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25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投资于国库券时可不必考虑的风险是()。A.违约风险 B.利率风险 C.购买力风险 D.再投资风险
答案:A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43页,第281页。
2、不影响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利用价值的因素是()。
A.销售折让与折扣的波动 B.季节性经营引起的销售额波动 C.大量使用分期付款结算方式 D.大量地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
答案:A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82页。
3、销售利润率等于()。
A.安全边际率乘变动成本率 B.盈亏临界点作业率乘安全边际率 C.安全边际率乘边际贡献率 D.边际贡献率乘变动成本率
答案:C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148-164页。
4、某人退休时有现金10万元,拟选择一项回报比较稳定的投资,希望每个季度能收入2000元补贴生活。那么,该项投资的实际报酬率应为()。
A.2% B.8% C.8.24% D.10.04%
答案:C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209页。
说明:季度报酬率=2000/100000=2%
实际年报酬率=(1+2%)4-1=8.24%
5、在...
一、单项选择题
1、投资于国库券时可不必考虑的风险是()。A.违约风险 B.利率风险 C.购买力风险 D.再投资风险
答案:A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43页,第281页。
2、不影响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利用价值的因素是()。
A.销售折让与折扣的波动 B.季节性经营引起的销售额波动 C.大量使用分期付款结算方式 D.大量地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
答案:A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82页。
3、销售利润率等于()。
A.安全边际率乘变动成本率 B.盈亏临界点作业率乘安全边际率 C.安全边际率乘边际贡献率 D.边际贡献率乘变动成本率
答案:C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148-164页。
4、某人退休时有现金10万元,拟选择一项回报比较稳定的投资,希望每个季度能收入2000元补贴生活。那么,该项投资的实际报酬率应为()。
A.2% B.8% C.8.24% D.10.04%
答案:C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209页。
说明:季度报酬率=2000/100000=2%
实际年报酬率=(1+2%)4-1=8.24%
5、在证券投资组合中,为分散利率风险应选择()。
A.不同种类的证券搭配 B.不同到期日的债券搭配 C.不同部门或行业的证券搭配 D.不同公司的证券搭配
答案:B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292页。
6、采用随机模式控制现金持有量,计算现金返回线R的各项参数中不包括()。
A.每次现金与有价证券转换时发生的固定转换成本 B.现金存量的上限 C.有价证券的日利息率 D.预期每日现金余额的标准差
答案:B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307页。
7、某公司拟发行5年期债券进行筹资,债券票面金额为100元,票面利率为12%,而当时市场利率为10%,那么,该公司债券发行价格应为()元。
A.93.22 B.100 C.105.35 D.107.58
答案:D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351页。
说明:73727372
8、容易造成股利支付额与本期净利相脱节的股利分配政策是()。
A.剩余股利政策 B.固定股利政策 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答案:B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377-380页。
9、某公司年营业收入为50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40%,经营杠杆系数为1.5,财务杠杆系数为2。如果固定成本增加50万元,那么,总杠杆系数将变为()。
A.2.4 B.3 C.6 D.8
答案:C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406-408页。说明:73727372
上式分母为:300-(f+i)=100
f增加50后,分母变为50,缩小1倍,分式值=300/50=6
10、A公司拟以增发新股换取B公司全部股票的方式收购B公司。收购前A公司普通股为1600万股,净利润为2400万元;B公司普通股为400万股,净利润为450万元。假定完成收购后A公司股票市盈率不变,要想维持收购前A公司股票的市价,A、B公司股票交换率应为()。
A.0.65 B.0.75 C.0.9375 D.1.33
答案:B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441页。
说明:收购前每股盈利=2400/1600=1.5元/股
A公司收购后的总盈利=2400+450=2850万元
收购后的总股数=2850/1.5=1900万股
增加股份=1900-1600=300万股
交换率=300/400=0.75
11、公司进行财务重整决策时,优先考虑的条件是()。
A.所处的经营环境是否有利于公司摆脱困境,保证重整成功 B.债权人是否确信公司的重整计划有把握实现 C.法院是否确认公司的重整计划具备公平性和可行性 D.重整价值是否大于清算价值
答案:D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492页。
12、某企业生产的产品需要经过若干加工工序才能形成产成品,且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所占比重较小。该企业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时,宜采用()。
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B.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的方法 C.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的方法 D.约当产量法
答案:D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537至538页。
13、适合汽车修理企业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品种法 B.分批法 C.逐步结转分步法 D.平行结转分步法
答案:B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552页。
14、出现下列情况时,不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的是()。
A.产品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 B.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发生变化 C.生产技术和工艺发生变化 D.市场变化导致的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发生变化
答案:D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565-566页。
15、计算评价投资中心业绩的现金回收率指标所使用的“总资产”,是指该投资中心资产的()。
A.历史成本期初数 B.历史成本期末数 C.历史成本平均值 D.可变现价值
答案:C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608页。
