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关于独立董事的运行机制问题
为了保证独立董事独立尽责,必须从选任程序、经济关系和绩效考核上建立一套有效的运行机制。
1、选任程序客观透明。要使独立董事名副其实,认真分析由谁提名很有必要。在国外成熟的公司制中,董事会下一般设有独立董事占多数的提名委员会,由该委员会提出新的独立董事候选人,并确保整个选任程序客观透明。对独立董事的选任,一般有三种方式:(1)考虑由那些在股东会中不拥有董事席位的股东来选择和决定独立董事的产生;(2)由政府部门招聘后委派;(3)在法人治理结构比较完善的公司,尤其是监事会作用发挥比较明显的公司,也可采用监事会提名方式。笔者认为,我国刚刚实行独立董事制度,类似的提名委员会尚未建立,上述三种方式均不可取,较好的办法是从独立董事人才库中随机选取。上市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任独立董事,可以先提出具体的任职条件,然后在独立董事人才库中随机选任。对于在独立董事人才库中选不出的独立董事,可通过媒体招聘,经证监会、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共同确定独立董事候选人。选任的独立董事,按法定程序聘任。
2、经济上独立。独立董事不同于过去的顾问,他不仅有实实在在的权力,而且在某些领...
一、关于独立董事的运行机制问题
为了保证独立董事独立尽责,必须从选任程序、经济关系和绩效考核上建立一套有效的运行机制。
1、选任程序客观透明。要使独立董事名副其实,认真分析由谁提名很有必要。在国外成熟的公司制中,董事会下一般设有独立董事占多数的提名委员会,由该委员会提出新的独立董事候选人,并确保整个选任程序客观透明。对独立董事的选任,一般有三种方式:(1)考虑由那些在股东会中不拥有董事席位的股东来选择和决定独立董事的产生;(2)由政府部门招聘后委派;(3)在法人治理结构比较完善的公司,尤其是监事会作用发挥比较明显的公司,也可采用监事会提名方式。笔者认为,我国刚刚实行独立董事制度,类似的提名委员会尚未建立,上述三种方式均不可取,较好的办法是从独立董事人才库中随机选取。上市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任独立董事,可以先提出具体的任职条件,然后在独立董事人才库中随机选任。对于在独立董事人才库中选不出的独立董事,可通过媒体招聘,经证监会、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共同确定独立董事候选人。选任的独立董事,按法定程序聘任。
2、经济上独立。独立董事不同于过去的顾问,他不仅有实实在在的权力,而且在某些领域有内部执行董事所没有的职能。同时,独立董事也和其他董事一样承担责任,这种权力的到位和责任的落实需要激励。对独立董事的激励应包括较为丰厚的薪酬、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承担风险的补偿。在激励机制上,各国的做法也不尽相同,主要的有车马费、固定津贴、延期支付计划和股票期权。在我国,股票期权大多数公司还未实行,延期支付大多数人还不愿意接受。笔者认为,即时报车马费、按时发津贴、届时给奖励是可行的办法。独立董事的费用、津贴和奖励,应将通过上市公司直接支付改为通过独立董事管理机构或自律机构间接支付。其做法,可按上市公司规模的大小收取一定比例的独立董事活动经费。独立董事按照规定发生的差旅、培训、考察等各种费用在独立董事管理机构或自律机构据实报销;津贴实行提前预支,经年末考核后多退少补;奖励由上市公司按年付给独立董事管理机构或自律机构,待任期届满扣除应由独立董事本人承担的责任保险费后一次性全额发放。对独立董事的津贴和奖励额度,证监会应制定全国统一的指导性标准,防止上市公司因理解上的差异而各行其是。
3、绩效考核到位。独立董事如果没有约束,不接受考核,很难做到客观、勤勉、尽责。笔者认为对独立董事的管理应建立以下制度:
(1)最低工作量制度。独立董事要保证在召开董事会会议时发表充分、适当的意见,必须投入一定的精力和时间调查研究和阅读有关资料,充分收集和掌握各种信息。因此,独立董事一年在上市公司用于业务上的有效工作时间应在80—120小时以上(美国1992年以前,董事一年一般花95小时在公司业务上,而2000年这一数字提高到173小时)。考虑到独立董事是兼职的,每个上市公司一年一般召开两次董事会会议,每个独立董事花在一个上市公司工作、开会、学习、路途上的时间一般需一个月左右。而上市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的时间一般为上半年的3月至5月,下半年的8月至9月。如此时间集中地召开董事会会议,若担任5个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光参加董事会会议都忙不过来。因此,每名兼职的独立董事,任职以不超过3家公司为宜,任职的公司太多,势必难以保证工作质量,也影响其本职工作。独立董事任职时间与其他董事同步,但不连任,一般不超过3年,时间长了难免失去其独立性。
(2)工作标准和程序。对独立董事履行哪些职责,达到什么目标,遵循什么程序,应像注册会计师执行独立审计和国家监事会成员履行职务那样,有明确规定,并要求在其执行职务时作出详细的记录,有的记录要经管理当局负责人签字、单位盖章,送独立董事管理机构或自律机构存档,作为考核的依据。
