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责任会计是会计电算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会计核算工作实行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电脑进入会计领域,代替手工进行责任会计核算,使责任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和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对增加生产、控制费用支出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就电脑责任会计核算的问题,谈谈个人肤浅的见解。
一、电脑责任会计的必要性
电脑责任会计是指在电脑内建立责任会计核算体系,按照责任单位的责权范围,用电脑来收集、整理经济信息,反映和考核责任单位业绩,规划与控制责任单位的经济业务的一种管理活动。电脑责任会计的目的,是通过核算手段的现代化,提高责任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和反馈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迅速执行责任会计的反映、监督、规划和控制的职能,更好地发挥会计参与经营管理和经营决策的作用。电脑责任会计以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责任归属清楚、经济信息灵敏、考核评价及时、规划控制有效而倍受青睐。
1.电脑责任会计加快了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和反馈的速度,有利于考核与评价责任单位的业绩,实现了以业绩评价为中心的目标管理。
2.电脑责任会计丰富了会计电算化的内容,强化了会计参与经营管理和经营决策的职能,使会计工作从单纯的报帐型向经营管理型转变。
3.电脑责任会汁完善了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体系,有利于贯彻经济责任制,使各个层次的责任者目标明确,有责有权,充分调动积极性。
二、电脑责任会计的基本内容
当前,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一些行业得到了推广与应用,各企业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陆续建立了电脑责任会计核算体系。因为各企业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不同,责任归属就不可能相同,所以各企业的电脑责任会计核算体系就显然不同。尽管各企业电脑责任会计核算体系不同,模式多种多样,但其基本内容应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1.在电脑中确定责任单位。根据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划分责任归属的层次,按照分层负责的原则明确各层次责任单位的划分,组成一个上下左右纵横连锁的责任会计核算体系。一般来说,大、中型企业有两种组织结构形式,即纵向组织结构形式和横向组织结构形式。不论采取哪一种组织结构形式,只要是实行分权管理的企业,都会存在若干个管理层次,各管理层次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形成整个企业的管理系统。责任单位的划分,原则上按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机构来确定。各责任单位的负责人向企业管理当局承担经济责任,同时也拥有相应的经济权力。
2.在电脑中确定责任单位的考核内容。在经营决策和全面预算的总目标下,按照责任单位的责权范围和经营活动的内容,确定责任单位的责任目标,形成以经济指标为主要标志的考核内容。如运输企业的电脑责任会计考核内容,一般有财务指标、统计指标、质量指标和效率指标等。这些指标作为控制和评价责任单位经济活动的主要依据。
3.在电脑中确定责任单位的目标控制。按责任归属原则,在电脑内建立一套完整的帐务处理程序,及时地提供准确、可靠的责任指标的执行情况,反映和衡量责任单位的行为是否与预期目标一致,以便在事前或日常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保证预期目标的实现。
4.在电脑中确定责任单位业绩的分析方法。责任单位的业绩分析,主要是差异分析。对实际与预期目标的差异,要重点解剖,实行“例外管理”的原则,集中注意力于例外,从而实现以绩效评价为中心的目标管理。
5.在电脑中确定责任会汁信息传递的路径。责任会计信息传递的路径,是根据决策者对责任会计信息的利用程度而确定的。责任会计信息,除了满足本责任单位的需要外,还要满足企业管理当局经营管理的需要。在电脑中确定责任会计信息传递路径的方法主要有操作权限控制法,即在电脑中规定哪一个层次的管理人员应获得哪些责任会计信息。
三、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比较
1.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由于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核算对象都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因而,两者有如下共同点:
①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都是属于会计学的范畴,都是会计学的分支学科。
②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都是利用价值形式进行核算的。
③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都是在新会计制度规定的一级会计科目下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
①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所核算的成本、利润和资金等财务指标,在总量上是相等的。
2.责任会计与财务会汁的区别