二、多项选择题
1、用多水平法编制的弹性预算,主要特点是()。
A.不管实际业务量多少,不必经过计算即可找到与实际业务量相近的预算成本,控制成本比较方便 B.混合成本中的阶梯成本和曲线成本可按其性态直接在预算中反映 C.评价和考核实际成本时往往需要使用差补法计算实物量的预算成本 D.不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
答案:A、B、C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197至198页。
2、下列各项因素中,影响经济订货批量大小的有()。
A.仓库人员的固定月工资 B.存货的年耗用量 C.存货资金的应计利息 D.保险储备量
答案:B、C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318页。
3、以公开、间接方式发行股票的特点是()。
A.发行范围广,易募足资本 B.股票变现性强,流通性好 C.有利于提高公司知名度 D.发行成本低
答案:A、B、C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337页。
4、清算企业的下列资产中,不属于清算资产的有()。
A.职工宿舍及其他续办的公益福利性设施 B.属于投资性质的职工集资款 C.依法生效的担保或抵押标的 D.党、团、工会等组织占用清算企业的财产
答案:A、C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501至502页。
5、下列有关成本责任中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成本责任中心不对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负责 B.成本责任中心不进行设备购置决策 C.成本责任中心不对固定成本负责 D.成本责任中心应严格执行产量计划,不应超产或减产
答案:A、B、D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590至591页。
三、判断题
1、实际成本计算制度是唯一纳入财务会计账簿系统的成本计算制度。()
答案:×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62页。
2、在进行已获利息倍数指标的同行业比较分析时,应选择本企业该项指标连续几年的数据,并从稳健的角度出发,以其中指标最高的年度数据作为分析依据。()
答案:×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88页。
3、生产预算是在销售预算的基础上编制的。按照“以销定产”的原则,生产预算中各季度的预计生产量应该等于各季度的预计销售量。()
答案:×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183-184页。
4、对于特定的投资机会来说,给定的置信区间越大则相应的置信概率也越大。()
答案:√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259页。
5、资产的风险报酬率是该项资产的贝他值和市场风险报酬率的乘积,而市场风险报酬率是市场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与无风险报酬率之差。()
答案:√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297页。
6、在计算经济订货批量时,如果考虑订货提前期,则应在按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计算出订货批量的基础上,再加上订货提前期天数与每日存货消耗量的乘积,才能求出符合实际的最佳订货批量。()
答案:×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320、322页。
7、企业采取定期等额归还借款的方式,既可以减轻借款本金到期一次偿还所造成的现金短缺压力,又可以降低借款的实际利率。()
答案:×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361页。
8、发放股票股利或进行股票分割,会降低股票市盈率,相应减少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从而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答案:×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383页。
9、一般情况下,公司通过发放股票股利增加普通股股本,普通股本增加前后,资本成本不变。()
答案:√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394-396页。
10、标准成本制度不仅可以用于制造类企业,也可以用于服务类企业。()
答案:√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563、564页。
11、A股份公司2000年2月1日开始清算。该公司只有一项未清偿债务:1999年8月1日从B银行借入100万元,到期日为2000年8月1日,利率为10%,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该借款的保证人是C公司,清算开始后保证人已代替A公司偿还给B银行100万元。A公司此时的清算债务还剩下5万元。()
答案:×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504页。
12、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是现行制度明确规定的四个成本项目,企业不能增加或减少。()
答案:×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508页。
13、按照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如果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则成本计算对象是该种产品及其所经过的各个生产步骤。()
答案:√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555页。
14、利用三因素法分析固定制造费用差异时,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是根据生产能量工时与实际产量标准工时的差额,乘以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计算得出的。()
答案:×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579页。
15、只有在最终产品市场稳定的情况下,才适合采用变动成本加固定费转移价格作为企业两个部门(投资中心)之间的内部转移价格。()
答案:√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603页。
四、计算及分析题
1、A公司的简易现金流量表如下:
现金流量表
编制单位:A公司2000年度
要求:计算A公司2000年的营运指数。
答案:
经营活动净收益=净利润-非经营活动损益
=净利润+财务费用-投资净收益
=72198+2047-4700
=69545万元
经营活动应得现金=经营净收益+非付现费用
=经营净收益+(计提减值准备+计提折旧+摊销减少+预提增加)
=69545+16533
=86078万元
营运指数=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活动应得现金
=66307/86078=0.77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126至127页。
2、A公司是一个商业企业。由于目前的收账政策过于严厉,不利于扩大销售,且收账费用较高,该公司正在研究修改现行的收账政策。现有甲和乙两个放宽收账政策的备选方案,有关数据如下:
已知A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为20%,应收账款投资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为15%。坏账损失率是指预计年度坏账损失和销售额的百分比。假设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要求:通过计算分析回答,应否改变现行的收账政策?如果要改变,应选择甲方案还是乙方案?
