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25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审计》试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终结审计之前对控制风险的最终评估水平,如与初步评估结论不一致,注册会计师应当()。
A.重新了解内部控制 B.重新执行符合性测试 C.重新确定重要性水平和可接受审计风险水平 D.考虑是否追加相应的审计程序
答案:D 依据:《审计》教材第258至261页。
2.有关存货审计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对存货进行监盘是证实存货“完整性”和“权利”认定的重要程序 B.对难以盘点的存货,应根据企业存货收发制度确认存货数量
C.存货计价审计的样本应着重选择余额较小且价格变动不大的存货项目 D.存货截止测试的主要方法是抽查存货盘点日前后的购货发票与验收报告(或入库单),确定每张发票均附有验收报告(或入库单)
答案:D 依据:《审计》教材第394至403页。
3.根据《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6号——审计工作底稿》的相关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泄露被审计单位商业税密的是()。
A.未经委托人同意,允许法院查阅有关审计工作底稿 B.未经委托人同意,允许政府审计部门派出的检查组查阅审计工作底稿
C.未经委托人同意,允许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检查组查阅审计...
《审计》试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终结审计之前对控制风险的最终评估水平,如与初步评估结论不一致,注册会计师应当()。
A.重新了解内部控制 B.重新执行符合性测试 C.重新确定重要性水平和可接受审计风险水平 D.考虑是否追加相应的审计程序
答案:D 依据:《审计》教材第258至261页。
2.有关存货审计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对存货进行监盘是证实存货“完整性”和“权利”认定的重要程序 B.对难以盘点的存货,应根据企业存货收发制度确认存货数量
C.存货计价审计的样本应着重选择余额较小且价格变动不大的存货项目 D.存货截止测试的主要方法是抽查存货盘点日前后的购货发票与验收报告(或入库单),确定每张发票均附有验收报告(或入库单)
答案:D 依据:《审计》教材第394至403页。
3.根据《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6号——审计工作底稿》的相关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泄露被审计单位商业税密的是()。
A.未经委托人同意,允许法院查阅有关审计工作底稿 B.未经委托人同意,允许政府审计部门派出的检查组查阅审计工作底稿
C.未经委托人同意,允许注册会计师协会执业检查组查阅审计工作底稿 D.未经委托人同意,允许审计其母公司的注册会计师调阅审计工作底稿
答案:D 依据:《审计》教材第186页。
4.在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时,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以分析性复核和交易测试为主,并将审计程序的执行主要安排在期中进行,表明注册会计师()。
A.决定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为高水平 B.决定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为低水平 C.评估的控制风险水平为高水平 D.评估的控制风险水平为低水平
答案:A 依据:《审计》教材第224页。
5.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产生影响的是()。
A.信赖过度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误受风险 D.非抽样风险
答案:D 依据:《审计》教材第275页。
6.下列各项中,能够帮助注册会计师判断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的因素是()。
A.控制程序 B.符合性测试的时间 C.审计过程中是否发现错误或舞弊 D.控制系统
答案:C 依据:《审计》教材第161页。
7.注册会计师执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时,下列各项中最有可能帮助其对重要性水平作出初步判断的是()。
A.计划实施实质性测试时确定的预期样本量 B.被审计单位的中期会计报表 C.内部控制调查问卷 D.与管理当局的沟通函
答案:B 依据:《审计》教材第213至214页。
8.在将分析性复核直接作为实质性测试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相关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B.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 C.分支机构的分布区域 D.助理人员的知识和经验
答案:A 依据:《审计》教材第199页。
9.A注册会计师于2000年3月25日完成对Y公司1999年度会计报表的外勤审计工作,2000年3月26日取得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书,2000年3月28日编写完成审计报告,2000年3月30日将审计报告送交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书的日期通常应当是()。
A.2000年3月25日 B.2000年3月26日 C.2000年3月28日
D.2000年3月30日
答案:A 依据:《审计》教材第534页。
10.在审计关联方交易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将重点放在()。
A.识别关联方的权利和义务 B.函证关联方的存在性 C.证实关联方交易价格的公允性 D.评价关联方交易的披露
答案:D 依据:《审计》教材第495至500页。
11.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下列各项认定中,注册会计师通过分析存货周转率最有可能证实的是()。
A.存在或发生 B.权利和义务 C.表达和披露 D.估价或分摊
答案:D 依据:《审计》教材第393页。
12.为了获取有关控制风险的证据,注册会计师通常选择的程序是()。
A.分析性复核 B.函证 C.检查 D.计算
答案:C 依据:《审计》教材第254至255页。
13.当发现记录的债券利息费用大大超过相应的应付债券账户余额与票面利率乘积时,注册会计师应当怀疑()。
A.应付债券的折价被低估 B.应付债券被高估 C.应付债券被低估 D.应付债券的溢价被高估
答案:C 依据:《审计》教材第430至432页。
14.如果认为被审计单位在可预见的将来无法持续经营,继续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编制会计报表将产生严重误导,但被审计单位对此作了充分披露,注册会计师应当发表()。
A.带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或保留意见 B.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 C.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D.带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答案:C 依据:《审计》教材第525页。
15.甲注册会计师审计B公司长期借款业务时,为确定“长期借款”账户余额的真实性,可以进行函证。函证的对象应当是()。
A.B公司的律师 B.金融监管机关 C.银行或其他有关债权人
D.B公司的主要股东
答案:C 依据:《审计》教材第417页。
二、多项选择题
1.在执行审计业务时,下列各项中注册会计师为保持独立性而应回避的有()。
A.曾在委托单位任职,离职已达两年,但未满三年 B.持有被审计单位发行的公司债券 C.接受委托,为被审计单位设计内部控制制度 D.与被审计单位的一名独立董事有近亲关系
答案:B、D 依据:《审计》教材第96至98页。
2.如果证实被审计单位确实存在错误与舞弊,但无法确定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注册会计师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
A.征求律师意见 B.取消业务约定 C.发表保留意见 D.拒绝表示意见
答案:A、B、C、D 依据:《审计》教材第115页。
3.下列各项审计证据中,属于内部证据的有()。
A.被审计单位已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 B.被审计单位提供的销售合同 C.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供应商开具的发票 D.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书
答案:A、B、D 依据:《审计》教材第155至157页。
4.如果已发现但尚未调整的错报、漏报的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为降低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采取的必要措施包括()。
A.修改审计计划,将重要性水平调整至更高的水平 B.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进一步确认汇总数是否重要 C.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以使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 D.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答案:B、C 依据:《审计》教材第217至218页。
5.督导人员应当对助理人员完成的审计工作进行复核,以合理保证()。
A.所有重大审计问题已适当解决,或反映在审计结论中 B.预定的具体审计程序的审计目标已实现 C.工作过程及其结果已适当记录 D.形成的审计结论与审计结果一致,并支持审计意见
答案:A、B、D 依据:《审计》教材第85至88页。
6.当注册会计师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严重影响会计报表的偷税、漏税行为时,最有可能导致其解除业务约定的情况有()。
A.被审计单位偷税、漏税金额巨大 B.怀疑被审计单位最高层管理人员涉及偷税、漏税行为 C.被审计单位拒绝采取必要措施纠正偷税、漏税行为 D.注册会计师将控制风险评估为高水平
答案:B、C 依据:教材第117页和《独立审计准则第18号——违反法规行为》。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 B.重要性水平越低,应当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 C.样本量越大,抽样风险越大 D.可容忍误差越小,需选取的样本量越大
答案:A、B、D 依据:《审计》教材第209至211页,第274至281页。
8.计算固定资产原值与本期产品产量的比率,并与以前期间相关指标进行比较,注册会计师可能发现()。
A.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区分的错误 B.闲置的固定资产
C.增加的固定资产尚未作出会计处理 D.减少的固定资产尚未作出会计处理
答案:B、C、D 依据:《审计》教材第361页。
9.注册会计师实施的下列各项审计程序中,能够证实银行存款是否存在的有()。
A.分析定期存款占银行存款的比例 B.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C.函证银行存款余额 D.检查银行存款收支的正确截止
答案:B、C 依据:《审计》教材第475至479页。
10.验资报告具有法定证明效力,其主要用途在于()。
A.被审验单位明示其持续经营能力 B.被审验单位向企业登记机关申请设立或变更登记 C.被审验单位向出资者签发出资证明
D.被审验单位出资者在规定期限内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
答案:B、C 依据:《审计》教材第608至609页。
三、判断题
1、在执行审计业务时,不论委托人是谁,注册会计师均有权查阅有关财务会计资料和文件,向有关单位或个人进行调查和核实。()
答案:× 依据:《审计》教材第40页。
2、尽管不能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存在的全部错误、舞弊和违反法规行为,注册会计师仍然有责任发现会计报表中的重大错误、舞弊和对会计报表有直接影响的重大违反法规行为。()
答案:√ 依据:《审计》教材第137至138页。
3、在审计实施阶段,注册会计师可以将分析性复核直接作为实质性测试程序,以收集与账户余额和各类交易相关的特殊认定的证据。()
答案:√ 依据:《审计》教材第199页。
4、注册会计师获取审计证据时,不应将审计成本的高低或获取审计证据的难易程度作为减少必要审计程序的理由。()
答案:√ 依据:《审计》教材第165至166页。
5、注册会计师如拟信赖内部控制,应当实施符合性测试,以将控制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
