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财务制度把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由现行平均18年左右,缩短至13—15年左右,使折旧率平均提高1.3-2.4个百分点。实施新制度必须重新计算已使用资产的折旧率,这里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它的尚未使用年限,从而保证会计核算的科学性。
有人认为,尚未使用年限可用新折旧年限减已使用年限,直接计算。如果资产已不具有使用年限,就把它的折余价值用补提折旧的方法处理。其理由是:这样计算直观、简便,符合新制度允许企业自行确定具体折旧年限和选择折旧方法,加快折旧的改革精神。我们认为使用比率计算法更科学。所谓比率法,即按资产的已使用程度确定它的未使用比率,然后依未使用比率折算新的折旧年限,计算出它的尚未使用年限。关于未使用比率的计算,在资产连续使用的情况下,可按年限法计算;在资产间断使用的情况下,可按其价值计算。未使用比率计算尚未使用年限的公式是:

例如,某资产的帐面原值是11000元,原定使用14年,残值率4%为440元,已经使用8年,累计折旧6034.32元。按新制度的规定,企业确定使用10年。它的尚未使用年限可以上列公式计...
新财务制度把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由现行平均18年左右,缩短至13—15年左右,使折旧率平均提高1.3-2.4个百分点。实施新制度必须重新计算已使用资产的折旧率,这里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它的尚未使用年限,从而保证会计核算的科学性。
有人认为,尚未使用年限可用新折旧年限减已使用年限,直接计算。如果资产已不具有使用年限,就把它的折余价值用补提折旧的方法处理。其理由是:这样计算直观、简便,符合新制度允许企业自行确定具体折旧年限和选择折旧方法,加快折旧的改革精神。我们认为使用比率计算法更科学。所谓比率法,即按资产的已使用程度确定它的未使用比率,然后依未使用比率折算新的折旧年限,计算出它的尚未使用年限。关于未使用比率的计算,在资产连续使用的情况下,可按年限法计算;在资产间断使用的情况下,可按其价值计算。未使用比率计算尚未使用年限的公式是:

例如,某资产的帐面原值是11000元,原定使用14年,残值率4%为440元,已经使用8年,累计折旧6034.32元。按新制度的规定,企业确定使用10年。它的尚未使用年限可以上列公式计算:

上列两种计算,结果都是4.3年,依此,就可以确定该资产尚可使用四年零四个月。我们以为,这样计算完全符合新制度的规定,也能够保障新旧制度的衔接与平稳地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