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25 作者:特约记者 ★张国俊 隰亚智★
[大]
[中]
[小]
摘要:
有这样一种思维定势:会计者,“账房先生”也,会打算盘足矣!还有这样一种观念:会计是一种“肥差”。更有这样一种看法: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不错,在人们的主观臆想中,当会计时间长了,或多或少会沾上“污点”。确实,作会计容易,但是作一名称职的好会计实属不易,不仅要爱岗敬业,廉洁奉公,更需通过自身的行为唤起人们对会计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支持和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中铁十六局四处原财务科副科长黄菊生同志正是这样一名难得的好会计。他通过长年辛勤的工作,树立了一名普通会计工作者的光辉形象。
黄菊生1973年入伍,在部队期间曾先后9次受连、营、团、师嘉奖,两次荣立三等功;转业后,又多次被所在单位评为“双文明”先进个人,文明职工,优秀共产党员。1993年黄菊生同志被任命为中铁十六局四处财务科副科长,1994年出任该处北京八达岭指挥部计财科长。由于长年带病工作,他体力和精力严重透支,2000年5月31日因脑干梗塞,经抢救无效,病逝于北京市怀柔医院。人们在清理他的办公桌及分管的账目时,发现他19年经手的账目分文不差,保管的现金一分不少,处理的业务清清楚楚,令领导和群众肃然起敬。中铁十六局党委授予他“敬业廉洁好干部”;中国...
有这样一种思维定势:会计者,“账房先生”也,会打算盘足矣!还有这样一种观念:会计是一种“肥差”。更有这样一种看法: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不错,在人们的主观臆想中,当会计时间长了,或多或少会沾上“污点”。确实,作会计容易,但是作一名称职的好会计实属不易,不仅要爱岗敬业,廉洁奉公,更需通过自身的行为唤起人们对会计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支持和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中铁十六局四处原财务科副科长黄菊生同志正是这样一名难得的好会计。他通过长年辛勤的工作,树立了一名普通会计工作者的光辉形象。
黄菊生1973年入伍,在部队期间曾先后9次受连、营、团、师嘉奖,两次荣立三等功;转业后,又多次被所在单位评为“双文明”先进个人,文明职工,优秀共产党员。1993年黄菊生同志被任命为中铁十六局四处财务科副科长,1994年出任该处北京八达岭指挥部计财科长。由于长年带病工作,他体力和精力严重透支,2000年5月31日因脑干梗塞,经抢救无效,病逝于北京市怀柔医院。人们在清理他的办公桌及分管的账目时,发现他19年经手的账目分文不差,保管的现金一分不少,处理的业务清清楚楚,令领导和群众肃然起敬。中铁十六局党委授予他“敬业廉洁好干部”;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授予他“献身企业的模范财会工作者”;北京市城建工委授予他“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
精于聚财、用财和生财的理财高手
1994年初,中铁十六局四处中标北京市重点工程——八达岭高速公路项目,承担了总投资3亿元的工程建设任务,黄菊生被任命为该处八达岭高速公路工程指挥部计财科长。八达岭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这里层峦叠嶂,树木苍翠,长城蜿蜓,游人如织,影响面广。因此,该项工程不仅是全处生产经营的重头戏,而且还是全处和全局的重要“窗口”。
工程开工不久,由于各项措施尚未健全,管理有些混乱,尤其是原材料浪费现象严重,黄菊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他组织有关人员,深入施工现场,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对各工点逐一进行成本测算,并在此基础上协助指挥部领导不断强化成本管理,形成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机制,很快扭转了被动局面。