责任会计属于管理会计范畴,与财务会计相比,在会计的职能、核算的主体、核算的模式和考核的内容等问题上有如下区别:
①职能不同。责任会计除具有反映和监督的职能外,还有自身的规划与控制的职能,而财务会汁仅仅有反映与监督等两方面职能。
②主体不同。责任会计以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为主体,主要核算责任单位的财务指标、统计指标和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编制责任单位的业绩报告,主要向责任单位和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经济责任信息。而财务会计以整个企业为主体,核算企业的成本、利润和资金等指标的完成情况,编制国家规定的财务报表,主要向所有者、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提供财务状况。
③模式不同。责任会计没有统一的核算模式,其责任单位的划分、奖惩办法的制订以及责任单位的业绩报告等,都是根据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而制定的。财务会计具有统一的核算模式,其成本范围、报表格式和核算指标等,都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
④考核的内容不同。责任会计的考核内容除了成本、利润和资金等财务指标外,还有产量、效率等统计指标;财务会计主要考核成本、利润和资金等财务指标,形成了一套比较固定的凭证、帐簿和报表的会计信息反馈渠道。
四、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建立电脑责任会计核算体系
最近,会计理论界就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是否合在一起核算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有的主张“单轨制”,即把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合在一起核算。有的主张“双轨制”,即把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搞两套会计核算体系。我认为企业建立电脑责任会计,不要介入“单轨制”或“双轨制”的争论,应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大胆探索,走自己的路。
1.在电脑中建立会汁科目体系。会计科目即为帐户名称。若干个会计科目按一定规律组合,便构成了会计科目体系。在“双轨制”的条件下,在电脑中应分别按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体系。这两套会计科目体系各自独立,自成一体,互不干扰。在“单轨制”的条件下,在电脑中建立会计科目体系,一方面要求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融为一体,根据财务管理的需要随时调用帐户上的数据,另一方面要求保持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各自的特点,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一般来说,新会计制度规定的一级会计科目名称及其编码,是不允许随意改动的。明细科目则是用户根据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本单位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而设置的。明细科目一般明细到三级,也有明细到四级、五级的。用户只要把会计科目名称及其编码送入电脑内,经过电脑排序索引,就能生成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相结合的会计科目体系。如:财政部颁布的《运输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一级科目名称为“运输支出”,编码为“502”。明细科目由用户自行设置。若用户在“运输支出”的一级科目下分别设置二级科目名称为“港口费”、“燃料费”、“航道费”、“事故损失”和“航次其他”。在各个二级科目下,分别设置的三级科目名称为“桂海461船”、“桂海462船”等责任单位,电脑的屏幕则显示“会计科目结构表”如(表-1):(表见第36页)
2.在电脑中建立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相结合的报表体系
新会计制度规定了企业向外部报送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财务状况变动表等三张报表。这三张报表的具体格式是国家规定的,不允许用户改动。用户通过在电脑内定义表名、设计表格和填写数据采集公式来实现自动编表。对于责任会计报表,不论是报表的格式,还是数据采集公式都是由用户根据本单位内部管理的要求而设置的。在电脑上设计责任会汁报表的步骤是:

定义责任会计报表名称,在电脑的屏幕上绘制表格,填写报表在屏幕上的显示参数,设计报表的数据采集公式,编表。具体的责任会计报表如(表-2):

如(表-2),“产量”为统计指标,因为会计帐页没有该指标的数据,所以只能用手工从键盘中键入。其余指标均为财务指标,由用户填写数据采集公式,让电脑到帐页上采集数据,自动生成责任会计报表。
诚然,责任会计报表和财务会计报表是两套性质不同的报表体系。在“单轨制”的条件下,不论责任会计报表,还是财务会计报表,其报表栏目上的数据都是来源于同一个帐簿数据库,数据资源共享共用。在“双轨制”的条件下,责任会计报表和财务会计报表的数据分别来源于两个不同的帐簿数据库,即责任会计的帐簿数据库和财务会计的帐簿数据库。
3.建立电脑责任会计,要注意责任指标的考核与控制范围。电脑责任会汁可以与统计结合,也可以与目标管理、厂内银行、质量管理等结合,兼收并蓄。但不能以电脑责任会计来代替其他管理手段。开展电脑责任会计工作,要强调责任的归属,坚持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以成本、利润和资金为主要指标,以分析、控制、考核和奖惩为主要方法,把对责任指标的考核与控制限制在电脑责任会计力所能及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