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92年12月6日,是一个普通的星期天,但是对于我——一个担任县级财政总会计的实际工作者来说,却是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和全国千千万万会计同行们一起,参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统一考试,并且顺利通过了。我的体会是:
1、克服侥幸心理,扎扎实实下苦功夫。因为这是全国统一组织的考试,是属于国家级水平考试,必须按照“大纲”要求,全面掌握统编教材上的内容。那就不能凭某些经验,四处“摸”信息,弄“资料”,押题猜题,找捷径,抱侥幸心理。而应当老老实实下苦功夫去研读全国考办编写的材料。我用的是“笨”办法——读、抄、做。读,包括浏览和精读,即一边浏览,一边用粗笔打下需精读的记号,使书越读越薄。抄,则是把重要的内容摘录下来。做,就是做作业,自己布置,自己做,自己批阅,举一反三,加深印象。同时也要善于抓重点、难点。如“相关知识综合”的重点,应该是那些与“会计”结合得越紧、关系越密切的方面。对重点内容中的难点、疑点要抓死猛攻,力求一个个弄懂,不搞似懂非懂。
2、参加好的考前辅导,有利于加强应考复习准备。我认为,参加一些水平较高的培训辅导班是必要的和有益的,它不仅能够帮助应考人员理解和...
1992年12月6日,是一个普通的星期天,但是对于我——一个担任县级财政总会计的实际工作者来说,却是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和全国千千万万会计同行们一起,参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统一考试,并且顺利通过了。我的体会是:
1、克服侥幸心理,扎扎实实下苦功夫。因为这是全国统一组织的考试,是属于国家级水平考试,必须按照“大纲”要求,全面掌握统编教材上的内容。那就不能凭某些经验,四处“摸”信息,弄“资料”,押题猜题,找捷径,抱侥幸心理。而应当老老实实下苦功夫去研读全国考办编写的材料。我用的是“笨”办法——读、抄、做。读,包括浏览和精读,即一边浏览,一边用粗笔打下需精读的记号,使书越读越薄。抄,则是把重要的内容摘录下来。做,就是做作业,自己布置,自己做,自己批阅,举一反三,加深印象。同时也要善于抓重点、难点。如“相关知识综合”的重点,应该是那些与“会计”结合得越紧、关系越密切的方面。对重点内容中的难点、疑点要抓死猛攻,力求一个个弄懂,不搞似懂非懂。
2、参加好的考前辅导,有利于加强应考复习准备。我认为,参加一些水平较高的培训辅导班是必要的和有益的,它不仅能够帮助应考人员理解和掌握各考试科目的知识,而且还能够使考生集中时间精力,有利于应考人员加强考前复习准备。但要注意一个前提:所参加的辅导班必须具备规定条件并经过批准,否则一旦出现误导,反而会深受其害。
3、掌握考场经验,认认真真作答。应试答题是有一定技巧的。比如,一般试卷都是按题型而不是按试题的难易或分值的高低来排列。有些试题看起来虽然答案简单,但题量大,分值不高,有的并不容易答准。所以应试时,首先要冷静地进行审题,再决定答题顺序,先易后难,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成绩。切不可拿到试卷,就按顺序作答,甚至为一个单选或多选题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导致有些大题因时间不足而不得不放弃。其次,对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无法全面做出的大题,也要仔细琢磨,不可轻易放弃,即使只能做出其中的某一步骤也要尽量做出来。再次,有时虽然一科考得不理想,但另一科可能会考得较好,不要随便弃考,这不仅是对考试结果的影响问题,也是一个考试态度与信心问题。这些都值得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