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六十三条规定:“企业对外投资如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额半数以上,或者实质上拥有被投资企业控制权的,应当合并报表”。本文拟就控股公司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
(一)企业控股合并的含义
所谓企业控股合并,是指一个企业购买了另一个或另几个企业达到控股百分比股份的合并形式。例如,甲公司分别购买乙、丙两个公司股份的55%和60%,于是甲公司便成了乙、丙两个公司的母公司或控股公司,而乙、丙两个公司则均成为甲公司的子公司或附属公司。经过合并后,上述三家公司各自仍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和法律主体,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新的企业集团。
由于控股公司及各附属公司均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和法律主体而继续经营,且共同构成了一个新的企业集团,因此,在会计上应当把控股公司及其各附属公司作为一个新的整体来看待。为了正确地反映这一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必须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其目的是为了向控股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报告这一整体营业结果和财务状况。
(二)合并报表的范围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合并报表的范围有二:其一,企业对外投资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数50%以上;其二,企业实质...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六十三条规定:“企业对外投资如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额半数以上,或者实质上拥有被投资企业控制权的,应当合并报表”。本文拟就控股公司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
(一)企业控股合并的含义
所谓企业控股合并,是指一个企业购买了另一个或另几个企业达到控股百分比股份的合并形式。例如,甲公司分别购买乙、丙两个公司股份的55%和60%,于是甲公司便成了乙、丙两个公司的母公司或控股公司,而乙、丙两个公司则均成为甲公司的子公司或附属公司。经过合并后,上述三家公司各自仍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和法律主体,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新的企业集团。
由于控股公司及各附属公司均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和法律主体而继续经营,且共同构成了一个新的企业集团,因此,在会计上应当把控股公司及其各附属公司作为一个新的整体来看待。为了正确地反映这一整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必须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其目的是为了向控股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报告这一整体营业结果和财务状况。
(二)合并报表的范围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合并报表的范围有二:其一,企业对外投资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数50%以上;其二,企业实质上拥有被投资企业控制权。对于第一种情况,不难理解。难以把握的是第二种情况。对什么才算“实质上拥有控制权”,目前尚无定论。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所谓拥有被投资企业控制权,是指通过与其他投资者的协议,掌握一半以上的表决权;或根据章程、协议规定,有权统驭企业财务和经营方针;或有权任免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的多数成员;或在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的会议上有权投多数票的投资人。我们认为,对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财务会计制度中未作具体规定的会计事项,可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处理。在实务工作中,会计人员可按照上述原则来处理,具体界定合并报表的范围。
(三)合并报表内部调整与抵消的内容
在合并报表时,需要内部调整抵消的内容:相互购销业务发生的收入、成本、盈亏;相互间的往来款;投资和被投资企业的股本和长期投资;以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和长期投资;从被投资企业取得股利和对方支付股利;有关内部债券的抵消;相互租赁固定资产导致的租金收入和租赁支出等。
为便于理解,现就合并报表调整抵消事项会计分录择要列举如下:
1.公司内部购销业务发生的有关收入、成本、利润的抵消
①调整内部销售形成虚增的收入和成本。以公司内部销售总额作如下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营业成本
②调整内部销售形成存货中含有的利润: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的相关科目
上述分录的金额可按下列公式求得:
调整数=(期末存货余额-期初存货余额)×平均成本利润率
2.公司内部的往来帐款的抵消
借:应付帐款
贷:应收帐款
内部往来帐款中借贷方如不能完全冲销的,其差额应并入“其他应收款”或“其他应付款”项目中反映。
3.公司内部投资的调整与抵消
①调整虚增的股本(所有者权益):
借:股本(投资方认缴的股本金额)
贷:长期投资(投资作价金额)
借或贷:资本公积(差额)
②调整成本法下虚增的投资收益。按投资方实际收到的投资收益,作如下分录:
借:投资收益
贷:利润分配——已分配股利
③调整权益法下虚增的投资收益和长期投资。按应计投资收益数,作如下分录: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投资
4.内部债券的调整与抵消
①按公司内部持有的本公司债券合计数,作如下分录:
借:应付债券——面值
——应计利息
贷:长期投资——债券投资
——应计利息
②按支付或预提内部债券利息数,作如下分录:
借:投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会计分录均调表不调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