分配的各类毕业生的培养使用,并按产品专业结构,调整职工培训队伍。在容貌工程方面,对各生活小区进行了整治、绿化,改善了职工的生活环境,当我们一踏进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一机械厂的生活区,陪同我们一起去的一位当地财政部门的同志禁不住赞叹:“想不到在我们这个县区还有一处这样的世外桃源”。在安宁工程方面,以维护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的正常进行以及安宁稳定为重点,狠抓案件侦破和治安防范,推动了工厂治安秩序的稳定。五是对与大家利益相关的一些热点问题,加强宣传和引导,及时化解矛盾。针对机构、分配等改革及分房、就业安置等热点问题,厂领导干部经常深入到各车间、班组甚至利用业余时间到各个家庭及时了解和掌握职工思想动态,深入细致地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