答案一:
因此,应采纳甲方案。
答案二:采用差额分析法,甲方案净差额13万元,乙方案为-3万元(具体分析过程编者略)
因此,应采纳甲方案。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311至316页。
3、资料:
A公司正在研究其股利分配政策。目前该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共100万股,净资产200万元,今年每股支付1元股利。预计未来3年的税后利润和需要追加的资本性支出如下:
假设公司目前没有借款并希望逐步增加负债的比重,但是资产负债率不能超过30%。筹资时优先使用留存收益,其次是长期借款,必要时增发普通股。假设上表给出的“税后利润”可以涵盖增加借款的利息,并且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增发股份时,每股面值1元,预计发行价格每股2元,假设增发当年不需要支付股利,下一年开始发放股利。
要求:
(1)假设维持目前的每股股利,计算各年需要增加的借款和股权资金;
(2)假设采用剩余股利政策,计算各年需要增加的借款和股权资金。
答案:
(1)采用每股1元的固定股利政策(单位:万元)
(见右栏)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377页至379页。
4、A公司需要筹集990万元资金,使用期5年,有以下两个筹资方案:
(1)甲方案:委托××证券公司公开发行债券,债券面值为1000元,承销差价(留给证券公司的发行费用)每张票据是51.60元,票面利率14%,每年末付息一次,5年到期一次还本。发行价格根据当时的预期市场利率确定。
(2)乙方案:向××银行借款,名义利率是10%,补偿性余额为10%,5年后到期时一次还本并付息(单利计息)。
假设当时的预期市场利率(资金的机会成本)为10%,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
要求:
(1)甲方案的债券发行价格应该是多少?
(2)根据得出的价格发行债券,假设不考虑时间价值,哪个筹资方案的成本(指总的现金流出)较低?
(3)如果考虑时间价值,哪个筹资方案的成本较低?
答案:
(1)甲方案债券发行价格=面值的现值+利息的现值
=1000×0.6209+1000×14%×3.7907=620.9+530.70=1151.60元/张
(2)不考虑时间价值
甲方案:每张债券公司可得现金=1151.60-51.60=1100元
发行债券的张数=990万元÷1100元/张=9000张
总成本=还本数额+利息数额=9000×1000×(1+14%×5)=1530万
乙方案:借款总额=990/(1-10%)=1100万元
借款本金与利息=1100×(1+10%×5)=1650万元
因此,甲方案的成本较低。
(3)考虑时间价值
甲方案:每年付息现金流出=900×14%=126万元
利息流出的总现值=126×3.7907=477.63万元
5年末还本流出现值=900×0.6209=558.81万元
利息与本金流出总现值=558.81+477.63=1036.44万元
乙方案:5年末本金和利息流出=1100×(1+10%×5)=1650万元
5年末本金和利息流出的现值=1650×0.6209=1024.49万元
因此,乙方案的成本较低。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351页,第358页。
五、综合题
1、A工厂是一个生产某种汽车零件的专业工厂,产品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
(1)成本计算账户设置
设置“原材料”、“产成品”、“生产成本”等存货账户,均按标准成本计价。
成本差异账户设置8个: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2)费用分配和差异结转方法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约当产成品的系数为1;除直接材料外的其他费用陆续发生,其在产品约当产成品的系数为0.5。
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在每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2)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直接材料(10千克×3元/千克) 30元
直接人工(4小时×4元/小时) 16元
变动制造费用(4小时×1.5元/小时) 6元
(3)本月生产及销售情况
生产能量 11000小时
月初在产品数量 600件
本月投产数量 2500件
本月完工入库数量 2400件
月末在产品数量 700件
(4)有关成本计算的业务数据:
本月购人原材料30000千克,实际成本88500元(已用支票支付);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25500千克。
实际耗用工时9750小时;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000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500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0000元。
要求:
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
(1)购入原材料;
(2)领用原材料;
(3)将生产工人工资记入有关成本计算账户;
(4)结转本期变动制造费用;
(5)结转本期固定制造费用;
(6)完工产品入库;
(7)期末结转本期成本差异。
答案:
(见右栏)
说明:有关的计算过程:
(1)购入原材料:
实际成本 88500元
标准成本 3元/千克×30000千克=90000元
价格差异 -1500元
(2)领用原材料
实际成本 25500千克×3元/千克=76500元
标准成本 30元/件×2500件=75000元