答案:×依据:《审计》教材第258至261页。
6、在对重要性水平作出初步判断时,注册会计师无需考虑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答案:×依据:《审计》教材第211至212页。
7、注册会计师在对某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实施截止测试时,应当以该年度的销售发票为起点,以检查是否高估主营业务收入。()
答案:× 依据:《审计》教材第320至321页。
8.内部控制要素可以分为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内部审计是控制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 依据:《审计》教材第233至240页。
9.注册会计师获取的管理当局书面声明通常应当包括管理当局的相关会议记录。()
答案:√ 依据:《审计》教材第534至537页,《独立审计具体审计准则第23号—管理当局声明》。
10.为帮助会计报表使用者正确、全面理解相关信息,注册会计师应当在会计报表组成部分的审计报告后附送整体会计报表。()
答案:× 依据:《审计》教材第586页。
四、简答题
1、注册会计师甲和乙在审计D公司年度会计报表时,注意到与购货和付款循环相关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没有及时记录发生的应付账款。他们认为D公司管理当局在资产负债表日故意推迟记录发生的应付账款,于是决定实施审计程序进一步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请问注册会计师甲和乙应如何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
答案:注册会计师甲和乙查找未入账应付账款的审计程序如下:
(1)检查D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未处理的不相符购货发票及有材料入库凭证但未收到购货发票的经济业务;
(2)检查D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收到的购货发票,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正确;
(3)检查D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发生额的相应凭证,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正确。
依据:《审计》教材第358页。
2、ABC会计师事务所的A和B注册会计师对X股份有限公司编制的2002年度盈利预测报告进行了审核。假设相关审核程序已于2001年12月28日全部完成,审核目的已经实现。A和B注册会计师于2002年1月5日草拟了如下盈利预测审核报告,并按约定于2002年1月10日出具了审核报告。请指出其中不恰当之处,并予以更正。
审核报告
X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我们对X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度的盈利预测所依据的基本假设、选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及其编制基础进行了审核。贵公司对盈利预测报告的编制及其实现承担全部责任,我们的责任是对它们发表审核意见。我们的审核是根据《独立审计准则》进行的。在审核过程中,我们结合贵公司的实际情况,实施了包括审查会计记录等我们认为必要的审核程序。
我们认为,上述盈利预测所依据的基本假设无证据表明其存在不合理之处;盈利预测已按照确定的编制基础编制;所选用的会计处理方法符合一贯性原则。
附件(一):X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度盈利预测表
附件(二):X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度盈利预测的编制基础和基本假设
ABC会计师事务所(公章) 注册会计师:A(签名、盖章)
注册会计师:B(签名、盖章)
地址:中国 XX市 2002年1月10日
答案:
上述盈利预测审核报告存在以下不恰当之处:
(1)报告名称错误,应当为“盈利预测审核报告”;
(2)收件人错误,应当为“X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3)范围段中存在五处不恰当之处:
一是审核范围中“会计处理方法”不恰当,应改为“会计政策”;二是盈利预测的责任主体“贵公司”不恰当,应改为“贵公司董事会”;三是盈利预测的责任内容“盈利预测报告的编制及其实现”不恰当,应改为“盈利预测的基本假设、选用的会计政策及其编制基础”;四是审核依据“《独立审计准则》”不恰当,应改为“《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4号——盈利预测审核》”;五是审核程序“实施了包括审查会计记录等我们认为必要的审核程序”不恰当,应改为“实施了必要的审核程序”;
(4)意见段中存在两处不恰当之处:
一是“上述盈利预测所依据的基本假设无证据表明其存在不合理之处”应改为“上述盈利预测所依据的基本假设已充分披露,无证据表明这些假设是不合理的”;二是“所选用的会计处理方法符合一贯性原则”应改为“所选用的会计政策与实际采用的相关会计政策一致”;
(5)报告日期错误,准确的报告日期应为2001年12月28日。
依据:《审计》教材第616至618页。
3、下表列示了会计报表审计的具体审计目标,其中包括一般审计目标和应收账款项目的相关审计目标。请根据认定、一般审计目标和报表项目具体审计目标的相互关系,在答题卷第3页所附表格的适当位置填列:
(1)与一般审计目标正确对应的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认定;
(2)与一般审计目标正确对应的应收账款各相关审计目标的英文大写字母。
答案:
依据:《审计》教材第138—145页。
4、乙注册会计师审计B公司1999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报告日为2000年3月15日,会计报表公布日为3月20日。B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有如下事项:
(1)B公司应收C公司一笔金额较大的货款,在1999年12月31日,C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并无显示财务困难的迹象。但在2000年3月10日,C公司发生火灾,无力偿还B公司的货款。
(2)B公司在1999年5月由于未能履行供货合同,致使D公司遭受3000万元损失。D公司已在1999年10月通过法律途径索赔。2000年3月16日,经法院一审判决,B公司需要赔偿D公司经济损失3000万元,B公司决定不再上诉。
(3)B公司内部审计人员于3月21日发现1999年度已审计会计报表存在100万元的重大错报,并向公司最高管理层作了汇报。
(4)B公司于3月25日公布的其他信息与已审计会计报表的相关信息存在重大不一致。
要求:
(1)假定乙注册会计师在2000年3月11日获知C公司发生火灾,并于当日实施了必要审计程序后,应当提请B公司如何处理?
(2)假定乙注册会计师在2000年3月17日获知B公司需要赔偿D公司经济损失后,于3月18日实施了追加审计程序,并已作适当处理。请简要说明乙注册会计师可选择哪两种方式确定审计报告日期,并写出两种方式下确定的审计报告日期。
(3)假定乙注册会计师在2000年3月22日获知B公司已审计会计报表中存在着100万元的重大错报,如不改正,将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乙注册会计师应当采取何种最适当的补救措施?
(4)假定乙注册会计师在2000年3月25日查阅B公司年度报告时发现,B公司公布的其他信息与已审计会计报表的相关信息存在重大不一致。经认定,其他信息对事实有重大错报,且B公司同意修改,乙注册会计师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答案:
(1)该事项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审计报告日前发生的,虽不影响1999年度会计报表的金额,但可能影响对会计报表的正确理解,乙注册会计师应当提请B公司在会计报表中予以适当披露。
(2)乙注册会计师可选用以下方式确定审计报告日期:
(1)签署双重报告日期,即保留原定审计报告日期2000年3月15日,并就该期后事项注明新的报告日期2000年3月18日;2)更改报告日期,即将原定审计报告日期2000年3月15日推迟至完成追加审计程序时的报告日期2000年3月18日。
(3)乙注册会计师应当要求B公司立即发布一个修改后的会计报表,并解释修改原因。
(4)乙注册会计师可实施检查B公司所采取的措施是否适当等必要的程序,以合理确信会计报表使用者知悉修改情况。
依据:《审计》教材第十四章第514至521页、第578至581页。
五、综合题
1、ABC会计师事务所的A和B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派,对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00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甲公司尚未采用计算机记账。A和B注册会计师于2000年11月1日至7日对甲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解和测试,并在相关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了解和测试的事项,摘录如下:
(1)甲公司产成品发出时,由销售部填制一式四联的出库单。仓库发出产成品后,将第一联出库单留存登记产成品卡片,第二联交销售部留存,第三、四联交会计部会计人员乙登记产成品总账和明细账。
(2)会计人员戊负责开具销售发票。在开具销售发票之前,先核对装运凭证和相应的经批准的销售单,并根据已授权批准的商品价目表填写销售发票的价格,根据装运凭证上的数量填写销售发票的数量。
(3)甲公司的材料采购需要经授权批准后方可进行。采购部根据经批准的请购单发出订购单。货物运达后,验收部根据订购单的要求验收货物,并编制一式多联的未连续编号的验收单。仓库根据验收单验收货物,在验收单上签字后,将货物移入仓库加以保管。验收单上有数量、品名、单价等要素。验收单一联交采购部登记采购明细账和编制付款凭单,付款凭单经批准后,月末交会计部;一联交会计部登记材料明细账;一联由仓库保留并登记材料明细账。会计部根据只附验收单的付款凭单登记有关账簿。
(4)会计部审核付款凭单后,支付采购款项。甲公司授权会计部的经理签署支票,经理将其授权给会计人员丁负责,但保留了支票印章。丁根据已适当批准的凭单,在确定支票受款人名称与凭单内容一致后签署支票,并在凭单上加盖“已支付”的印章。对付款控制程序的穿行测试表明,注册会计师A和B未发现与公司规定有不一致之处。
(5)计划部根据批准,签发预先编号的生产通知单。生产部根据生产通知单填写一式四联的领料单。仓库发料后,其中一联留存,一联连同材料交还领料部,其余两联经仓库登记材料明细账后送会计部进行材料收发核算和成本核算。
(6)甲公司股东大会批准董事会的投资权限为1亿元以下。董事会决定由总经理负责实施。总经理决定由证券部负责总额在1亿元以下的股票买卖。甲公司规定:公司划入营业部的款项由证券部申请,由会计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划转入公司在营业部开立的资金账户。经总经理批准,证券部直接从营业部资金账户支取款项。证券买卖、资金存取的会计记录由会计部处理。A和B注册会计师了解和测试投资的内部控制制度后发现:证券部在某营业部开户的有关协议及补充协议未经会计部或其他部门审核。根据总经理的批准,会计部已将8千万元汇入该户。证券部处理证券买卖的会计记录,月底将证券买卖清单交给会计部,会计部据以汇总登记。
(7)甲公司控股股东的法定代表人同时兼任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是聘任的。在公司章程及相关决议中未具体载明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班子的融资权限和批准程序。经了解,甲公司由财务部负责融资,2000年根据总经理的批示向工商银行借入了1亿元贷款。
(8)甲公司设立了内部审计部,并直接对董事长负责。每年对子公司和各业务部进行审计,并出具内部审计报告。A和B注册会计师获取了2000年度所有的内部审计报告,经抽查表明,内部审计报告指出了内控存在的缺陷和改进建议。
(9)甲公司设立现金出纳员和银行出纳员。银行出纳员负责到银行取送支票等票据,并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月底银行出纳员取得银行对账单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10)员工报销,需根据公司的批准手续报批,会计部对报销单据加以审核,现金出纳员见到加盖核准印章的支出凭据后付款。
要求:
(1)根据上述摘录,假定未描述的其他内部控制未存在缺陷,请指出甲公司内部控制在设计与运行方面的缺陷,并提出改进建议。
(2)根据对甲公司内部控制的了解和测试,请分别指出上述内部控制缺陷与哪些会计报表项目或科目的何种认定相关。
(3)针对甲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A和B注册会计师草拟了下述管理建议书。请指出其中存在的不恰当之处,并予以改正(请在答题卷第7页到第8页中给定的管理建议书中修改,修改时先将不当之处划线,然后再在划线下空白处写出修改建议)。
管理建议书
