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强调各单位依法进行会计核算,杜绝会计行为故意失当。《会计法》对企业会计核算作了特别规定,要求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基础,不得随意改变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记账标准;不得虚列、多列或少列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不得虚列或隐瞒收入;不得推迟或提前确认收入;不得随意改变费用、成本的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不得随意调整利润的计算及分配方法,编造虚假利润或隐瞒利润。同时,《企业会计制度》也为统一会计信息标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法律依据。立法的关键在于执行,只有企业严格按照《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及规章进行会计核算,才能纠正会计行为失当,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2、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防止会计行为过失。目前,我国企业财务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普遍偏低,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所披露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此外,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较低,法律意识不强,执行国家各项财经法规的能力较差,在工作中抵制违法行为的自觉性不够。因此,要大力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一是认真执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制度,促使会计人员加强会计理论和会计知识的学习,掌握会计法律...
1、强调各单位依法进行会计核算,杜绝会计行为故意失当。《会计法》对企业会计核算作了特别规定,要求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基础,不得随意改变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记账标准;不得虚列、多列或少列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不得虚列或隐瞒收入;不得推迟或提前确认收入;不得随意改变费用、成本的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不得随意调整利润的计算及分配方法,编造虚假利润或隐瞒利润。同时,《企业会计制度》也为统一会计信息标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法律依据。立法的关键在于执行,只有企业严格按照《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及规章进行会计核算,才能纠正会计行为失当,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2、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防止会计行为过失。目前,我国企业财务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普遍偏低,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所披露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此外,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较低,法律意识不强,执行国家各项财经法规的能力较差,在工作中抵制违法行为的自觉性不够。因此,要大力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一是认真执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制度,促使会计人员加强会计理论和会计知识的学习,掌握会计法律,学习计算机及相关领域知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二是提高其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促使会计人员自觉抵制违法乱纪行为,依法履行岗位职责;三是要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违纪的会计人员要依法取消其从业资格,追究其法律责任;四是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依法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督促各单位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制度。内部审计是强化单位内部监督不可或缺的制衡机制,一方面它能够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另一方面通过其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经常、及时的监督,保证单位内部控制逐步完善。
目前,我国企业内审现状不容乐观,如一些企业虽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了人员,但因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业务不规范,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还有一些企业内部控制基础薄弱,没有较为完善的授权分权控制、职务分离控制、业务程序控制,使审计人员在对企业实行内部审计时无据可依,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障碍,等等。因此,要注意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使每项工作都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二是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如建立对审计计划工作、审计档案、审计质量和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分项管理制度;三是明确内部审计工作范围,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四是提高审计人员素质,把好内部审计关;五是使内部审计外部化,一方面加强内部审计人员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另一方面与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机构签约,由其提供职业内部审计服务,从而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