黄菊生深深地懂得,作为一名企业财会领导干部,不但要善于聚财、用财,更重要的是要善于生财。于是他便在银行存款利息上做起了文章。指挥部每月有两笔资金需要暂时存进银行:一笔是为降低资金风险而预留的工程款,一笔是按规定提取的管理费。黄菊生算过这样一笔账:数百万元的资金,算计稍有不周,该存死期的存活期,该存半年的存一季,或者哪怕是推迟一天取款,利息损失就要上千上万。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资金增值,黄菊生可谓是绞尽脑汁。生产当中哪些地方要用钱,何时用、用多少,他都搞得一清二楚,然后再决定存款的数目、方式和期限。由于他的精打细算,工程完工时,指挥部的利息收入十分可观。
作为一名会计工作者,黄菊生的可贵之处更在于,他时刻从财务工作的角度关注着企业,密切注意任何对于企业有利或不利的情况。八达岭高速公路开工不久,黄菊生偶然从报纸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南方某重点建设项目因承包商携工程款外逃,几乎陷入瘫痪。他马上警觉起来,为了防患于未然,立即采取措施,将各施工队的财务印章全部由计财部统一保管。由于管理措施及时到位,规章制度健全完善,从而有效地确保了资金的安全运行,避免了企业和国家财产损失的可能。
精打细算,近乎吝啬的“好管家”
企业的钱,每开支一分,黄菊生都要仔细掂量,看花得值不值。他的“抠门”是出了名的。指挥部经常需要采购一些物资,本来这全都是物资部门的事,但他硬是要多管“闲事”,不辞辛苦地出去调查市场行情,摸清各种物资的价格情况,从而使物资采购审价工作有根有据,让人心服口服。指挥部附近有家私人开的汽车修理部,黄菊生有次假装客户去了解情况,发现车行老板为了招揽生意,什么样的假发票都敢开。他回来后当即宣布,指挥部各种车辆的维修业务,一律委托北京市汽车维修中心办理,其它修理厂家的票据一律不予报销。
曾有人提议,给包工队超拨些工程款,然后再“回扣”过来,给指挥部职工多发些奖金。黄菊生当即严肃地指出这是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馊主意”。八达岭工程决算时,业主尚欠1300万元工程款,指挥部有人从维护企业利益的角度出发,建议这笔款到账后再纳税。黄菊生对于此事谈了两点看法:一是根据国家有关法规,一旦工程形成决算,就应该按决算价及时纳税;二是企业的利益虽然重要,但国家利益更重要。他耐心地说服了同事,按规定到税务部门缴纳了税金。
尽管黄菊生很“吝啬”,但他却以自身过硬的工作态度和思想作风赢得了建设单位和职工们的信服。建设单位的一位负责同志曾感慨地说:“有老黄这样的好管家,不仅施工单位放心,我们建设单位也放心”。
公私分明,廉洁自律的人民公仆
在现实生活中,不知有多少人为金钱而着迷,为金钱而疯狂,甚至不惜为金钱铤而走险、以身试法。而在财会队伍中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对此,黄菊生深恶痛绝。当一些怀有不良目的的人有意无意地跟他套近乎,拉关系,送礼物,想在他这里占点便宜,揩点油水时,没有一个不碰钉子的。黄菊生说,这些人并不是真正尊敬我,他们看中的只是我手中的权力。他常常对身边的同事们说:“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决不能利用这个岗位谋取私利和特权。公私分明,两袖清风,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要求。”在黄菊生看来,不义之财,一分也不能取。
一次,一位包工头买了许多礼品来找黄菊生:“我们现在急需一批原材料,资金暂时周转不过来,这个月能不能给多拨点款?”并且暗示,如果事情办成,还要另外给他“表示表示”。黄菊生正色道:“该给你拨的款,我会按月准时拨给你,不该给你的款,一分我也不会给你”,并严肃地让他把东西拿走。处机关一位实权部门的干部想让他用公款帮助购买一部手机,被他严辞拒绝。一位平时很要好的老乡拿了两张餐票来找他报销,他毫不留情地给退了回去,气得这位曾经给予过他许多帮助的老乡大骂他没人情味,假正经。就连他的妻子也觉得做得有些过分,埋怨他“何必得罪那么多人”?平时连重话都很少说一句的黄菊生,这回却急了:“你怎么这样糊涂?正因为是公家的钱,才不能用它去做人情,一个共产党员,绝不能拿原则做交易!”