甲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我们接受委托,对贵公司2000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我们的责任是根据我们的审计,对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我们提供的这份管理建议书不在审计业务约定书约定项目之内,而是我们基于为贵公司服务的目的,根据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问题而提出的。由于我们从事的审计工作是建立在内部控制制度评价的基础上的,业已对贵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评价,所以,管理建议书中所包括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是我们对内部控制发表的鉴证意见,所提的建议应由股东大会敦促管理当局予以采纳。
在审计过程中,我们了解了贵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中有关会计制度、会计工作机构和人员职责、财产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有关方面的情况,并作了分析研究。我们认为,贵公司现有的内部控制总体上还是较薄弱的,有的方面还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现将我们发现的内部控制方面的某些问题及改进建议提供给你们,希望引起你们的注意,以便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由于我们执行了完整的审计程序,我们已考虑了贵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对审计意见的影响,本管理建议书是审计报告的必要补充,阅读审计报告时应结合本管理建议书。
(一)关于会计制度方面问题的评价及建议(省略)
(二)会计工作机构、人员职责及内部稽核制度(省略)
(三)财产管理制度(省略)
……………
(六)公司治理方面(省略)
对于上述内部控制问题,我们已经与有关管理部门或人员交换过意见,他们已确认上述问题的真实性。
本管理建议书只提供给贵公司。另外,我们是接受贵公司董事会的委托进行审计工作,根据他们的要求,请将管理建议书内容转达给各会计报表使用人。因使用管理建议书不当造成的后果由贵公司全体股东负责。
ABC会计师事务所(公章)
2001年2月28日
答案:
要求(1):
就甲公司内部控制如(1)所述,
①会计人员乙同时登记产成品总账和明细账,不相容职务未进行分离。应建议甲公司由不同的会计人员登记产成品总账和明细账。
就甲公司内部控制如(3)、(4)所述,
②验收单未连续编号,不能保证所有的采购都已记录或不被重复记录。应建议甲公司对验收单进行连续编号。③付款凭单未附订购单及供应商的发票等,会计部无法核对采购事项是否真实,登记有关账簿时在金额或数量可能就会出现差错。应建议甲公司将订购单和发票等与付款凭单一起交会计部。
④会计部月末审核付款凭单后才付款,未能及时将材料采购和债务登账和按约定时间付款。应建议甲公司采购部及时将付款凭单交会计部,按约定时间付款。
就甲公司内部控制如(6)所述,
⑤由证券部直接支取款项使授权与执行职务未得到分离,不易使款项安全。应建议甲公司从资金账户支取款项时,由会计部审核和记录、由证券部办理。
⑥与证券投资有关的活动要由两个部门控制,有关的协议未经独立的部门审查,会使有关的条款未全部在协议载明,可能存在协议外的约定。建议甲公司与营业部的协议应经会计部或法律部审查。证券部自己处理证券买卖的会计处理,业务的执行与记录的不容职务未分离,并且未得到适当的授权和批准。月末会计部汇总登记证券投资记录,未及时按每一种证券分别设立明细账,详细核算。应建议甲公司由会计部负责对投资进行核算,及时分品种设立明细账详细核算。
就甲公司内部控制如(7)所述,
⑦借款应得到适当的授权或批准。应建议甲公司在公司章程或有关决议中具体规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班子的关于筹资的权限和批准程序。
就甲公司内部控制如(9)所述,
⑧银行出纳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不相容职务未分离,凭证和记录未得到控制。应建议甲公司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由出纳外的会计人员编制。
要求(2):
①会计人员乙同时经管登记产成品总账和明细账与产成品的“完整性”、“估价或分摊”、“存在与发生”认定相关。
②验收单未连续编号与材料采购(或原材料,或存货,下同)的“完整性”认定相关。
③付款凭单月末交给会计部与材料采购的“存在或发生”、“估价或分摊”的认定相关。
④会计部根据未附其他单据的付款凭单登记有关账簿与材料采购的“估价或分摊”、“存在与发生”认定相关。
⑤由证券部直接支取款项与短期投资(或长期投资,下同)的“完整性”、“存在与发生”认定有关。
⑥与营业部的协议未经其他部门审核与投资的“完整性”认定有关。由证券部进行会计核算、会计部月末汇总与投资的“估价或分摊”、“完整性”的认定有关。
⑦在公司章程或有关协议中未载明筹资的权限和批准程序与长期(或短期)借款的“存在或发生”的认定相关。⑧银行出纳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与银行存款的“估价或分摊”、“存在与发生”、“完整性”的认定有关。
要求(3):管理建议书的不恰当之处及改进建议如下:
管理建议书
甲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管理当局(或董事会):
我们接受委托,对贵公司2000年的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我们的责任是……(此处编者省略部分与原文相同)所以,管理建议书中所包括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是我们在审计过程注意到的,不应被视为对内部控制发表的鉴证意见,所提的建议不具有强制性和公正性。
在审计过程中,我们了解……(此处编者省略部分与原文相同)我们已考虑了贵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对审计意见的影响,本管理建议书不是审计报告的必要补充,阅读审计报告时不应结合本管理建议书。
(一)关于会计制度方面问题的评价及建议(省略)
(二)会计工作机构、人员职责及内部稽核制度(省略)
(三)财产管理制度(省略)
…………
(六)公司治理方面(省略)
对于上述内部控制问题,我们已经与有关管理部门或人员交换过意见,他们已确认上述问题的真实性。
本管理建议书只提供给贵公司。另外,我们是接受贵公司董事会的委托进行审计工作,根据他们的要求,请将管理建议书内容转达给他们。因使用管理建议书不当造成的后果与本注册会计师及本会计师事务所无关。
中国注册会计师A(签名、盖章)
中国注册会计师B(签名、盖章)
ABC会计师事务所(公章)
2001年2月28日
依据:《审计》教材第八、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章。
2、Y公司系2001年1月1日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ABC会计师事务所的A和B注册会计师负责对其2002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于2003年2月20日完成外勤审计工作。Y公司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所得税税率为33%,每年分别按净利润的10%和5%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Y公司2002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于2003年2月28日对外提供,其未经审计的会计报表中的部分会计资料如下:
项目 金额(万元)
2002年度利润总额 3000
2002年度净利润 2010
2002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 42000
2002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 25000
A和B注册会计师确定Y公司2002年度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320万元,并且将该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会计报表项目,其中部分会计报表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如下:
会计报表项目 重要性水平(万元)
短期投资 20
应收账款 80
预付账款 6
存货 50
固定资产原价 100
累计折旧 30
应付账款 10
资本公积 5
A和B注册会计师经审计发现Y公司存在以下5个事项:
(1)Y公司原采用余额百分比法核算坏账,坏账准备按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余额的5%计提。2002年度,为更合理地核算坏账,Y公司董事会决定改按账龄分析法核算坏账,根据债务单位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情况,确定对应收款项提取坏账准备的比例分别为:账龄1年(含1年,以下类推)以内的,按其余额的10%计提;账龄1—2年的,按其余额的30%计提;账龄2—3年的,按其余额的40%计提;账龄3年以上的,按其余额的50%计提。2002年末未经审计的资产负债表反映的应收账款项目为借方余额13300万元(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其中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借方余额14000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为贷方余额700万元(原经审计的年初余额为贷方余额600万元);其他应收款项目的年末余额和经审计的年初余额均为零。Y公司尚未根据董事会的决定按账龄分析法核算坏账。应收账款相关的账龄资料如下:
账龄年初账面余额(万元) 年末账面余额(万元)
1年以内 12000 4000
1—2年 10000
合计 12000 14000
(2)2002年11月30日,Y公司清理资产、负债,发现存在原材料短缺400万元(相应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68万元)和确实无法支付应付账款100万元的情形。对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Y公司作了借记“应付账款”100万元、贷记“营业外收入——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100万元的会计处理;对短缺的原材料,作了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468万元、贷记“原材料”400万元和“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68万元的会计处理。2002年12月,查清原材料短缺400万元的原因:100万元属于一般经营损失、300万元属于非常损失。根据管理权限,处理该财产短缺,需报经Y公司董事会审批。故Y公司在2003年3月经董事会审批同意,于当月作了借记“管理费用”100万元和“营业外支出”300万元、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400万元的会计处理。
(3)2002年末未经审计的资产负债表反映的预付账款项目为借方余额600万元,其明细组成列示如下:
预付账款——a公司 400万元
预付账款——b公司 187万元
预付账款——c公司 5万元
预付账款——d公司 -2万元
预付账款——e公司 10万元
合计 600万元
其中对c公司的5万元系2002年2月为采购c公司产品所预付,事后获悉c公司因转产已不能再提供该产品。
(4)Y公司会计政策规定,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进行逐项检查,考虑是否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Y公司的办公大楼于2001年1月启用,原值4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400万元。2001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该项固定资产的净值为3835万元,该项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余额为458万元。由于自2002年1月起该项固定资产因故停用,Y公司因此未计提其2002年度的折旧,但已按规定计提了该项固定资产2002年度的减值准备并作了相应的会计处理。
(5)Y公司与Z公司均系X公司的子公司,但Y公司与Z公司之间并无投资关系,也不拥有共同的关键管理人员。经批准,Y公司与Z公司于2002年8月1日签订协议,Z公司同意Y公司以其持有的短期股票投资支付所欠800万元货款。交易双方已于当月办妥相关的法律手续。Y公司短期股票投资的账面余额为500万元,当日市价为400万元,已提跌价准备60万元。假定不考虑该交易应支付的相关税费,Y公司对该交易作了如下会计处理:借记“应付账款—Z公司”800万元、“短期投资跌价准备”60万元,贷记“短期投资”500万元、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60万元。
要求:
(1)如果不考虑审计重要性水平,针对审计发现的上述5个事项,A和B注册会计师分别应提出何种审计处理建议?若需提出调整建议,请列示审计调整分录(包括报表重分类分录)。审计调整分录均不考虑对2002年度的所得税、期末结转损益及利润分配的影响。
(2)如果考虑审计重要性水平,假定Y公司分别只存在上述第(1)、(2)、(3)、(4)、(5)个事项,并且拒绝A和B注册会计师提出的相应的处理建议,A和B注册会计师分别应发表何种审计意见?
