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货到票未到”与“票到货未到”是企业材料采购业务中常见的现象,这里的“货”是指企业购进的货物,“票”是指购进货物的增值税发票。
一、货到票未到
例:某工业企业购进材料一批,增值税税率为17%,货已到且验收入库,月终发票未到,财务暂估价入帐,估价10000元(不含税)。作分录:
(1)借:原材料 10000
贷:应付帐款 10 000
不能作成:
(2)借:原材料 1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
贷:应付帐款 11700
票到后,冲销分录(1),根据发票价格和税额编制分录。上述业务企业应在实际收到购货发票的当期申报抵扣所购货物的进项税额,申报的进项税额与会计处理一致。如发票上实际价格为10100元,企业按实际成本核算,并用银行存款支付。作分录:
(3)借:原材料 10 000
贷:应付帐款 10 000
(4)借:原材料 10 1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17
贷:银行存款 11817
三、票到货未到
仍按前例,假设月终发票已收到货未到。作分录:
借:材料采购(在途材料) 101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17<...
“货到票未到”与“票到货未到”是企业材料采购业务中常见的现象,这里的“货”是指企业购进的货物,“票”是指购进货物的增值税发票。
一、货到票未到
例:某工业企业购进材料一批,增值税税率为17%,货已到且验收入库,月终发票未到,财务暂估价入帐,估价10000元(不含税)。作分录:
(1)借:原材料 10000
贷:应付帐款 10 000
不能作成:
(2)借:原材料 1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
贷:应付帐款 11700
票到后,冲销分录(1),根据发票价格和税额编制分录。上述业务企业应在实际收到购货发票的当期申报抵扣所购货物的进项税额,申报的进项税额与会计处理一致。如发票上实际价格为10100元,企业按实际成本核算,并用银行存款支付。作分录:
(3)借:原材料 10 000
贷:应付帐款 10 000
(4)借:原材料 10 1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17
贷:银行存款 11817
三、票到货未到
仍按前例,假设月终发票已收到货未到。作分录:
借:材料采购(在途材料) 101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17
贷:应付帐款 11817
企业在进行该月份纳税申报时,上述的进项税额不能作进项抵扣,否则应视为偷税行为。
上述购进业务在企业收到货物并验收入库的当期即可作为进项税额抵扣销项税额。但如果这笔业务属于商业企业,还必须在购进货物付款后才能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尚未付款或未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或分期付款,所有款项未支付完毕的,该进项税额不得作为当期进项税额予以抵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