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财务与会计》1995年第3期刊登了李龙同志《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应提折旧额的计算》一文,第8期又刊登了龚凯颂同志《也谈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应提折旧额计算》的文章,对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如何计算应提折旧额进行了探讨。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和实际工作中正确实施,我们认为有必要就此问题作一些解释,以作为对李文和龚文的答复。
按照《工业企业财务制W度》第四章第三十二条规定,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公式为: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月折旧率
上述计算公式中,“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是指年初固定资产净值,还是月初固定资产净值,在文字上并未明确,但系统地分析,则不难看出,这里的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是指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一、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典型的快速折旧法,其显著特征是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内,早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计提的折旧额逐年递减。从理论上讲,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是按年计提,按年计算折旧率的,但实际工作中企业一...
《财务与会计》1995年第3期刊登了李龙同志《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应提折旧额的计算》一文,第8期又刊登了龚凯颂同志《也谈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应提折旧额计算》的文章,对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如何计算应提折旧额进行了探讨。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和实际工作中正确实施,我们认为有必要就此问题作一些解释,以作为对李文和龚文的答复。
按照《工业企业财务制W度》第四章第三十二条规定,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公式为: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月折旧率
上述计算公式中,“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是指年初固定资产净值,还是月初固定资产净值,在文字上并未明确,但系统地分析,则不难看出,这里的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是指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一、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典型的快速折旧法,其显著特征是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内,早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计提的折旧额逐年递减。从理论上讲,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是按年计提,按年计算折旧率的,但实际工作中企业一般按月核算,固定资产折旧应按月计提。即企业按年计提的折旧额应在年度内各个月份进行摊销。按制度规定,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很明显,在年内各月折旧额是相等的,即各月计提折旧额之和应为按年折旧率计提的折旧额。因此,按年计提折旧和按月计提折旧的依据是一致的,即固定资产年初帐面净值。
二、如果按月计提折旧的依据为月初固定资产净值,制度中规定的计算公式则是互相矛盾的,即月折旧额也会逐月递减,年内各月计提折旧额之和就不等于(小于)按年计提的折旧额。也就是说,按月初固定资产净值计提折旧,则会完全否定“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的规定,其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三、实例分析。例某厂1993年末购进一台机器设备,原值为1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1994年折旧额计算如下:

月折旧率=40%/12=33.3%
年应提折旧额=100000×40%=40000(元)
1994年度各月折旧额=100000×40%/12元。各月计提折旧之和等于按年折旧率计算的折旧额40000元。
如果以月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计算,则1994年度各月折旧额为:1月份 3330 2月份 3219 3月份 3112 4月份 3008 5月份 2908 6月份 2811 7月份 2718 8月份 2627 9月份 2540 10月份 2455 11月份 2373 12月份 2294
12个月累计为33395元,与年度应提折旧额40000元是不相等的。显然,“固定资产帐面净值”为年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如为月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不仅在理论上讲不通,而且其计算结果也是不正确的。
(财政部工交司制度处)
责任编辑 秦中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