(3)如果考虑审计重要性水平,Y公司同时存在上述5个事项,并且接受A和B注册会计师对第(1)、(2)、(4)这3个事项提出的相应的处理建议,但拒绝接受对第(3)、(5)这2个事项提出的相应的处理建议,A和B注册会计师应发表何种审计意见?并请代A和B注册会计师续编下列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
Y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我们接受委托,审计了贵公司2002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2002年度的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和现金流量表。这些会计报表由贵公司负责,我们的责任是对这些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我们的审计是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进行的。在审计过程中,我们结合贵公司实际情况,实施了包括抽查会计记录等我们认为必要的审计程序。
ABC会计师事务所(公章) 中国注册会计师A(签名、盖章)
中国·XX市 中国注册会计师B(签名、盖章)
报告日期:2003年2月20日
答案:
要求(1):
①就Y公司存在的第1个事项,由于属会计政策变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会计差错更正》的规定,应作追溯调整,注册会计师应提请Y公司作如下调整分录,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和理由、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数:
对年初数和上年同期数的调整:
借:管理费用——计提的坏账准备600万元(应计提1200—原计提600)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600万元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60万元(600×10%)
借: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30万元(600×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0万元
对2002年度的调整:
过人2001年度调整分录: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10万元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60万元
借: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 30万元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600万元
补提2002年度坏账准备:
借:管理费用——计提的坏账准备2100万元(应计提2200—原计提100)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100万元
②就Y公司存在的第2个事项
对原材料短缺问题,根据《企业会计制度》p25规定,应在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进行处理,故注册会计师应提请Y公司作如下调整分录:
借:管理费用——存货盘亏或盘盈117万元(100×1.17)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351万元(300×1.17)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468万元
对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的会计处理问题,根据《企业会计制度》p212规定,直接转入资本公积,注册会计师应提请Y公司作如下调整分录:
借:营业外收入——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 100万元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0万元
③就Y公司存在的第3个事项
对预付账款的贷方明细余额,注册会计师应提请Y公司作如下报表重分类调整:
借:预付账款——d公司 2万元
贷:应付账款——d公司 2万元
对已无望再收到货物的预付账款,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应提请Y公司作如下审计调整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c公司 5万元
贷:预付账款——c公司 5万元
同时,按照Y公司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政策作如下审计调整分录:
借:管理费用——计提的坏账准备 0.5万元(5×10%)
贷: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 0.5万元(5×10%)
④就Y公司存在的第4个事项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未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应继续计提折旧,因此,注册会计师应提请Y公司作如下审计调整分录:
借:管理费用—折旧 156万元〔(4000-15×11-458-400)×12÷(20×12-11〕
贷:累计折旧 156万元
⑤就Y公司存在的第5个事项,Y公司的会计处理符合规定,但这一交易既是一项重大的关联方交易,又是一项重大的债务重组事项,因此,注册会计师应提请Y公司在其会计报表附注中对这一重大关联方交易和债务重组事项予以充分披露。
要求(2):
①就Y公司存在的第(1)个事项,A和B注册会计师应当发表否定意见。
②就Y公司存在的第(2)个事项,A和B注册会计师应当发表保留意见。
③就Y公司存在的第(3)个事项,A和B注册会计师应当发表标准无保留意见。
④就Y公司存在的第(4)个事项,A和B注册会计师应当发表保留意见。
⑤就Y公司存在的第(5)个事项,A和B注册会计师应当发表保留意见。
要求(3):
A和B注册会计师应当发表保留意见。并续编审计报告如下:
经审计,我们发现,贵公司与Z公司均系X公司的子公司,经批准,贵公司与Z公司于2002年8月1日签订协议,Z公司同意贵公司以所持有的短期股票投资支付所欠800万元贷款。贵公司该短期股票投资的账面余额为500万元,当日市价为400万元,已提跌价准备60万元。双方于当月办妥交易相关的法律手续,贵公司因此增加资本公积360万元,对该交易作了相应的会计处理。我们提请贵公司按照有关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这一重大关联方交易和重大债务重组事项作充分披露,但贵公司予以拒绝。
我们认为,除存在本报告第二段所述重大关联方交易和重大债务重组事项的披露不符合规定外,上述会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贵公司2002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和2002年度的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遵循了一贯性原则。
依据:《会计》教材有关章节,《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审计》教材第七章第二节、第十五章第一节和第四节,《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关联方及其交易》。
《税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税收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
A.税权的划分 B.事权的划分 C.财权的划分 D.收入的划分
答案:A 依据:《税法》教材第22页。
2.按照现行规定,下列各项中必须被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的是()。
A.年不含税销售额在110万元以上的从事货物生产的纳税人
B.年不含税销售额200万元以上的从事货物批发的纳税人 C.年不含税销售额为150万元以下,会计核算制度健全的从事货物零售的纳税人 D.年不含税销售额为90万元以下,会计核算制度健全的从事货物生产的纳税人
答案:C 依据:《税法》教材第37页。
3.某汽车轮胎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下设一非独立核算的门市部,2000年8月该厂将生产的一批汽车轮胎交门市部,计价60万元。门市部将其零售,取得含税销售额77.22万元。汽车轮胎的消费税税率为10%,该项业务应缴纳的消费税额为()。
A.5.13万元 B.6万元 C.6.60万元 D.7.72万元
答案:C 6.6=77.22÷(1+17%)×10%依据:《税法》教材第98、117页。
4.单位将不动产无偿赠与他人,视同销售不动产征收营业税。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
A.将不动产交付对方使用的当天 B.不动产所有权转移的当天
C.签订不动产赠与文书的当天 D.承受不动产人交纳契税的当天
答案:B 依据:《税法》教材第146、162页。
5.下列项目中,符合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规定的是()。
A.投资风险准备基金 B.残疾人就业保障基金 C.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 D.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
答案:B 依据:《税法》教材第191、196页。
6.某小型企业,2001年1月20日向其主管税务机关申报2000年度取得收入总额150万元,发生的直接成本120万元、其他费用40万元,全年亏损10万元。经税务机关检查,其成本、费用无误,但收入总额不能准确核算。假定应税所得率为20%,按照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办法,该小型企业2000年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
A.7.92万元 B.9.90万元 C.10.56万元 D.13.20万元
答案:D 13.2=(120+40)÷(1-20%)×20%×33% 依据:《税法》教材第214、215页。
7.某外商投资企业委托一境外公司在境外销售其位于我国境内商品房一栋,成本费用为150万元(不含佣金),代销合同规定销售价为200万元,境外公司实际以240万元售出。外商投资企业向境外公司支付的佣金、手续费等为40万元(能提供有效凭证)。该外商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为()。
A.10万元 B.30万元 C.50万元 D.66万元
答案:D 66=240-150-(240×10%)依据:《税法》教材第247页。
8.中国公民王某的月工资600元,年末一次性取得奖金4200元,王某全年应缴个人所得税为()。
A.90元 B.475元 C.505元 D.840元
答案:B 475=(4200-800+600)×15%-125依据:《税法》教材第324页。
9.按照资源税有关规定,独立矿山收购未税矿产品适用()。
A.矿产品原产地的税额标准 B.本单位应税产品的税额标准
C.矿产品购买地的税额标准 D.税务机关核定的税额标准
答案:B 依据:《税法》教材第350、352、353页。
10.下列各项中,符合房产税纳税义务人规定的是()。
A.产权属于集体的由承典人缴纳 B.房屋产权出典的由出典人缴纳 C.产权纠纷未解决的由代管人或使用人缴纳 D.产权属于国家所有的不缴纳
答案:C 依据:《税法》教材第383页。
11.某小型运输公司拥有并使用以下车辆:(1)从事运输用的净吨位为2吨的拖拉机挂车5辆;(2)5吨载货卡车10辆;(3)净吨位为4吨的汽车挂车5辆。当地政府规定,载货汽车的车辆税额为60元/吨,该公司当年应纳车船使用税为()。
A.3900元 B.4020元 C.4140元 D.4260元
答案:C 4140=2×5×60×50%+5×10×60+4×5×60×70%依据:《税法》教材第396页。
12.按照土地增值税有关规定,纳税人提供扣除项目金额不实的,在计算土地增值额时,应按照()。
A.税务部门估定的价格扣除 B.税务部门与房地产主管部门协商的价格扣除 C.房地产评估价格扣除 D.房地产原值减除30%后的余值扣除
答案:C 依据:《税法》教材第437页。
13.符合契税减免税规定的纳税人,向土地、房屋所在地征收机关办理减免税手续的期限为签订转移产权合同后的()。
A.5日内 B.7日内 C.10日内 D.30日内
答案:C 依据:《税法》教材第454页。
14.下列各项中,符合关税有关对特殊进口货物完税价格规定的有()。
A.运往境外加工的货物,应以加工后进境时的到岸价格为完税价格 B.准予暂时进口的施工机械,按同类货物的到岸价格为完税价格 C.转让进口的免税旧货物,以原入境的到岸价为完税价格
D.留购的进口货样,以留购价格作为完税价格
答案:D依据:《税法》教材第463、464页。
15.《税收征管法》规定,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代扣、代缴义务时,纳税人不得拒绝。纳税人拒绝的,扣缴义务人应当()。
A.及时报告税务机关处理 B.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暂停支付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C.立即停止支付应付纳税人的有关款项 D.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答案:A 依据:《法规汇编》教材第483页。
二、多项选择题
1.税收立法程序通常包括的阶段有()。
A.提议阶段 B.审议阶段 C.通过和公布阶段 D.试行阶段
答案:A、B、C 依据:《税法》教材第19页。
2.下列各项中,符合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时限规定的有()。
A.采用预收货款结算方式的,为收到货款的当天 B.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的,为收到代销清单的当天 C.采用赊销方式的,为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D.将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的,为投资协议签订的当天
答案:B、C 依据:《税法》教材第100页。
3.下列各项中,符合消费税纳税地点规定的有()。
A.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由委托方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缴纳 B.进口的应税消费品,由进口人或其代理人向报关地海关申报缴纳 C.纳税人的总机构与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分支机构应回总机构申报缴纳 D.纳税人到外县(市)销售自产应税消费品的,应回纳税人核算地或所在地申报缴纳
答案:B、D 依据:《税法》教材第135页。
4.下列各项中,属于营业税扣缴义务人的有()。
A.向境外联运企业支付运费的国内运输企业 B.境外单位在境内发生应税行为而境内未设机构的,其代理人或购买者 C.个人转让专利权的受让人 D.分保险业务的初保人
答案:B、C、D 依据:《税法》教材第142页。
5.下列各项中,符合企业所得税有关坏账处理条件的有()。
A.逾期2年以上仍未收回的应收账款 B.逾期3年以上仍未收回的应收账款 C.债务人依法被宣告失踪,其财产确实不足清偿的应收账款 D.债务人遭受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以其财产确实无法清偿的应收账款
答案:B、C、D 依据:《税法》教材第189页。
6.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在下列政策方面的规定相一致的有()。
A.境外所得已纳税款的扣除规定 B.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 C.借款利息费用在税前的列支标准 D.工资费用在税前的列支标准
答案:A、C 依据:《税法》教材第182、192、216、223、268、279页。
7.下列各项所得中,应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有()。
A.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不拥有所有权的企业量化资产
B.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拥有所有权的企业量化资产 C.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拥有所有权的企业量化资产,转让时所获得的收入 D.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以量化资产参与企业分配而获得的股息
答案:C、D 依据:《税法》教材第326、327页。
8.下列各项中,符合城市维护建设税规定的有()。
A.只要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企业都应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 B.因减免税而需进行“三税”退库的,可同时退还城市维护建设税 C.对出口产品退还增值税、消费税的,不退还城市维护建设税
D.海关对进口产品代征的增值税、消费税,不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
答案:B、C、D 依据:《税法》教材第361、362、363、364页。
9.下列各项中,符合房产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规定的有()。
A.将原有房产用于生产经营,从生产经营之月起 B.自行新建房产用于生产经营,从建成之月起 C.委托施工企业建设的房产,从办理验收手续之月起 D.委托施工企业建设的房产,在办理验收手续前已使用的,从使用当月起
答案:A、D 依据:《税法》教材第390页。
10.车船使用税的纳税地点为纳税人所在地。对单位而言,纳税人所在地是指()。
A.机构所在地 B.领取车船牌照所在地 C.经营所在地 D.税务登记所在地
答案:A、C 依据:《税法》教材第403、404页。
11.根据有关规定,可以不征或免征土地增值税的有()。
A.以房地产进行投资,将房地产转让到所投资的企业 B.个人以房地产进行交换的 C.被兼并企业的房地产转让到兼并企业 D.以房地产抵债而发生房地产权属转让的
答案:A、C 依据:《税法》教材第430、431页。
12.下列行为中,应视同土地使用权转让征收契税的有( )。
A.以土地权属作价投资 B.以土地权属抵债 C.以获奖方式承受土地权属 D.以预购方式承受土地权属