1999年7月,黄菊生带病去地方税务局为单位纳税,遇到了一件连他自己都没有意想到的事情:税务局因为他在贯彻执行国家税务政策以及配合县里税收工作方面成绩显著,特发给奖金一万元,并且特别申明,这些钱是奖给他个人的。这笔钱对于负担沉重,家境拮据的黄菊生来说,的确是沉甸甸的:疾病缠身的他和患颈椎病的妻子都需要钱治疗;念中学的女儿需要交纳昂贵的学费;年迈体弱的老母亲需要他赡养;农村的弟弟盖房需要他的资助……但他却将这笔钱全部入了企业的账。在他看来,不是他工作做得有多好,而是所处的岗位“好”,谁在这个位置上都应该这么做,因而,这笔钱理应归公。
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的“老黄牛”
黄菊生一生坚持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总是板着一副冷冰冰的面孔,恰恰相反,他在工作中态度和蔼,对人热情,凡是来找他办事的人,他都笑脸相迎,遇到基层来办事的职工,还要亲自为他倒上一杯茶水。该办的事情,他绝不推、拖,立即就办,遇到不符合规定的事,他也不轻易训斥人,总是耐心地予以解释,使人心悦诚服。
在职位的升迁上,黄菊生更是表现出了共产党员的宽阔胸襟。论资历、论业务,黄菊生当之无愧可以提到正科长这一职位。可是在征求意见时,他主动让贤,建议正科长由年轻有为、具有高学历的年轻人来担任,这样做有利于工作。在物欲横流的氛围下,不囿于自己的利益,而一心以事业为重,实在难能可贵。
有人怀疑:黄菊生这么认真,是不是有什么其他的考虑?对此,处党委书记王义兴说:黄菊生像一头“牛”,一头任劳任怨,毫不计较个人得失的“老黄牛”,一生中从未向组织张过一次口,伸过一次手。在科里,论资格他最老,论业务他最精,但他从来不把这些资本作为向领导讨价还价的筹码。
一心为公,甘于奉献,直至生命最后一息
1996年秋天,黄菊生常常感到右腹部隐隐作痛,以为得了胃病,没当一回事,仍然埋头干自己的工作。实在疼痛难忍,他就找些胃药服下,结果病情越来越重。直到1997年春节前夕的一天,妻子见他发病时疼得在床上打滚,才不由分说将他送到怀柔医院。经诊断,他患的是胆囊炎,而且很严重,需要立即住院做手术。黄菊生一听急了:“眼下,正值年关,指挥部职工的工资还没发,报表未作,工作一大堆,怎么能躺在医院呢?”好说歹说,黄菊生总算同意住院,但坚决反对做手术,说时间上耽搁不起。那年的春节,是妻子和女儿陪他在病房里度过的。半个月后,病情稍有好转,黄菊生便开了一堆药,立即返回指挥部。
1999年初的黄菊生已经是百病缠身,除胆囊炎外,还查出了胆结石、高血压、脂肪肝、颈椎炎等多种疾病。但他却一直不让妻子将这些情况告诉处里和指挥部的领导,害怕领导要他住院,因为他放不下自己的工作。4月初,由于工作劳累,黄菊生再次被病魔扳倒了,在处领导的亲自过问下,黄菊生被送进了北京友谊医院。经检查,他的胆囊已经全部萎缩坏死,胆汁已干,胆内只剩下一粒粒黄豆大的石块,必须立即动手术切除胆囊。手术后,医生又一次严肃警告他:“必须好好疗养休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可是,手术后不到一个星期,黄菊生的心又飞回了工地:八达岭高速公路建设已接近尾声,工程马上要决算,大量的资料需要整理,在这个节骨眼上,自己怎能躺下不干呢?不行,必须立即出院!为避免惊动处领导,黄菊生连家都没回,直接从医院返回了工地。
2000年5月,为迎接企业改制,中铁十六局清产核资工作全面展开。5月17日,处里开会贯彻落实局里有关精神,任务繁重,时间紧迫,黄菊生主动承担了两项任务:八达岭项目的一些经济往来函证工作;收集全处机械设备资产评估所需资料。面对繁重的工作,黄菊生又开始顽强拚博了,可他是否知道,各种可怕的病魔,正在合谋吞噬着他的生命?
2000年5月31日,这是黄菊生同志生命的最后一天。像往日一样,早上7点10分他就来到了办公室,7点半,当处财务科长来到办公室时,发现黄菊生仰靠在椅子上,双目紧闭,牙关紧咬,满脸通红,连忙把黄菊生扶到沙发上躺下,并迅速吩咐科里同志分头联系医院和救护车。就在同事们架着黄菊生下楼的途中,他还吃力地念叨着:“照片,照片”。同事们知道,他是惦记着那些尚未收齐的设备照片。可谁又能想到,这竟成了黄菊生同志生前所说的最后一句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他心里牵挂着的仍然是工作。
一位名人曾经说过,每一个为人类的美好未来而献身的人,都是一尊石质的雕塑,黄菊生同志就是这样一尊时代的雕塑。他在为企业、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更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虽然走的是那样的平静,那样的匆忙,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绚丽光环,但他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爱岗敬业精神,他那坚持原则、两袖清风、一尘不染的廉洁奉公精神,他那不图享受、不计名利、鞠躬尽瘁的无私奉献精神,却留给了人们无尽的怀念。
我们有理由为失去黄菊生这样优秀的共产党人而惋惜,我们也同样有理由为曾拥有黄菊生这样优秀的会计人而骄傲!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