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家三令五申,严禁单位私设“小金库”,但近年来单位私设“小金库”的面越来越广,数额越来越大。为何“小金库”现象屡禁不止,愈演愈烈?我认为除法纪观念淡薄,拜金主义思想影响,平时监督不力等原因外,查处“小金库”时重罚单位,轻罚个人,也是屡查屡犯,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
检查中重罚单位轻罚个人的作法,对私设“小金库”的乐道者,毫无震慑力。假如检查中发现某负责人贪污3~5千元,定会绳之以法判1年半载的。但某单位私设“小金库”损失国家财产500万元,对单位负责人却不给予任何处分,连象征性罚款都没有,而且官照当,钱照拿。试想,如此下去“小金库”如何能查禁得住呢?
因此,在查处“小金库”中必须改变重罚单位轻罚个人的做法。我想在加大反腐败教育的同时,辅之在制度上强化对私设“小金库”的单位负责人和直接经办人的责任,据其造成损失的大小,实行分档责罚(如私设“小金库”发生额在5万元以内,单位负责人和直接经办人三年内不晋升工资,一年内不提拔;发生额在10万元以内,单位负责人就地免职,直接经办人开除公职或辞退;发生额在10万元以上的交司法机关判不低于三年以下徒刑)的办法,则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
国家三令五申,严禁单位私设“小金库”,但近年来单位私设“小金库”的面越来越广,数额越来越大。为何“小金库”现象屡禁不止,愈演愈烈?我认为除法纪观念淡薄,拜金主义思想影响,平时监督不力等原因外,查处“小金库”时重罚单位,轻罚个人,也是屡查屡犯,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
检查中重罚单位轻罚个人的作法,对私设“小金库”的乐道者,毫无震慑力。假如检查中发现某负责人贪污3~5千元,定会绳之以法判1年半载的。但某单位私设“小金库”损失国家财产500万元,对单位负责人却不给予任何处分,连象征性罚款都没有,而且官照当,钱照拿。试想,如此下去“小金库”如何能查禁得住呢?
因此,在查处“小金库”中必须改变重罚单位轻罚个人的做法。我想在加大反腐败教育的同时,辅之在制度上强化对私设“小金库”的单位负责人和直接经办人的责任,据其造成损失的大小,实行分档责罚(如私设“小金库”发生额在5万元以内,单位负责人和直接经办人三年内不晋升工资,一年内不提拔;发生额在10万元以内,单位负责人就地免职,直接经办人开除公职或辞退;发生额在10万元以上的交司法机关判不低于三年以下徒刑)的办法,则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 袁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