答案:A、B、C、D 依据:《税法》教材第451页。
13.按照关税的有关规定,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他们的代理人,可以自缴纳税款之日起1年内,书面声明理由,申请退还关税。下列各项中,经海关确定可申请退税的有()。
A.因海关误征,多缴纳税款的 B.海关核准免验进口的货物,在完税后发现有短缺的 C.已征收出口关税的货物,因故未装运出口的 D.已征收出口关税的货物,因故发生退货的
答案:A、B、C 依据:《税法》教材第470页。
14.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税务机关有权()。
A.检查纳税人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有关资料 B.到纳税人的生活场所检查纳税人应纳税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C.到车站、码头、机场、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检查纳税人托运、邮寄应纳税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有关单据、凭证和有关资料 D.询问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问题和情况
答案:A、C、D 依据:《税法》教材第494页、《法规汇编》第486页。
15.税务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包括()。
A.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 B.税务机关作出的税务行政处罚行为 C.税务机关不予依法办理或答复的行为 D.税务机关作出的取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行为
答案:A、B、C、D 依据:《税法》教材第527、528页。
三、判断题
1.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如果作为集体福利发放给职工个人的,发放时应视同销售计算增值税的销项税额。()
答案:× 依据:《税法》教材第33、50页。
2.出口企业办理增值税出口退税时,必须提供购进出口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款抵扣联),如果企业在购进货物时只取得了普通发票而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当该购进货物出口时,税务机关不予办理出口退税。()
答案:× 依据:《税法》教材第66、74页。
3.外贸企业只有受其他外贸企业委托,代理出口应税消费品才可办理消费税的退税。()
答案:√ 依据:《税法》教材第132页。
4.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及有关规定,纳税人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以其向承租人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减去出租方承担的出租货物的实际成本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答案:√ 依据:《税法》教材第149页
5.企业发生的存货盘亏、毁损、报废等所相关的增值税进项税金,应视为企业的财产损失,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准许扣除。()
答案:√ 依据:《税法》教材第190页。
6.企业从被投资企业分配取得的股票,按市价确定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
答案:× 依据:《税法》教材第206页。
7.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生产性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经营期限在10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的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从第三年开始减按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答案:× 依据:《税法》教材第268页。
8.外商投资的股份制企业向社会募集股份,依照有关规定对各项资产进行重估,其价值变动部分,在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不计入企业损益。()
答案:√ 依据:《税法》教材第262页。
9.罗伯特先生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自2000年1月至10月在中国居住,取得由中国境内企业支付的工薪20万元人民币;期间,回美国工作20日,取得美国公司支付的工薪折合人民币10万元。罗伯特先生应就其全部工薪(30万元人民币)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答案:× 依据:《税法》教材第297、329页。
10.企业和个人按照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提取缴付的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不计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但个人领取时,则应征收个人所得税。()
答案:× 依据:《税法》教材第335、336页。
11.对开采主矿产品的过程中伴采的其他应税矿产品,一律按主矿产品的税额征收资源税。()
答案:× 依据:《税法》教材第352页。
12.由受托方代收代缴消费税的,应代收代缴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按委托方所在地的适用税率计算。()
答案:× 依据:《税法》教材第361页。
13.纳税单位无偿使用免税单位的土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免税单位无偿使用纳税单位的土地照章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
答案:× 依据:《税法》教材第375页。
14.对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可暂按其租金收入征收4%的房产税。()
答案:√ 依据:《税法》教材第387页。
15.对租赁双方未商定纳税事宜的,由车船拥有人缴纳车船使用税。()
答案:× 依据:《税法》教材第394页。
16.企业发生分立、合并和联营等变更后,凡毋须重新进行法人登记的企业原有资金账簿,已贴印花税票继续有效。()
答案:√ 依据:《税法》教材第414页。
17.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为转让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
答案:× 依据:《税法》教材第424、425页。
18.境内承受转移土地、房屋权属的单位和个人为契税的纳税人,但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
答案:× 依据:《税法》教材第451页。
19.犯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
答案:× 依据:《税法》教材第508页。
20.纳税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答案:× 依据:《税法》教材第526页。
四、计算题
1.某化妆品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0年10月上旬从国外进口一批散装化妆品,支付给国外的货价120万元、相关税金10万元、卖方佣金2万元、运抵我国海关前的运杂费和保险费18万元;进口机器设备一套,支付给国外的货价35万元、运抵我国海关前的运杂费和保险费5万元。散装化妆品和机器设备均验收入库。本月内企业将进口的散装化妆品的80%生产加工为成套化妆品7800件,对外批发销售6000件,取得不含税销售额290万元;向消费者零售800件,取得含税销售额51.48万元。
(化妆品的进口关税税率40%、消费税税率30%;机器设备的进口关税税率20%)
要求:
(1)计算该企业在进口环节应缴纳的消费税、增值税。
(2)计算该企业国内生产销售环节应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
答案:
(1)
进口散装化妆品应缴纳关税:
(120+10+2+18)×40%=60(万元)
进口散装化妆品消费税的组成计税价格:
(120+10+2+18+60)÷(1-30%)=300(万元)
进口散装化妆品应缴纳消费税:
300×30%=90(万元)
进口散装化妆品应缴纳增值税:
(120+10+2+18+60+90)×17%=51(万元)
进口机器设备应缴纳关税:
(35+5)×20%=8(万元)
进口机器设备应缴纳增值税:
(35+5+8)×17%=8.16(万元)
(2)
生产销售化妆品应缴纳增值税额:
[290+51.48÷(1+17%)]×17%-51=5.78(万元)
当月应抵扣的消费税额:
300×80%×30%=72(万元) 或90×80%=72(万元)
生产销售化妆品应缴纳的消费税额:
[290+51.48÷(1+17%)]×30%-72=28.2(万元)
依据:《税法》教材第40、48、50、53、62、84、111、118、129、130、462、467页。
2.某经国家社团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非营利性的协会,2000年8月份取得以下收入
(1)依照社团章程的规定,收取团体会员会费40000元,个人会员会费10000元;
(2)代售大型演唱会门票21000元,其中包括代售手续费1000元;
(3)代销中国福利彩票50000元,取得代销手续费500元;
(4)协会开设的照相馆营业收入28000元,其中包括像册、镜框等销售收入2000元;
(5)委派两人到国外提供咨询服务,收取咨询费折合人民币60000元;
(6)举办一期培训班,收取培训费120000元,资料费8000元。
要求:
(1)计算上述业务应缴纳的营业税。
(2)计算该协会应代扣代缴的营业税。
答案:
(1)
收取的团体会员费40000元、个人会员费10000元免征营业税
代售门票手续费应纳营业税=1000×5%=50(元)
福利彩票手续费应纳营业税=500×5%=25(元)
照相馆收入应纳营业税=28000×5%=1400(元)
国外咨询收入60000元免征营业税
培训班收入应纳营业税=(120000+8000)×3%=3840(元)
上述业务应缴纳的营业税=50+25+1400+3840=5315(元)
(2)
代扣代缴营业税额=21000×3%=630(元)
依据:《税法》教材第140、141、142、145、146、150、151、157、159页。
3.某企业2000年度共计拥有土地65000平方米,其中子弟学校占地3000平方米、幼儿园占地1200平方米、企业内部绿化占地2000平方米。2000年度的上半年企业共有房产原值4000万元,7月1日起企业将原值200万元、占地面积400平方米的一栋仓库出租给某商场存放货物,租期1年,每月租金收入1.5万元。8月10日对委托施工单位建设的生产车间办理验收手续,由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原值500万元。
(城镇土地使用税4元/平方米;房产税计算余值的扣除比例20%)
要求:
(1)计算该企业2000年应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
(2)计算该企业2000年应缴纳的房产税。
答案:
(1)2000年应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
(65000-3000-1200)×4=243200(元)
(2)2000年应缴纳的房产税:
(4000-200)×(1-20%)×1.2%=36.48(万元)
200×(1-20%)×1.2%÷12×6=0.96(万元)
或4000×(1-20%)×1.2%-200×(1-20%)×1.2%×50%=37.44(万元)
出租房产1.5×6×12%=1.08(万元)
在建工程500×(1-20%)×1.2%÷12×4=1.6(万元)
2000年应缴纳房产税=36.48+0.96+1.08+1.6=40.12(万元)
依据:《税法》教材第369、370、375、385、386、387、390页。
4.某企业2000年度有关资料如下:
(1)实收资本比1999年增加100万元;
(2)与银行签订一年期借款合同,借款金额300万元,年利率5%:
(3)与甲公司签订以货换货合同,本企业的货物价值350万元,甲公司的货物价值450万元;
(4)与乙公司签订受托加工合同,乙公司提供价值80万元的原材料,本企业提供价值15万元的辅助材料并收加工费20万元;
(5)与丙公司签订转让技术合同,转让收入由丙公司按2001年-2005年实现利润的30%支付;
(6)与货运公司签订运输合同,载明运输费用8万元(其中含装卸费0.5万元);
(7)与铁路部门签订运输合同,载明运输费及保管费共计20万元;
要求:
逐项计算该企业2000年应缴纳的印花税。
答案:
(7)铁路运输合同应纳印花税=20万元×1‰=200(元)
该企业2000年应缴纳的印花税为3467.5元。
依据:《税法》教材第412-415页
五、综合题
1.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0年5月发生以下业务:
(1)从农业生产者手中收购玉米40吨,每吨收购价3000元,共计支付收购价款120000元。企业将收购的玉米从收购地直接运往异地的某酒厂生产加工药酒,酒厂在加工过程中代垫辅助材料款15000元。药酒加工完毕,企业收回药酒时取得酒厂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加工费30000元、增值税额5100元,加工的药酒当地无同类产品市场价格。本月内企业将收回的药酒批发售出,取得不含税销售额260000元。另外支付给运输单位的销货运输费用12000元,取得普通发票。
(2)购进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450000元、增值税额76500元;支付给运输单位的购货运输费用22500元,取得普通发票。本月将已验收入库货物的80%零售,取得含税销售额585000元,20%用作本企业集体福利。
(3)购进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160000元、增值税额27200元,材料验收入库。本月生产加工一批新产品450件,每件成本价380元(无同类产品市场价格),全部售给本企业职工,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71000元。月末盘存发现上月购进的原材料被盗,金额50000元(其中含分摊的运输费用4650元)。
(4)销售使用过的摩托车4辆,取得含税销售额25440元。另外,发生逾期押金收入12870元。
(药酒的消费税税率为10%)
要求:
(1)计算业务(1)中酒厂应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2)计算业务(1)中应缴纳的增值税。
(3)计算业务(2)中应缴纳的增值税。
(4)计算业务(3)中应缴纳的增值税。
(5)计算业务(4)中应缴纳的增值税。
答案:
(1)计算业务(1)中酒厂应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代收代缴消费税的组成计税价格=[120000×(1-10%)+15000+30000]÷(1-10%)=170000(元)
应代收代缴的消费税=170000×10%=17000(元)
(2)计算业务(1)中应缴纳的增值税
销项税额=260000×17%=44200(元)
应抵扣的进项税额=120000×10%+5100+12000×7%=17940(元)
应缴纳增值税=44200-17940=26260(元)
(3)计算业务(2)中应缴纳的增值税
销项税额=585000÷(1+17%)×17%=85000(元)
应抵扣的进项税额=(76500+22500×7%)×80%=62460(元)
应缴纳增值税=85000-62460=22540(元)
(4)计算业务(3)中应缴纳的增值税
销项税额=450×380×(1+10%)×17%=31977(元)
进项税额转出=(50000-4650)×17%+4650÷(1-7%)×7%=8059.5(元)
应抵扣的进项税额=27200-8059.5=19140.5(元)
应缴纳增值税=31977-19140.5=12836.5(元)
(5)计算业务(4)中应缴纳的增值税
销售摩托车应纳增值税=25440÷(1+6%)×6%=1440(元)
押金收入应纳增值税=12870÷(1+17%)×17%=1870(元)
依据:《税法》教材第40、42、45、46、48、50、55、62、111、125、126页。
2.某企业财务人员将2000年度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列表如下:
要求:
(1)根据企业所得税有关规定,指出上表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方面存在的问题,简要说明依据,并逐项对应纳税所得额进行调整。
(2)计算该企业2000年度应补或退的企业所得税。
答案:
(1)广告费用扣除错误。按税法规定,当年税前扣除的广告费用不能超过销售收入的2%。
调增应纳税所得额=600000-25000000×2%=100000(元)
(2)租赁费用扣除错误。按税法规定,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的费用应按受益时间均匀扣除。
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0000-50000÷10×5=25000(元)
(3)业务招待费用扣除错误。按税法规定,经营收入不超过1500万元的部分,扣除额不得超过收入的5‰;经营收入超过1500万元的部分,扣除额不得超过收入部分的3‰。
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45000-15000000×5‰-10000000×3%o=40000(元)
(4)坏账准备金提取错误。按税法规定,除另有规定外,提取比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
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2000-(1200000+400000)×5‰=4000(元)
(5)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4000(元)
(6)上交总机构的管理费用扣除错误。按税法规定,提取比例不得超过总收入的2%。
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50000-(25000000+180000+15000)×2%=46100(元)