数量差异 1500元
(3)直接人工
本月实际完成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本月完工产成品数量-月初在产品约当产量=700×0.5+2400-600×0.5=2450件
实际成本 40000元
标准成本 16元/件×2450件=39200元
总差异 800元
其中: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9750时-2450件×4时/件)×4元/小时=-200元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40000/9750-4元/时)×9750=1000元
(4)变动制造费用
实际成本 15000元
标准成本 2450件×6元/件=14700元
总差异 300元
其中: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9750时-2450件×4时/件)×1.5元/时=-75元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15000元-9750时×1.5元/时=375元
(5)固定制造费用
实际成本 10000元
标准成本 2450件×4元/件=9800元
总差异 200元
其中:
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10000元-1元/时×11000时=-1000元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元/时×11000时-1元/时×2450件×4时/件=1200元
(6)完工产品标准成本:2400件×56元/件=134400元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585至587页。
2、资料:
A公司2000年度的主要财务数据如下(单位:万元):
要求:
(1)假设A公司在今后可以维持2000年的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不断增长的产品能为市场所接受,不变的销售净利率可以涵盖不断增加的利息,请依次回答下列问题:
①2001年的预期销售增长率是多少?
②今后的预期股利增长率是多少?
③假设A公司2000年末的股价是30元,股东预期的报酬率是多少?
④假设A公司可以按2000年的平均利率水平在需要时取得借款,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多少(资本结构权数以账面价值为基础)?
(2)假设A公司2001年的计划销售增长率为35%,请回答下列互不关联的问题:
①如果不打算从外部筹集权益资金,并保持2000年的财务政策和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应达到多少?
②如果想保持2000年的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不变,需要从外部筹集多少股权资金?
答案:
(1)①下年预期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计算:
销售净利率 5%
销售额/总资产 4次
总资产/期末股东权益 2
留存收益率 50%
②股利增长率等于可持续增长率即25.00%
③股东的预期报酬率=下期股利/当前股价+股利增长率
=((250/1000)×1.25)/30+25%=26.04%
④资本成本=税后负债成本×负债比率+权益成本×权益/资产
=(125/1250)×(1-20%)×(1/2)+26.04%×(1/2)
=17.02%
(2)①销售净利率计算
设销售净利率为r,则:
②筹集外部权益资金计算
下期预计销售收入=销售收入×(1+计划销售增长率)=10000×(1+35%)=13500
总资产=销售收入/资产周转率=13500/4=3375万元
期末股东权益=总资产×权益/资产=3375×50%=1687.5万元
期初股东权益=1250万元
本期收益留存=计划销售收入×销售净利率×留存收益率=13500×5%×0.5=337.5万元
需要筹集外部权益=期末股东权益-期初股东权益-本期收益留存
=1687.5-1250-337.5
=100万元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137至144页、第396页。
3、资料:某公司正考虑用一台效率更高的新机器取代现有的旧机器。旧机器的账面折余价值为12万元,在二手市场上卖掉可以得到7万元;预计尚可使用5年,预计5年后清理的净残值为零;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尚有5年,税法规定的残值可以忽略。购买和安装新机器需要48万元,预计可以使用5年,预计清理净残值为1.2万元。新机器属于新型环保设备,按税法规定可分4年折旧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法定残值为原值的1/12。由于该机器效率很高,可以节约付现成本每年14万元。公司的所得税率30%。如果该项目在任何一年出现亏损,公司将会得到按亏损额的30%计算的所得税额抵免。
要求:
假设公司投资本项目的必要报酬率为10%,计算上述机器更新方案的净现值。
答案一:
将节约的付现成本作为旧机器的现金流出,分别计算两方案的现金流出总现值,再求出净现值。计算过程见左表。(备注:答案数据为精确值。如不发生计算错误,不需要四舍五入)
答案二:
如果将节约的付现成本作为购置新设备的现金流入,分别计算两方案的现金流出总现值,再求出净现值。
答案三:
使用差额分析法,寻找差额现金流量并计算净现值的方法。答案二、三结果均与答案一相同,具体计算过程编者略。
依据:《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第227页、第235页、第242至249页。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