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25 作者:本刊记者
[大]
[中]
[小]
摘要:
编者按:《财务与会计》诞生在改革开放大潮初兴之际,开拓进取,风雨兼程,已经历了22个冬夏春秋。过去的22年,《财务与会计》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刊物适时扩版增容,从最初的小16开32页到48页又到64页,到现在的大16开80页,容量增加了一倍多,栏目大大增加、版式结构不断调整改进、内容日趋丰富厚重,刊物的整体质量逐年提高,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发行量最大、影响最为广泛的以实务为主、虚实结合、知行统一的综合性财会业务指导刊物。
新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十五”计划即将确定和实施,WTO即将加入,信息、网络技术激速介入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知识经济大潮扑面而来,这些都将极大地促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完善,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为财务会计的改革和发展,不断提出多方面的新课题。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挑战,使《财务与会计》面临新世纪创业的重任。为此,本刊编辑部在新中大股份有限公司的协助下,举办《财务与会计》迎新、创新座谈会,请财会界的朋友来帮我们出谋划策,指点迷津,再创新世纪辉煌。与会来宾40多人,下面谨摘登部分来宾的赠言,以飨读者。
我的会计情结
编者按:《财务与会计》诞生在改革开放大潮初兴之际,开拓进取,风雨兼程,已经历了22个冬夏春秋。过去的22年,《财务与会计》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发行规模不断扩大,刊物适时扩版增容,从最初的小16开32页到48页又到64页,到现在的大16开80页,容量增加了一倍多,栏目大大增加、版式结构不断调整改进、内容日趋丰富厚重,刊物的整体质量逐年提高,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发行量最大、影响最为广泛的以实务为主、虚实结合、知行统一的综合性财会业务指导刊物。
新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十五”计划即将确定和实施,WTO即将加入,信息、网络技术激速介入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知识经济大潮扑面而来,这些都将极大地促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完善,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为财务会计的改革和发展,不断提出多方面的新课题。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挑战,使《财务与会计》面临新世纪创业的重任。为此,本刊编辑部在新中大股份有限公司的协助下,举办《财务与会计》迎新、创新座谈会,请财会界的朋友来帮我们出谋划策,指点迷津,再创新世纪辉煌。与会来宾40多人,下面谨摘登部分来宾的赠言,以飨读者。
我的会计情结
王军(财政部办公厅主任):我与会计有不解之缘,对《财务与会计》的感觉特别好。她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是我案头翻阅的字典。看到会计老前辈写的文章,知道他们的身体还健康,还在辛勤耕作;看到同辈会计人的文章,觉得自己落伍了,他们比我进步多了。我衷心祝愿《财务与会计》越办越好,让老朋友不丢掉她,新朋友越来越喜欢她。新千年,我们应该把杂志办得更好,把会计研究引向深入,具体谈几点看法:1、我们应研究会计发展与财政发展的关系。比如2000年财政上搞的两项重大改革即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但目前会计工作及会计人员的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所以,新的财政政策的出台对会计制度有什么影响,对会计工作有什么影响,对会计人员有什么要求,是值得我们深思的。2、计算机对我们的会计工作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我们应该密切关注这方面的动向。3、财务与会计的关系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相信下个千年很快会解决这个问题。会计在我国的经济学科内是一支独秀,发展得很快。传统意义上的财务在逐渐萎缩,会计、金融发展得越来越好。《财务与会计》应引导这方面的探讨。4、《财务与会计》应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办得更好,比如是否可以办电子刊物。希望她有创新、有发展,为社会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没有围墙的大学
冯淑萍(财政部会计司司长):《财务与会计》是沟通读者、制度制定者和执行者的一个很好的桥梁。我们会计司与她联系紧密,在某些方面形成了依赖。具体谈三点感受:1、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很多刊物被淘汰,要想站住脚,必须要有它的生命力。《财务与会计》面临很大的挑战,应扬长避短,发挥在财政部的优势,仔细研究需要作哪些方面的改进,更好地反映从事具体会计工作的人所面临的困惑、不解等。2、作为会计管理部门,我们也想通过《财务与会计》这样的传媒,反映制度制定者的设想。制度在执行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难点,《财务与会计》有“问题解答”和“讲座”等传统栏目,配合我们宣传了财务会计制度,做得很不错。希望今后在以前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突破老路子,做得更宽点。3、《财务与会计》应成为会计人员的一本字典,是没有围墙的大学,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摆在面前,市场经济给我们提出许多新问题。针对新问题,《财务与会计》应多介绍一些技巧、知识和经验,组织一些讲座和专栏。我们与《财务与会计》一直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她对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以前合作很好,希望将来能配合得更好。