(7)国库券利息收入免缴企业所得税。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20000(元)
(8)股份公司的投资收益计算错误。按税法规定,被投资方发生的经营亏损,投资方不得确认投资损失。从被投资方取得的股利,只有投资方所得税税率高于被投资方除定期减免税优惠以外的部分,才计算补缴企业所得税。
财务人员已计算的金额=255000-195000=60000(万元)
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55000÷(1-15%)-60000=240000(元)
(9)应补缴企业所得税:
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后的应补税额=(100000+25000+40000+4000+24000+46100-120000+240000)×33%=118503(元)
应抵免乙股份公司的税额=255000÷(1-15%)×15%=45000(元)
2000年度该企业应补缴企业所得税=118503-45000=73503(元)
依据:《税法》教材第171、173、179、185、186、187、188、189、194、196、206、207页。
3.设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某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简称甲企业),经审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到1997年底享受定期减免税政策已经期满。1999年年初外方将分得的1998年的税后利润2000万元在西部地区投资开办经营期为8年的生产性企业(简称乙企业),并被认定为先进技术企业,甲企业的外方已按规定办理了再投资退税。2000年经考核,乙企业不符合先进技术企业的标准,被撤销先进技术企业的称号。
2000年度甲企业自行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4000万元。经某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发现以下情况:
(1)11月份隐瞒产品销售收入30万元,被处少缴增值税额2倍的罚款已在税前扣除。
(2)转让记账式国库券收益20万元,与国债利息收入一并已在税前扣除。
(3)技术开发费40万元(比上年增长12%),已按实际发生数在税前扣除。
(4)6月份购进生产设备价值60万元,当月投入使用,该设备按直线法折旧,期限为10年,残值率为10%。企业将购买设备支出金额一次已在税前扣除。
(5)从境外分支机构取得税后利润150万元(在境外已纳税款80万元),未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6)2000年购买国产设备投资200万元。
(甲、乙企业所在地的省政府规定免征3%的地方所得税;甲企业1999年缴纳企业所得税557.9万元。)
要求:
(1)计算甲企业外方应缴回的再投资退税额。
(2)计算甲企业2000年实际应纳企业所得税。
答案:
(1)应缴回的再投资退税额:
原退税额=再投资额÷(1-原实际适用的税率与地方税率之和)×原实际适用的税率×退税率=2000÷(1-15%)×15%×100%=352.94(万元)
缴回退税款=352.94×60%=211.76(万元)
(2)罚款不能在税前扣除,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
不含税销售额=30÷(1+17%)=25.64(万元)
增值税额=25.64×17%=4.36(万元)
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36×2=8.72(万元)
(3)转让国库券收益20万元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4)按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的50%,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调减应纳税所得额=技术开发费×50%=40×50%=20(万元)
(5)购买固定资产的支出不能计入费用一次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固定资产残值=固定资产原值×10%=60×10%=6(万元)
当年折旧=固定资产扣除残值后余额÷10÷12×6=2.7(万元)
调增应纳税所得额=60-2.7=57.3(万元)
方法(一):
(6)境内、外应纳税所得额=4000+8.72+20-20+57.3+150+80=4296.02(万元)
(7)境外所得已纳税款的扣除或补税:
扣除限额=境内、外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外国的所得÷境内外所得总额
=4296.02×33%×(150+80)÷4296.02=75.9(万元)
境外已纳税款80万元大于扣除限额75.9万元,2000年境外所得不补缴所得税。
(8)抵免境外已纳税款后应纳所得税额:
境内、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4296.02-230)×15%+230×33%=685.80(万元)
抵免境外已纳税款后应纳所得税额=685.80-75.9=609.9(万元)
(9)购买国产设备应抵扣的金额:
比上年新增所得税额=609.9-557.9=52(万元)
购买国产设备应扣除金额=200×40%=80(万元)
当年购买国产设备实际抵扣金额为52万元
(10)甲企业2000年实际应纳企业所得税=609.9-52=557.9(万元)
方法(二):
(6)境内生产经营应纳所得税=(4000+8.72+20-20+57.3)×15%=609.90(万元)
(7)比上年新增企业所得税=609.90-557.9=52(万元)
(8)购买国产设备应扣除金额=200×40%=80(万元)
新增所得税额小于购买国产设备应扣除金额,故当年购买国产设备实际抵扣金额为52万元
(9)境内、外所得应纳所得税额=609.9+230×33%=685.80(万元)
(10)境外所得已纳税额的扣除或补税:
扣除限额=境内、外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来源外国的所得÷境内外所得总额
=4296.02×33%×(150+80)÷4296.02=75.9(万元)
境外所得已纳税额80万元,大于扣除限额,故2000年境外所得只能按限额扣除75.9万元。
(111)甲企业2000年实际应纳企业所得税=685.8-52-75.9=557.9(万元)
依据:《税法》教材第242、247、252、253、254、258、268、269、273、274、275、277、278、279、280、501页。
4.中国公民张某2000年共取得八项收入(见附表“收入情况”栏目)。年底,张某要求其财务顾问逐项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该财务顾问即予办理并将计算结果告知(见附表“财务顾问计算的在我国缴纳的税额”栏目)。
要求: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有关规定,逐项判断该财务顾问计算的应纳税额是否正确。简要说明依据,并正确计算应在我国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附表:
(见下)
答案:
《经济法》答案及依据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行为中,属于代理行为的是()。
A、居间行为 B、行纪行为 C、代保管物品行为 D、保险公司业务员的揽保行为
答案:D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26页。
2、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甲聘用乙管理企业事务,同时对乙的职权予以限制,凡乙对外签订标的额超过1万元的合同,须经甲同意。某日,乙未经甲同意与善意第三人丙签订了一份标的额为2万元的买卖合同。下列关于该合同效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该合同有效,但如果给甲造成损害,由乙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B、该合同无效,如果给甲造成损害,由乙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C、该合同为可撤销合同,可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D、该合同无效,经甲追认后有效
答案:A依据:《经济法》教材第44—45、52页。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的有关规定,合伙人承担合伙企业债务责任的方式是()。
A、对内对外均承担按份责任 B、对内对外均承担连带责任
C、对外承担连带责任,对内承担按份责任 D、对内承担连带责任,对外承担按份责任
答案:C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70—71页。
4、根据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管理的有关规定,下列资产中,应当界定为国有资产的是()。
A、国有企业为安置企业下岗人员无偿投入集体企业的资产
B、国有独资公司投资创办的以集体企业名义注册登记的企业的资产 C、集体企业由国有企业提供担保而未发生担保责任使用银行贷款形成的资产 D、集体企业改组为股份制企业时有偿占用的国有土地折价形成的资产
答案:B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119、120、121页。
5、1999年8月,甲、乙、丙、丁共同出资设立了A有限责任公司。2000年5月,丙与丁达成协议,将其在A公司的出资全部转让给丁,甲、乙均不同意。下列解决方案中,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是()。
A、由甲或乙购买丙的出资 B、由甲和乙共同购买丙的出资
C、如果甲、乙均不愿购买,丙无权将出资转让给丁 D、如果甲、乙均不愿购买,丙有权将出资转让给丁
答案:C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164页。
6、某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为500万美元,其中外国合营者认缴出资额为300万美元,中国合营者认缴出资额为200万美元。如果合营企业合同约定分三期缴付出资,则外国合营者第一期缴付的出资额应不低于()万美元。
A、45 B、60 C、75 D、100
答案:A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212页。
7、国内企业甲由外国投资者乙收购51%的股权于1999年10月8日依法变更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丙。经审批机关批准后,乙于2000年1月15日支付了购买股权总金额50%的款项,于2000年3月20日支付了购买股权总金额20%的款项,于2000年10月5日支付了剩余的购买股权款项。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乙取得丙控股权的时间是()。
A、1999年10月8日 B、2000年1月15日 C、2000年3月20日 D、2000年10月5日
答案:D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214页。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的有关规定,债权人会议通过和解协议草案的决议应当由()。
A、出席会议的有表决权的债权人过半数通过,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无财产担保债权总额的2/3以上 B、出席会议的有表决权的债权人过半数通过,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全部债权总额的2/3以上 C、全体有表决权的债权人过半数通过,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无财产担保债权总额的2/3以上 D、全体有表决权的债权人过半数通过,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全部债权总额的2/3以上
答案:A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253页。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的有关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破产债权的是()。
A、破产企业未履行合同的对方当事人,因清算组解除合同受到的损失额 B、债权人参加债权人会议的差旅费用 C、有财产担保的债权 D、破产宣告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破产企业的罚款
答案:A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263、264页。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规定,为股票发行出具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购买该公司的股票。该期限为()。
A、该股票的承销期内和期满后1年内 B、该股票的承销期内和期满后6个月内 C、出具审计报告后6个月内 D、出具审计报告后1年内
答案:B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314、315页。
11、甲公司从乙农场购入10头种牛,乙农场违约,将部分带有传染病的种牛交付给甲公司,致使甲公司所饲养的其他奶牛大量患病造成财产损失。对此,甲公司要求乙农场承担责任的方式是()。
A、只能要求乙农场承担违约责任 B、只能要求乙农场承担侵权责任 C、要求乙农场既承担违约责任又承担侵权责任 D、在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中选择其一要求乙农场承担
答案:D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426页。
12、某境内投资者以外汇资金向境外投资1000万美元。根据外汇管理的有关规定,该投资者应向所在地外汇管理机构缴存的汇回利润保证金为()万美元。
A、10 B、25 C、30 D、50
答案:D依据:《经济法》教材第493页。
13、一张票款为18000元的商业承兑汇票到期,付款人不能支付票款。根据支付结算的有关规定,付款人应受到罚款处罚,其罚款额至少为()元。
A、360 B、540 C、900 D、1000
答案:D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549页。
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的规定,背书人在汇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其后手再背书转让的,将产生的法律后果是()。
A、该汇票无效 B、该背书转让无效 C、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书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D、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书人承担保证责任
答案:C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599页。
15、某公司的会计人员甲伪造会计账簿,尚不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甲的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是()。
A、处以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B、处以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C、予以警告,并处以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D、予以警告,并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答案:A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670页。
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一般会计人员因调动工作或者离职办理交接手续时,负责监交的人员应当是()。
A、其他会计人员 B、会计机构负责人 C、单位负责人
D、财政部门派出人员
答案:B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661页。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个人财产出资设立的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其财产不足以清偿所负债务,对尚未清偿的债务,下列处理方式中,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的有()。
A、不再清偿 B、以投资人家庭共有财产承担无限责任 C、以投资人个人的其他财产予以清偿,仍不足清偿的,如果债权人在2年内未提出偿债请求的,则不再清偿 D、以投资人个人的其他财产予以清偿,仍不足清偿的,如果债权人在5年内未提出偿债请求的,则不再清偿
答案:A、B、C依据:《经济法》教材第50页。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企业存续期间,下列行为中,必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的有()。
A、合伙人之间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 B、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部分财产份额 C、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 D、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处分合伙企业的不动产
答案:B、C、D依据:《经济法》教材第61—63页。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市公司董事会职权的有()。
A、拟订公司重大收购、回购本公司股票方案 B、对公司增加注册资本作出决议 C、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D、管理公司信息披露事项
