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一段时期以来,换平台已经成为国内财务软件开发商和用户的共同话题。由于受部分软件厂商广告宣传的影响,许多人认为DOS平台是过时的,而WIN-DOWS平台则一定是先进的,因而在软件的选型上片面求新,忽略了原有DOS平台软件短期内难以被替代的完善性和实用性,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事实上,财务软件换平台,并不是指从DOS向WINDOWS操作系统的简单改变,而应该是指系统结构从文件服务器结构向客户服务器结构,数据库从简单小型文件管理系统向大型客户服务器数据库的系统处理方式和能力上的根本改变,离开这个根本而单纯改变操作系统,则难谈实质性的进步。现阶段,对于DOS版,完全被换代为时尚早,而对于WINDOWS版,欲成主流则仍需时日。
一、DOS版的主流地位被替代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1.“DOS+XBASE+文件服务器”的平台经过了10多年的建设和完善,在我国是事实上的应用最广的操作平台。基于这一平台的各种应用软件(当然也包括财务软件)十分丰富,如此丰富的软件资源是不可能也不必要在短期内被WINDOWS平台所替代的。就商品化财务软件而言,每一个公司都有一系列完整的DOS平台商品软件,要完全实现WINDOWS平台下的再开发并非易事,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两种平台...
近一段时期以来,换平台已经成为国内财务软件开发商和用户的共同话题。由于受部分软件厂商广告宣传的影响,许多人认为DOS平台是过时的,而WIN-DOWS平台则一定是先进的,因而在软件的选型上片面求新,忽略了原有DOS平台软件短期内难以被替代的完善性和实用性,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事实上,财务软件换平台,并不是指从DOS向WINDOWS操作系统的简单改变,而应该是指系统结构从文件服务器结构向客户服务器结构,数据库从简单小型文件管理系统向大型客户服务器数据库的系统处理方式和能力上的根本改变,离开这个根本而单纯改变操作系统,则难谈实质性的进步。现阶段,对于DOS版,完全被换代为时尚早,而对于WINDOWS版,欲成主流则仍需时日。
一、DOS版的主流地位被替代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1.“DOS+XBASE+文件服务器”的平台经过了10多年的建设和完善,在我国是事实上的应用最广的操作平台。基于这一平台的各种应用软件(当然也包括财务软件)十分丰富,如此丰富的软件资源是不可能也不必要在短期内被WINDOWS平台所替代的。就商品化财务软件而言,每一个公司都有一系列完整的DOS平台商品软件,要完全实现WINDOWS平台下的再开发并非易事,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两种平台并存。事实上,对于财务软件这类专业性极强的软件产品而言,真正决定产品优劣的首先是软件的需求和设计,即软件功能是否丰富、实用,软件是否成熟稳定,是否安全可靠和易于操作。在这点上,DOS平台软件经长期的实践证明具有相当的运行基础。
2.DOS平台并不意味着技术上的落后。DOS平台下有着许多先进的开发工具如C++,也同样可以应用诸如面向对象设计(OOP)等先进软件开发思想,但是,使用这些工具和思想进行DOS下的软件开发所要求的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相对于WINDOWS下的开发要高得多。因此,软件界有一个说法,“DOS底下见功夫,WINDOWS下无高手”。也就是说,DOS平台软件的开发更多依赖技术水平,而WINDOWS下则更多依赖于开发工具。
3.DOS平台软件对现有硬件资源的充分利用是WINDOWS平台无可比拟的。目前,我国大多数用户,尤其是基层用户,其硬件都是486及其以下档次的,内存配置也大多为8M以下,这些计算机如果运行WIN-DOWS,其速度和效率是不可忍受的,但对于DOS下的软件而言,则是绰绰有余,甚至运作如飞了。而这些486及以下设备的淘汰并非朝夕之事。
二、换平台的真正意义在于改变数据组织和处理方式,满足全面管理电算化下大数据量处理、多平台操作和安全保密性的需要
1.“DOS+XBASE+文件服务器”平台的根本局限在于数据库是小型文件管理系统,数据的存储、处理方式、数据库容量和处理效率都存在根本上缺陷,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库,数据安全保密性能差。这对于大型系统的大量数据处理是致命的,而对于绝大多数中小用户的财务处理而言,这些缺陷并不重要和明显,因而是实用而且有效的,这已经长期应用所证实。