值得我们学习的“老大哥”
李爽(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秘书长):我在注协分管《中国注册会计师》这本杂志,现结合《中国注册会计师》谈几个问题:1、杂志的定位问题。《财务与会计》把主要读者对象定位在“三师一总”,即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讲师、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和财务主管,其他方面读者兼顾,这很好。而《中国注册会计师》要满足哪一部分读者的需求,是我们面临的困惑。2、杂志在信息时代如何起到它应有的作用?是否可以考虑办网络版,以提高其时效性。3、理论性很强的文章是否可以搞摘要,让读者有选择的余地。可考虑要求作者在供稿时提供“本文摘要”。4、应处理好栏目灵活和固定的关系。5、建议《财务与会计》经常约请作者就会计热点和重点问题搞专题性文章,形成每期的重点,这样使杂志的针对性更强。
我的三点建议
阎达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新的一年即将开始的时候,我能参加《财务与会计》座谈会,表示感谢。为使《财务与会计》做得更好,我提三点建议:1、中国加入WTO,好的一面是给我们带来了商机,不利的一面是我们必须按照它的游戏规则办事。因此,我们既要对它有利的一面进行研究,也要对它不利的一面进行研究,既要按它的规则办事,又要照顾中国国情。办杂志也应该有这个指导思想。2、《财务与会计》应大力宣传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很好地研究它们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影响,尤其是对会计的影响。应组织写这方面的文章,最好是由既懂计算机又懂会计的人来写。3、是否应该思考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关系。从目前情况来看,可考虑将两者合在一起。理由有三个:第一,计算机的应用。目前有99%的财务会计问题可由计算机解决。第二,一般地认为,财务会计对内提供信息,而管理会计对外提供信息。但目前投资者在资本市场需要的许多信息是财务会计所解决不了的。第三,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两者如何科学地结合在一起,《财务与会计》应引导这方面的讨论。
宣传好电算化,发展我国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王景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计算机行业的迅猛发展,中国将加入WTO,这给财务软件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目前ERP(企业资源控制系统)的发展比较迅猛,呈现了许多新的特点,需要我们很好地研究和对待。建议《财务与会计》做活做大“会计电算化”栏目,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作出努力。
面向实务,面向未来
陈毓圭(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副秘书长,博士生导师):《财务与会计》是一本好杂志,我与她有着20年的情结,感情非常深。《财务与会计》要在新世纪里继续保持竞争优势,我提几点建议:1、继续保持“面向实务”的宗旨。现在竞争很厉害,新的竞争力量的出现,对我们的压力很大。比如,从哪个角度去研究CPA,案例分析如何做得更详细,都是我们努力的方向。2、面向未来。第一,抓住财会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作为知识的启蒙和更新,介绍别人没有看到的问题,比如WTO的有关条文。第二,新技术革命时代,会计是否会消失,将来会计应该做点什么,将来的决策依据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特别关心的问题。3、方便读者。“以人为本”是我们做事的原则,方便读者应是办刊的指导思想。怎么方便读者,我们就该怎么做。4、截稿时间问题。应该缩短截稿时间,争取当月反映当月的热点和重点。
老读者,新感受
顾惠忠(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我是《财务与会计》的老读者,与《财务与会计》的感情比较深,尽管目前财会类的刊物很多,但《财务与会计》我每期必看。我觉得,《财务与会计》文章内容比较新,比较精悍,文章质量、格调比较高,是影响最为广泛、最具权威的全国性财会业务指导刊物,是财会人员搞好财务工作、学习国家方针政策、学习先进经验、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渠道。《财务与会计》刊登的财政部领导、会计司领导、会计老前辈的讲话和文章对我们的实际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我们既要管好人,又要管好钱。现在对国有大型企业委派监事会,监督检查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我觉得更多地是通过财务检查来进行。所以我建议《财务与会计》更多地研究、探讨和宣传财务管理的新内容,促进改革的深入。更多地介绍宣传一些国有企业的经验做法,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的做法,分类提供指导性意见。从管理的角度,“案例分析”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解剖和分析,分别起到示范和警示防范作用。最后祝《财务与会计》越办越好,为提高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千年,新风貌