答案:A、C、D依据:《经济法》教材第167、168、181页。.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下列事项时,须以特别决议方式通过的有()。
A、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工作报告 B、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的任免及其报酬和支付方法 C、发行公司债券 D、公司章程的修改
答案:C、D依据:《经济法》教材第179页。
5、根据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一方转让出资额必须符合的条件有()。
A、通知合营各方 B、经合营各方同意 C、经董事会会议通过 D、经原审批机构批准
答案:B、C、D依据:《经济法》教材第223页。
6、人民法院于2000年9月10日受理某国有企业破产案件,12月10日作出破产宣告裁定。在破产企业清算时,下列选项中,清算组可依法行使撤销权的有()。
A、该企业于2000年3月1日对应于同年10月1日到期的债务提前予以清偿 B、该企业上级主管部门于2000年4月1日从该企业无偿调出价值10万元的机器设备一套 C、该企业于2000年5月8日与其债务人签订协议,放弃其15万元债权 D、该企业于2000年7月10日将价值25万元的车辆作价8万元转让他人
答案:B、C、D依据:《经济法》教材第266、267页。
7、刘律师在谈论企业破产程序中人民法院的权限时,认为人民法院对下列事项具有裁定权,其中正确的有()。
A、对破产申请有权裁定宣告破产,也有权裁定驳回破产申请 B、清算组提出的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经债权人会议一致通过的,须经人民法院裁定才能生效,债权人会议没有通过的,人民法院也有权裁定其生效 C、债权人与债务人达成的破产和解协议,须经人民法院裁定才能生效 D、破产财产分配完毕后,终结破产程序须经人民法院裁定
答案:A、B、C、D依据:《经济法》教材第248、253、255、258、267、268页。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决定暂停公司股票上市的有()。
A、公司的股票被收购人收购达到该公司股本总额的70%B、公司最近3年连续亏损 C、公司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假记载
D、公司发生重大诉讼
答案:B、C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318、333页。
9、根据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申请上市的封闭式基金必须符合的条件有()。
A、基金的最低募集数不少于2亿元 B、基金管理人持有的基金份额不少于2000万元 C、基金存续期不少于5年 D、基金管理人为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
答案:A、C、D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323页。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质量不符合约定而对违约责任又没有明确约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要求对方承担的补救措施有()。
A、修理 B、减少价款 C、退货 D、更换
答案:A、B、C、D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427页。
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下列要约中,不得撤销的有()。
A、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的要约 B、要约人明示不可撤销的要约 C、已经到达受要约人但受要约人尚未承诺的要约 D、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不可撤销,且已为履约做了准备的要约
答案:A、B、D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382页。
12、根据外汇管理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境内机构资本项目外汇支出的有()。
A、偿还外债利息 B、对外担保履约用汇 C、外商投资企业依法清算后的资金汇出 D、外商投资企业外方所得利润在境内再投资
答案:B、C、D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481、492页。
13、根据有关规定,单位在填写票据时,下列选项中,应当遵守的有()。
A、金额以中文大写和阿拉伯数字同时记载并一致 B、收款人名称必须清楚并不得更改 C、签章应为单位的财务专用章或者公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的签名或者盖章 D、标明签发票据的原因
答案:A、B、C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514、570、596页。
14、2000年5月,甲公司在办理托收承付结算时,遭到银行拒绝,在与银行交涉时,银行业务员张先生陈述的下列理由中,正确的有()。
A、合同中没有订明使用异地托收承付结算方式 B、签发托收承付凭证时未注明托收附寄单证的张数 C、收款人对同一付款人发货托收已累计3次未收回货款 D、本笔托收承付的金额只有9万元
答案:A、B、C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522、523页。
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变造票据的有()。
A、变更票据金额 B、变更票据上的到期日 C、变更票据上的签章 D、变更票据上的付款日
答案:A、B、D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588页。
1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时效而致使票据权利消灭的情形有()。
A、甲持有一张本票,出票日期为2000年5月20日,于2001年5月27日行使票据的付款请求权 B、乙持有一张为期30天的汇票,出票日期为1999年5月20日,于2001年5月27日行使票据的付款请求权 C、丙持有一张见票即付的汇票,出票日期为1999年5月20日,于2001年5月27日行使票据的付款请求权 D、丁持有一张支票,出票日期为2000年5月20日,于2001年4月27日行使票据的付款请求权
答案:C、D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578、579页。
1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企业的下列人员中,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的有()。
A、单位负责人 B、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 C、会计机构负责人 D、总会计师
答案:A、B、C、D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651页。
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会计人员职权的有()。
A、对不真实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 B、对伪造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 C、对审批手续不全的财务收支退回并要求补正或者更正 D、对单位制定的预算、财务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答案:A、B、C、D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646—647页。
三、判断题
1、甲公司与乙银行订立一份借款合同,甲公司到期未还本付息。乙银行于还本付息期届满后1年零6个月时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甲公司偿还本金、支付利息并承担违约责任。乙银行的行为引起诉讼时效中断。()
答案:√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31页。
2、合伙企业的债权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清偿利益,请求全体合伙人中的一人或数人承担全部的清偿责任,也可以按照自己确定的比例向各合伙人分别追索。()
答案:√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71页。
3、甲向乙借款5万元作为出资与其他2人共同设立了一合伙企业。合伙企业经营期间,乙欠合伙企业贷款5万元,乙可以将其对甲的债权抵销对合伙企业的债务。()
答案:×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72页。
4、发生亏损的国有企业不得购买小轿车。()
答案:√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113页。
5、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大会审议有关关联交易事项时,关联股东不得参与投票表决,其所代表的有表决权的股份不计入有效表决总数。()
答案:√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180页。
6、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增加注册资本的决议,必须经出席董事会会议的董事一致通过。()
答案:√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221页。
7、中国某公司拟与外国某公司合资设立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双方约定:企业总投资额为3300万美元,注册资本为1100万美元。双方这一约定符合中国法律规定。()
答案:×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220页。
8、破产法贯彻对债权人公平清偿的原则,破产财产在优先拨付破产费用后,对所欠职工工资和税款,均按同一比例予以清偿。()
答案:×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268页。
9、作为票据发票人的企业被宣告破产后,付款人不知其破产事实而付款的,因此产生的债权为破产债权。()
答案:√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263页。
10、甲、乙、丙、丁合谋,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联合买卖或者连续买卖证券,影响证券交易价格,从中牟取利益的行为是欺诈客户的行为。()
答案:×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329、330页。
11、对可撤销合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如果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撤销权消灭。()
答案:×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390页。
12、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应当向第三人承担违约责任。()
答案:×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392页。
13、境内某公司向境外某金融机构借款500万美元,该项借款属于资本项目的外汇收入。()
答案:√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491页。
14、企业法人内部单位,只要是单独核算的,就可以申请开立基本存款账户。()
答案:√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553页。
15、支票的出票人在支票上未加盖与该单位在银行预留签章一致的财务专用章而加盖该出票人公章的,签章人应当承担票据责任。()
答案:√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571页。
16、以汇票设定质押时,出质人在汇票上只记载了“质押”字样而未在票据上签章的,构成票据质押。()
答案:×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603页。
17、会计人员对篡改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应当制止和纠正。制止和纠正无效的,应当向上级主管单位报告,请求处理。()
答案:√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647页。
18、会计人员在记录会计账簿时发生错误,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方法进行了更正并在更正处加了自己的印章。该会计账簿记录合法有效。()
答案:×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639页。
四、综合题
1、某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股份公司”)是一家于2000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上市公司。该公司董事会于2001年3月28日召开会议,该次会议召开的情况以及讨论的有关问题如下:
(1)股份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出席该次会议的董事有董事A、董事B、董事C、董事D;董事E因出国考察不能出席会议;董事F因参加人民代表大会不能出席会议,电话委托董事A代为出席并表决;董事G因病不能出席会议,委托董事会秘书H代为出席并表决。
(2)出席本次董事会会议的董事讨论并一致作出决定,于2001年7月8日举行股份公司2000年度股东大会年会,除例行提交有关事项由该次股东大会年会审议通过外,还将就下列事项提交该次会议以普通决议审议通过,即:增加2名独立董事;股份公司与本公司市场部的项目经理李某签订的一份将公司的一项重要业务委托李某负责管理的合同。
(3)根据总经理的提名,出席本次董事会会议的董事讨论并一致同意,聘任张某为公司财务负责人,并决定给予张某年薪10万元;董事会会议讨论通过了公司内部机构设置的方案,表决时,除董事B反对外,其他均表示同意。
(4)该次董事会会议记录,由出席董事会会议的全体董事和列席会议的监事签名后存档。
要求:
(1)根据本题要点(1)所提示的内容,出席该次董事会会议的董事人数是否符合规定?董事F和董事G委托他人出席该次董事会会议是否有效?并分别说明理由。
(2)指出本题要点(2)中不符合有关规定之处,并说明理由。
(3)根据本题要点(3)所提示的内容,董事会通过的两项决议是否符合规定?并分别说明理由。
(4)指出本题要点(4)的不规范之处,并说明理由。
答案:
(1)首先,出席该次董事会会议的董事人数符合规定。根据有关规定,出席董事会会议的董事人数须有1/2以上,即可举行。其次,董事F电话委托董事A代为出席董事会会议不符合有关规定。根据有关规定,董事因故不能出席董事会会议时,可以书面委托其他董事代为出席。再次,董事G委托董事会秘书H出席董事会会议不符合规定。根据有关规定,董事因故不能出席董事会会议时,只能委托其他董事出席,而不能委托董事之外的人代为出席。
(2)首先,该次董事会会议决定股份公司股东大会年会于2001年7月8日举行不符合规定。根据有关规定,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年会应当于上一个会计年度完结之后的6个月之内举行,董事会会议决定股东大会年会于7月8日举行超过了6个月。其次,股份公司与本公司市场部的项目经理李某签订的一份将公司的一项重要业务委托李某负责管理的合同提交股东大会并以普通决议通过不符合规定。根据有关规定,该项内容应当以特别决议通过。
(3)首先,出席本次董事会会议的董事讨论并一致通过的聘任财务负责人并决定其报酬的决议符合规定。根据有关规定,该决议事项属于董事会职权范围的内容。其次,批准公司内部机构设置的方案不符合规定。根据有关规定,董事会决议必须经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通过;公司董事由7人组成,董事B反对该事项后,实际只有3名董事同意,未超过全体董事的半数。
(4)董事会会议决议形成的会议记录有两处不规范。首先,该会议记录应当有会议记录员的签名;其次该次会议记录无须列席会议的监事签名。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181页、178—180页。
2、1999年10月15日,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加工承揽合同。该合同约定:由B公司为A公司制作铝合金门窗1万件,原材料由A公司提供,加工承揽报酬总额为150万元,违约金为报酬总额的10%;A公司应在1999年11月5日前向B公司交付60%的原材料,B公司应在2000年3月1日前完成6000件门窗的加工制作并交货;A公司应在2000年3月5日前交付其余40%的原材料,B公司应在2000年5月20日前完成其余门窗的加工制作并交货。A公司应在收到B公司交付门窗后3日内付清相应款项。
为确保A公司履行付款义务,B公司要求其提供担保,适值D公司委托A公司购买办公用房,D公司为此向A公司提供了盖有D公司公章及法定代表人签字的空白委托书及D公司的合同专用章。A公司遂利用上述空白委托书及合同专用章,将D公司列为该项加工承揽合同的连带保证人,与B公司签订了保证合同。
1999年11月1日,A公司向B公司交付60%的原材料,B公司按约加工制作门窗。2000年2月28日,B公司将制作完成的6000件门窗交付A公司,A公司按报酬总额的60%予以结算。
2000年3月1日,B公司发生重组,加工型材的生产部门分立为C公司。3月5日,A公司既未按加工承揽合同的约定向B公司交付40%的原材料,也未向C公司交付。3月15日,C公司要求A公司继续履行其与B公司签订的加工承揽合同,A公司表示无法继续履行并要求解除合同。C公司遂在数日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A公司支付违约金并继续履行加工承揽合同,同时要求D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经查明:A公司与B公司签订的加工承揽合同仅有B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的签章,而无A公司的签章。
要求:
(1)A公司与B公司签订的加工承揽合同是否成立?为什么?
