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会计制度改革后,许多教材将原来的“计划”一词改为“预算”二字,如:成本计划改为成本预算;财务计划改为财务预算。“计划”与“预算”是否有着本质的区别?能否划等号?
参阅权威性的经济专著,我们会发现“计划”与“预算”一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经济与管理大辞典》(马洪、孙尚清主编)一书,将计划与预算定义为:计划是对未来事件、工作的预计和筹划,是进行未来生产和工作的尺度、准则和目标。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年、季、月)内的财政收支计划。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现代管理会计手册》(许毅、杨纪琬等主编)一书,将计划与预算阐述为:计划是完成企业决策目标的方法,它可以用实物计量单位或货币计量单位表示;预算是完成目标方法的货币表现,主要是用货币计量单位反映。预算虽然是完成目标方法的货币表现,但不是消极的反映,而是积极的参与生产决策,如果目标利润完不成计划,应该考虑修改计划。有时候,预算与计划的区别不是十分严格,财务预算也称财务计划。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外经济管理名著丛书《管理学》〔(美)哈罗德、孔茨西里尔·奥唐奈海因茨·韦里克...
会计制度改革后,许多教材将原来的“计划”一词改为“预算”二字,如:成本计划改为成本预算;财务计划改为财务预算。“计划”与“预算”是否有着本质的区别?能否划等号?
参阅权威性的经济专著,我们会发现“计划”与“预算”一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经济与管理大辞典》(马洪、孙尚清主编)一书,将计划与预算定义为:计划是对未来事件、工作的预计和筹划,是进行未来生产和工作的尺度、准则和目标。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年、季、月)内的财政收支计划。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现代管理会计手册》(许毅、杨纪琬等主编)一书,将计划与预算阐述为:计划是完成企业决策目标的方法,它可以用实物计量单位或货币计量单位表示;预算是完成目标方法的货币表现,主要是用货币计量单位反映。预算虽然是完成目标方法的货币表现,但不是消极的反映,而是积极的参与生产决策,如果目标利润完不成计划,应该考虑修改计划。有时候,预算与计划的区别不是十分严格,财务预算也称财务计划。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外经济管理名著丛书《管理学》〔(美)哈罗德、孔茨西里尔·奥唐奈海因茨·韦里克著〕一书是这样为计划与预算下定义的:计划就是预先决定要去做些什么,如何做,何时做和由谁做,它可分为总目标或使命、一定时期的目标、策略、政策、规则、程序、规划和预算等几类;预算,作为一种计划是以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一种说明书,它也可称之为“数字化”的规划。事实上,财务收支预算常常可称之为“利润计划”,它既可以用财务上的术语来表示,也可用人时、产品单位、机时或任何数字表示的其他计量单位来表示。综上,虽然各家论述不尽完全相同,但存同去异,我们可将计划与预算的关系归纳如下:首先,计划与预算有着本质的区别。计划是对有关企业的未来经营活动进行的预计和筹划,以及为实现经营目标所采取的行动方案和相应措施;预算是以货币及其他数量形式所反映的有关企业未来一定期间内全部经营各项目标的行动方案与相应措施的定量说明。其次,计划与预算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企业周密的、全面的计划包括组织目标、战略性措施和预算三部分内容。企业的组织目标即企业的远景规划,是企业在未来若干会计年度内的奋斗目标,企业的战略性措施即企业的长期计划是指为达到组织目标在各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包括生产能力的利用、成本的降低、开拓特定市场的投资等等;预算即企业的日常计划,是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为实现部分长期计划的特定数量说明。可见,预算是计划的一部分,是对计划在一个会计年度内的详尽定量说明,从这个角度来看,计划等于预算。
“预算”一词并不是企业会计制度改革后才出现的新概念,企业会计制度改革前,预算一词有其适用范围。我们常常以计划一词取代预算一词,称财务计划或成本计划而不说财务预算或成本预算,只有对费用进行数量说明时,才称之为费用预算。这是因为:材料和工资项目的计划编制有别于费用项目的计划编制。材料和工资项目可根据消耗定额及计划价格直接编制计划,费用项目则不具有这一特性,它只能分别明细项目预计各项费用并汇总编制。根据费用自身的特点,实际工作中,人们习惯上将费用计划称为费用预算。其实,“计划”与“预算”一词在此实质上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