薛仁福(燕山石化集团原总会计师):《财务与会计》在财会界很受欢迎,从不同方面满足了会计人员的要求,现谈几点看法和建议:1、在新世纪,会计与财务面临新的挑战,会计“入世”问题、统一会计制度、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两难”问题都将是我们宣传的重点,特别是针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应进一步加大宣传报道力度。2、在新千年,《财务与会计》除了宣传会计传统的做法,计账、算账、报账和做报表外,还应重点研究会计的分析和预测功能,为高层决策提供非常坚实的数据。3、《会计法》除了对会计人员提出要求外,对单位负责人也提出了要求。《财务与会计》应加大宣传企业主要负责人、企业法人的责任和权利的力度。4、随着企业集团的不断发展,会计核算体系和管理体系以及财务机构设置如何搞,是集中管理好还是分级管理好,这也是应该探讨研究的重点。5、杂志的形式可以活泼一些,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进行探讨,搞一些案例、专访和争鸣。
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和客户
张晓洪(新中大财务软件公司副总裁):在新世纪,企业的经营环境面临很大的竞争,财务工作的环境有了很深刻的变化,更多的使用者需要我们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中国的财务会计制度要与国际接轨。作为财务软件供应商,我们的财务软件就应该走向国际,为企业实现网络化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效益而作出自己的努力。我们希望与《财务与会计》更好地合作,加强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宣传,更好地服务读者和广大客户。
我的知心朋友
张连起(岳华会计师事务所总经理):本人作为一个小会计,写了一点小文章,《财务与会计》却给了巨大的信任。贵刊与读者、作者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能称得上知心朋友的几稀?《财务与会计》着实当之无愧。静夜捧读,犹如与挚友促膝谈心,心心相印。心切若此,此乐何及。如果说有什么小小的心愿的话,那就是在一如既往的“润物细无声”的基础上,更加贴近读者,更加贴近时代,更加贴近未来,进一步观照会计的人文情怀,多角度地反映会计人,全方位地激励会计人,宽领域地完善会计人,再现会计人的所思、所想,所怨、所求,尴尬与顺遂,失落与歌哭,心路历程与心灵体验,风雨兼程与风采依然……因为,财务会计学是基于财务会计人的。烦恼了,读读《财务与会计》,开心了,也读读《财务与会计》。这里有慰藉,这里有静谧,这里的每一篇文章后面,都站立着一个深思的会计人,这里的每一篇文章前面,是一双双中国会计人深邃的眼睛……
创新——生命之本
汤谷良(北京工商大学教授,会计系主任):《财务与会计》的成功定位是“务实”,我希望她能一如既往地保持这个办刊宗旨。同时,她面对竞争,要不断地扩充自己的读者群,提升自己的地位,仅仅盯住
1300万会计人是不够的,要瞄准另外一大群体,就是职业经理,这些非会计人对财务会计的需求也是很大的。创新是一个人、一个学科和一个企业的生命,办杂志也不例外。《财务与会计》要从文风和网络两方面进行创新。要改变文风,不要太死板,像张连起写的“会计人语”的小短文就比较受人欢迎。网络时代,信息瞬息万变,这对杂志的时效性提出了考验。另外,我们在务实方面应该更贴近实际,反映实际部门、基层会计人员的心声。
领导手边的财会字典
李世钰(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财务部部长):《财务与会计》是本深受会计人喜爱的杂志,她宣传财会政策,介绍财会法规,传播财会知识,交流理财经验,探讨现实问题,追踪学术动态,展现财苑风貌,反映读者心声,她的“新”、“深”、“实”、“活”的特点展现了大家风采。在新千年,我觉得《财务与会计》应努力研究如何更加适应基层财会人员的需要,同时研究如何向领导渗透,比如,开个专栏介绍领导干部尤其是企业的法人如何学习财会。祝《财务与会计》在新世纪里越办越大,越办越厚,越办越强,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无声的教科书
王瑞庭(中央企业工委监事会16办):我觉得《财务与会计》的权威性很强,她是一本无声的教科书,是我的良师益友,是工作中的指南。新千年我对她提几点希望:1、《财务与会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办栏目,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应拓宽,走企业化发展的道路。2、要上品牌。《财务与会计》要走在财会改革的前列,要走在时代的前面,要有危机感、忧患意识。“顾客是上帝,读者是上帝”,一定要实实在在为读者服务。3、刊风刊貌要有所创新。《财务与会计》应努力做到严肃与活泼相结合,典型案例与理论探讨相结合,雅俗共赏。4、《财务与会计》应该走出财会看财会,努力保持大众化形象,永远保持青春和活力。
纸质版和网络版缺一不可
刘仲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财务与会计》面对竞争,是否考虑与财政部一起成立网站,在网上提供英文资料,开辟国际市场。同时她应该把触角伸到家庭市场。另外还可考虑在办网站后,将纸质刊物容纳不下的内容放在网络版上,既可解决纸质刊物的上稿压力,又使网络版内容更丰富。
精诚合作,走向未来
陈纪兰(《计算机与网络》杂志社社长):加入WTO,《财务与会计》面对更多的挑战,我希望能与她加强合作,为中国会计电算化作出努力。祝《财务与会计》在新世纪里创造新的辉煌。
(整理:袁蓉丽)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