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20世纪以来会计的重大发展
1.财务会计的形成。本世纪20年代以来,股份公司成为主要的经营组织形式,两权分离导致会计不再限于为企业业主服务,而还要考虑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等对企业有利益关系的人的信息需要。这样,传统会计逐步演变为主要向企业外界有关利益集团提供财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的财务会计。其特点是:定期提供一套通用的财务报表,以便外部信息使用者作出决策。财务会计的程序和方法比较严格、规范并得到公认。
2.公认会计原则的产生。为了尽可能缩小会计处理方法、程序的差异,确保会计报表的真实与公允,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产生了公认会计原则。其特点是公认性和权威性。
3.税收会计的发展和政府会计的形成。经济危机发生以后,政府加强了对经济活动的管制,税法的改进要求企业会计充分考虑政府管制和纳税申报的信息要求,税收会计因而得到很快发展,同时,为了加强对各级政府工作业绩的考核与控制,主要运用于政府部门的政府会计得以形成。
4.管理会计的形成。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管理当局为了加强对经营活动的控制、预测,迫切要求会计不仅要反映过去、控制现在,而且要预测未来,从而形成了管理会计。它主要为企业管...
一、20世纪以来会计的重大发展
1.财务会计的形成。本世纪20年代以来,股份公司成为主要的经营组织形式,两权分离导致会计不再限于为企业业主服务,而还要考虑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等对企业有利益关系的人的信息需要。这样,传统会计逐步演变为主要向企业外界有关利益集团提供财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的财务会计。其特点是:定期提供一套通用的财务报表,以便外部信息使用者作出决策。财务会计的程序和方法比较严格、规范并得到公认。
2.公认会计原则的产生。为了尽可能缩小会计处理方法、程序的差异,确保会计报表的真实与公允,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产生了公认会计原则。其特点是公认性和权威性。
3.税收会计的发展和政府会计的形成。经济危机发生以后,政府加强了对经济活动的管制,税法的改进要求企业会计充分考虑政府管制和纳税申报的信息要求,税收会计因而得到很快发展,同时,为了加强对各级政府工作业绩的考核与控制,主要运用于政府部门的政府会计得以形成。
4.管理会计的形成。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管理当局为了加强对经营活动的控制、预测,迫切要求会计不仅要反映过去、控制现在,而且要预测未来,从而形成了管理会计。它主要为企业管理当局提供决策信息。其特点是:不遵守公认原则、形式灵活、内容广泛、方法多样。
5.通货膨胀会计的发展。70年代以后,持续出现大幅度的通货膨胀,并出现“滞胀”现象,这对传统会计长期坚持的币值稳定假设和历史成本原则提出了挑战。由于价格波动,财务报表无法反映实际的财务状况与真正的经营成果,甚至出现了虚盈实亏的现象,也造成前后期会计信息不可比,依据这样的会计信息,很难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于是通货膨胀会计受到关注,并得以发展。
6.社会福利会计的产生。70年代以后,在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下,企业和社会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被看成是社会的细胞,要求把自身利益与社会的利益统一起来,从而产生了社会责任会计。
7.国际会计的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国际化迅速发展,特别是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经济国际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国际贸易在数量、质量、范围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与此相适应,会计也出现了国际化趋势,并逐步得以发展。
8.会计电算化。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会计与计算机相结合,会计数据处理逐步电算化。会计电算化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精确性和及时性,并扩大了会计信息的范围,为会计职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了条件。
9.会计理论研究以实用主义为指导,对会计各个具体问题的研究转向规范理论研究。现在西方会计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同样盛行。
从总体上看,在20世纪的百年时间内,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财务会计概念体系,有效地规范着会计实务。同时,会计职能不断发展,会计领域不断拓宽。
二、21世纪会计发展之展望
会计作为一门经济管理科学,会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而发展。根据现实经济环境及上述会计发展历程,笔者认为会计在下一世纪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将形成以会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它参与企业一切重要的理财活动,为管理当局提供更加准确而有效的会计管理信息。因此,会计作为管理中心的发展趋势也是必然的。
2.会计将从静态核算向动态核算发展。随着企业管理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发展,传统会计那种单纯依靠事后记帐、算帐、报帐,着重提供过去信息的作法,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会计所提供的经济信息从重对外的信息逐步演变为重对内的信息;从重过去的信息逐步演变为重未来的信息,从单纯提供信息逐步演变为能动地运用信息并参与决策。这样就使会计在过去、现在、未来3种时态上均能发挥作用,所以,我们说会计正逐步地从静态核算向动态核算与控制的方向发展。
3.由微观会计向宏观会计发展。随着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冲击,传统的会计理论日益受到严重的挑战。与此相适应,一些新的会计领域正逐步地被开拓出来。微观的企业会计向宏观的社会会计的转化是一个重要方面。宏观的社会会计,以整个国家作为会计主体,其核算和监督的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活动。它是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吸收了其它学科的理论方法,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加充实、完善,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和更大范围内发挥作用。它对实施社会的宏观控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4.会计实务趋于国际化、标准化。随着经济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广泛。为了适应这种经济上互通信息的需要,会计国际化、标准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5.虽然会计理论研究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以实证会计理论研究和规范会计理论研究为主流,但是其它学科知识将加速向会计渗透,使会计理论研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 周文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