但是,DOS平台的这种根本缺陷并不会因为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而一定得到改变。许多软件厂商推出基于WINDOWS3.X财务软件也是采用和DOS下一样的小数据库,如FOXPRO、DBASE等,网络版本也是采用文件服务器结构,这种“WINDOWS+小数据库+文件服务器”的方式和DOS平台下如出一辙,存在着完全一样的根本缺陷,没有任何先进性可言,倒是因为WINDOWS操作系统本身对硬件资源的较大开销而使运行效率大打折扣。因此,这种为换平台而“换平台”的作法,是另一种“高水平重复开发”,因而是一种浪费。事实上,这些缺陷只有在“WINDOWSNT/WIN95+大数据库”环境下才能得到改变。也就是说,只有换代到WIN95、NT环境,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安全性能才是质的飞跃,才是真正的“换平台”。
2.WINDOWS平台的采用应和客户/服务器结构、大数据库(即支持客户服务器结构的数据库)、ODBC(开放式通用数据库接口)、WINDOWSNT网络结构等最新技术相结合。
随着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发展,财务管理系统需要和其它管理系统(尤其是业务处理、生产管理等系统)协调一致地工作,而业务处理和生产管理等系统对数据的处理容量和一致性、安全性等要求都必须使用新型的客户服务器数据库(如OR-ACLE、SYBASE、INFORMIX等),在网络结构上则应转换到WINDOWSNT操作系统。而且,为了便于用户在不同使用阶段,选择和业务处理要求相适应的数据库系统,和在系统集成环境下使用第三方甚至更多的应用软件系统的数据资源,新平台软件应能方便地实现数据库的互连和自由转换;此外,对于大多数单纯使用财务管理软件的用户来说,使用大型数据库所需付出的高额代价是不经济和不必要的,所以新平台下的软件还必须具有支持小型文件数据库的能力。因此,开放式通用数据库接口(即ODBC)数据库互联技术的使用就有其重要意义,它可以实现各种大数据库/小数据库(包括XBASE)的任何接挂使用,方便用户在不同的阶段选择使用相应的数据库。
综上所述,换平台并非简单地把界面从DOS换成WINDOWS,而必须是数据组织和处理方式、系统的处理能力和系统的安全性上质的改变和飞跃。
三、在新平台财务软件面前,用户尚需理智和耐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任何平台下应用软件的开发都受制于相应的开发工具,这在WINDOWS平台下表现更加明显。
目前,国内市场上常见的WINDOWS版财务软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WINDOWS3.X,数据库为FOXPRO系列,不支持客户服务器结构和ODBC;另有一类是用VISUALBASIC(VB)、DELPHIPOWER-BUILDER(PB)等可视化开发工具的早期版本开发的,支持客户服务器数据库,也支持ODBC以及WINDOWS NT环境。但是,由于受开发工具的制约,这些软件都有一些相当严重的不足。
前一类使用FOXPRO等小数据库的软件,较之于DOS平台的软件无先进性可言,没有新平台应有的优异性能,因而是注定要再次“换平台”的,事实上,许多推出过这类软件的公司正在推倒重来。
第二类软件,虽然在结构上体现了新平台的先进性,但是,由于二三年前,这些软件开发之初的各种开发工具如VB、DELPHIPB、ODBC等都是早期版本,甚至是解释执行的版本,许多工具都只支持WINDOWS3.X下16位开发,不支持WIN95、NT32位环境,或支持性能较差,开发过程中的可介入性、可控制性能都很差,用它们开发软件的程序结构、软件运行效率、数据库支持性能、以及可操作性等都受到限制,软件的整体性能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事实上,各种开发工具的最新优化版本(如DELPHI2.0、PB5.0、ODBC2.0等的问世都是最近不到一年的事,可以说,WINDOWS各种平台(3.X、95、NT)下均相对优化的开发工具组合(如DELPHI2.0+ODBC2.0)的出现是近期的事。相应地,用这些优秀工具开发的财务软件,其推出时间应在近期或97年下半年以后。
对于广大用户来说,新平台下的财务软件在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余地的同时,也就蕴藏着更多的奥秘和风险。在广告面前,用户需要的是更加冷静和理智。因为,在换平台的步骤上,每个软件公司都有自己的盘算。大多数的软件公司(包括有些已经推出概念上的WINDOWS版软件的公司),通常是做着WINDOWS版的广告,卖着DOS版的产品,开发部却在紧张开发着真正的新平台软件。或许,无论理想中真正的新平台财务软件是否出现,对DOS版用户或硬件配置不太理想的用户来说,均需用户保持更多的理智和耐心,关键要看是否有急于使用大数据库的必要。
对于各软件厂商而言,新平台财务软件的开发很典型地体现了“快一步”与“慢半拍”的辩证关系。“快一步”较早推出了WINDOWS财务软件的公司在享受其“早起”的名利的同时,将不得不承受其技术上反而落后的阴影;而“慢半拍”的将在以后推出WINDOWS各版本财务软件的公司,则在面对用户现时的盘问而费尽口舌的窘境之后,很可能占尽技术上领先的商机而后来居上。只是,这个“将来”应是很快的将来,毕竟时机不等人。
责任编辑 秦中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