(2)C公司可否向A公司主张加工承揽合同的权利?为什么?
(3)C公司要求判令A公司支付违约金并继续履行加工承揽合同的主张能否获得支持?并说明理由。
(4)D公司应否承担保证责任?并说明理由。
答案:
(1)A公司与B公司签订的加工承揽合同成立。根据《合同法》的规定,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或:本案中,A公司虽未在加工承揽合同上签章,但已经履行了主要义务,且B公司已经接受,加工承揽合同成立。)
(2)C公司可向A公司主张加工承揽合同的权利。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后分立的,除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由分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合同的权利和义务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
(3)首先,C公司要求判令A公司支付违约金的主张可以获得支持。A公司未按加工承揽合同约定的时间向B公司交付40%的原材料,已构成违约,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其次,C公司要求判令A公司继续履行合同的主张不能获得支持。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在加工承揽合同中,定作人可以随时解除承揽合同。A公司作为定作人,可以解除合同,故无需继续履行合同。
(4)D公司应承担保证责任。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行为人超越代理权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合同有效。本案中,A公司向B公司出具了D公司提供的盖有公章及法定代表人签字的空白委托书及合同专用章,B公司有理由相信A公司有代理权,A公司与B公司签订的以D公司为保证人的保证合同有效,因此D公司应承担担保责任。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385、388、420、424—426、401、447页。
3、甲公司拟向乙公司订购一批办公家俱,授权本单位员工李某携带一张记载有本单位签章、出票日为2001年5月9日、票面金额为18万元的转账支票(同城使用,下同)前往采购。5月10日,李某代表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价值18万元的买卖合同。该合同约定:甲公司于合同签订当日以支票方式一次付款;乙公司应当在6月10日前向甲公司交付所购全部家具。李某在向乙公司交付支票时,声明该支票未记载收款人,由乙公司自己填写。
乙公司在收到该支票后,未在该支票收款人栏内记载自己的名称,而是直接在该栏目将收款人填写为丙公司,于5月12日将该支票交给丙公司,由丙公司存入其开立账户的丁银行,以便利用丙公司的银行账户提取现金。为此,丙公司将按照支票金额的5%提取管理费。
5月15日,丁银行通知丙公司,其存入的上述支票的款项已于5月14日到账,但却不能支取使用,主要原因是:该支票上记载有在甲公司收到乙公司交付家具之次日,持票人才能支取使用该资金。乙公司于6月8日向甲公司交付所购家具,丙公司于第二天才得以开始分批从其账户中支取该资金并交付乙公司。
要求:
(1)甲公司交付给乙公司的支票未记载收款人,该支票是否有效?并说明理由。
(2)乙公司利用丙公司账户存取款项的行为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并说明理由。如不符合有关规定,应当由谁承担何种责任?
(3)丁银行通知丙公司不能支取使用到账资金的理由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如丁银行的理由不能成立,其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答案:
(1)尽管甲公司交付给乙公司的支票未记载收款人,但该支票仍然有效。我国票据法规定,支票上未记载收款人名称的,经出票人授权,可以补记。甲公司已授权乙公司在收款人栏内补记收款人,因此,该支票是有效的。
(2)首先,乙公司利用丙公司账户存取款项的行为不符合有关规定。根据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存款人的账户只能办理存款人本身的业务活动,丙公司与甲公司未发生任何业务活动,因此,乙公司在该支票上填写丙公司为收款人,由丙公司存取款项,并收取相应的管理费,属于出租或转让账户的行为,不符合有关规定。其次,应当由丙公司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有关规定,存款人出租和转让账户的,除责令其纠正外,还应当对该行为发生的金额处以5%但不低于1000元的罚款,并没收出租和转让账户的非法所得。
(3)首先,丁银行通知丙公司不能支取到账资金的理由不能成立。一是,根据票据法的规定,支票属于见票即付票据,不得另行记载付款日期。另行记载付款日期的,该记载无效。二是,根据有关规定,除国家法律另有规定外,银行不得代任何单位或个人冻结、扣款,不得停止单位、个人存款的正常支付。其次,丁银行限制丙公司支取支票资金的行为,属于延压和截留客户资金的行为,依照有关规定,丁银行应当按延压资金额每天万分之五计付赔偿金。
依据:《经济法》教材第629页、《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第34条(见《经济法规汇编》(下册)第1085页)、《经济法》教材第557页、第631页、第515页、第550页。
4、A有限责任公司(本题下称“A公司”)由B国有企业(本题下称“B企业”)、C有限责任公司(本题下称“C公司”)和香港居民王某于1998年5月共同出资成立。A公司拟在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之后,向境外募集股份并在境外上市。A公司的基本情况、有关中介机构提出的改制重组和股票发行上市方案以及对相关问题的咨询意见的有关要点如下:
(1)A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5000万元,其中:B企业以生产经营性资产折合人民币20000万元出资,占总股本的80%;C公司以现金人民币3750万元出资,占总股本的15%;王某以外币现金折合人民币1250万元出资,占总股本的5%。A公司经过改制,拟由B企业、C公司和王某共同作为发起人,各自以其在A公司所持股权相对应的净资产投入,并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D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D公司”)。D公司成立之后,在6个月内完成向境外发行新股以及上市工作。
(2)A公司采用整体改制方式,其截止于2001年6月30日经有关审计和评估机构确认的有关财务资料为:
A公司预测2001年可实现净利润为人民币5200万元。
(3)B企业、C公司和王某以在A公司截止于2001年6月30日止所持股权相对应的净资产,按照85%的比例折股。由此,D公司成立时的股本总额拟为人民币36210万元(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下同),其余净资产列入资本公积。D公司拟计划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8000万股,发行后D公司总股本为44210万股。
(4)为了保证D公司境外股份发行上市后,具有可靠的外汇来源用于境外股东的分红派息,D公司需具有相应的创汇水平,该创汇水平一般应当达到税后净利润的5%;D公司向境外上市外资股股东支付股利,是以外币计价和宣布,以外币支付。
要求:
(1)根据本题要点(1)以及其他部分所述内容,D公司的发起人人数和王某作为D公司的发起人是否符合有关规定?D公司成立后6个月内完成向境外发行新股工作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并分别说明理由。
(2)根据本题要点(2)提供的资料,改制后的D公司的净资产规模、净资产利润率、净利润总额是否符合向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有关要求?并说明理由。
(3)根据本题要点(3)所述内容,A公司的股东投入D公司的净资产折股比例是否符合有关规定?D公司拟发行的境外上市外资股的规模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并分别说明理由。
(4)根据本题要点(4)所述内容,有关D公司创汇水平和向境外上市外资股股东支付股利方法的表述是否确切?并说明理由。
答案:
(1)首先,D公司发起人人数符合规定。根据国务院有关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国有企业或者国有资产占主导地位的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改建为向境外投资人募集股份并在境外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以发起方式设立的,发起人可以少于5人。B企业作为国有企业在A公司中占有80%的股权,A公司属于国有资产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因此,其改建为向境外投资人募集股份并在境外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具有3个发起人符合上述规定。其次,王某作为D公司的发起人符合有关规定。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为法人,并应当有过半数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王某作为境外人士,与B企业和C公司共同发起设立D公司,占发起人人数的1/3,未超过半数。第三,D公司成立后6个月内完成向境外发行新股工作符合有关规定。根据国务院有关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改建为向境外投资人募集股份并在境外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一经成立,即可发行新股。
(2)首先,D公司的净资产规模符合有关要求。根据有关规定,改建为向境外投资人募集股份并在境外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改组后投入上市公司的净资产规模一般不少于人民币4亿元,A公司整体改制投入D公司的净资产截止于2001年6月30日超过人民币4亿元。其次,D公司的净资产利润率符合有关要求。根据有关规定,投入向境外投资人募集股份并在境外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评估或估算后的净资产的税后利润率应达到10%以上,A公司的净资产税后利润率超过10%。第三,D公司的净利润总额不符合有关要求。根据有关规定,投入向境外投资人募集股份并在境外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的税后净利润需达到人民币6000万元以上。(或:A公司投入D公司资产的税后净利润未达到人民币6000万元。)
(3)首先,A公司的股东投入D公司的净资产折股比例不符合有关规定。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其折合的股份总额应当相等于公司的净资产额。(或:A公司作为有限责任公司整体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其净资产折合为D公司的股份应当为1比1,因此,A公司的股东投入D公司的净资产按照85%的比例折股不符合公司法的规定。)其次,D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规模符合《公司法》的有关规定。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5%以上。(或:D公司的总股本超过人民币4亿元,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比例达到18.1%。)
(4)首先,有关D公司创汇水平的表述不确切。根据有关规定,该创汇水平一般需达到税后净利润的10%以上。(或:D公司创汇水平需达到税后净利润的18.1%以上。)其次,有关向境外上市外资股股东支付股利方法的表述不确切。根据有关规定,向境外上市外资股股东支付股利,应当以人民币计价和宣布,以外币支付。
依据:《国务院关于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第六条(见《经济法规汇编》(下)第755-756页)、《经济法》教材第173页、285页、288—289页、177页、316页、《国务院关于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第二十七条(见《经济法规汇编》(下)第759页)。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