(3)绩效考核制度。①报告制度。报告分常规报告和例外情况报告两种。常规报告上、下半年董事会会议后各一次,一般会后半月内报出。例外情况报告在事件发生或发现后三日内报出。报告可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②述职制度。述职每年一次,述职报告采用书面形式,按秘密文件报出。③年度考核制度。独立董事管理机构或自律机构应对每位独立董事的遵纪守法、勤勉尽责和绩效贡献情况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分成优、良、合格、不合格等档次,不合格的淘汰出局,工作优秀的给予表彰和奖励。④准入和退出机制。独立董事应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和相关考核才能成为其候选人。全国每年应通过考试增选独立董事100—200名,占现任独立董事的5%—10%;同时应有5%—10%或因考核不合格或其他原因不适合作独立董事的人员退出独立董事职业。
二、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的健康发展问量
为使独立董事制度成为规范上市公司运作,特别是维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重要力量。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创造有利于独立董事制度健康发展的环境与条件。
1、建立独立董事市场。美国大多数公司的独立董事由其他公司的经理人员或重要决策代理人担任。成熟的经理及独立董事市场能保证公司选得到优秀的独立董事,并能促使独立董事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我国现在的独立董事通常由专家和社会知名人士担任,许多独立董事仅仅满足于向公司提供学术支持和决策咨询,无法实施对董事会和管理层的监督。笔者认为,根据《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对独立董事的定位,独立董事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并且应是以财务监督为主,建议当前应以产权制度改革和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为契机,积极培育、建立以注册会计师和执业律师为主体的专兼职相结合的独立董事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选任和约束独立董事方面的有效性。
2、建立责任保险制度。按照法律规定,独立董事如果做出违反法律法规的决策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其中包括民事赔偿和刑事责任。从独立董事目前所处的职业环境来看,风险较大。因此,笔者认为,应建立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由独立董事的管理机构或自律性机构而不是由上市公司为独立董事投保责任险,保险费用从上市公司缴纳的独立董事管理费中列支,但独立董事的欺诈或不诚实行为应在保险范围之外,同时独立董事也要承担部分责任,转移给保险公司的只能是大部分责任,否则难以完全避免职业道德风险。
3、营造诚信道德环境。上市公司出具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欺骗社会公众成为难治的顽疾。目前上市公司关联和外部交易十分复杂,连注册会计师和执业律师等专业人士都难以判断的问题,独立董事就一定能做出准确的决策吗?归根结底,这是整个社会的诚信道德环境问题。笔者建议,尽快在证券市场实施诚信道德环境工程:(1)组织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等高级主管人员认真学习《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法律法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营造公司诚信道德氛围;(2)加大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打假力度,对做假的上市公司坚决曝光,处以重罚,并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董事(含独立董事)、监事、经理等高级主管人员的经济赔偿和刑事责任;(3)推进上市公司董事、监事、经理等高级主管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推崇诚信公德,大力发展资信调查、信用授权、信用管理等资信产业,建立诚信道德的信用经济体系,使上市公司和董事、监事、经理等主管人员充分认识到,公司诚信危机比财务危机更加怕,因为诚信威胁公司和自己的生存。整个社会的诚信道德意识增强了,环境优化了,独立董事的职业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责任编辑 袁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