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28 作者:卢福财
[大]
[中]
[小]
摘要: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建立与完善,作为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手段和对外投资的主要形式的债券将被广泛地采用,债券业务的核算也将成为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由于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其发行价格是直接由其票面利率和市场利率决定的,在债券发行中就必然会存在溢价与折价,因此,债券溢价与折价的摊销也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债券溢价与折价的摊销方法——直线法和实际利率法
债券溢价与折价的摊销方法一般有直线法和实际利息法。直线法也称平均法,就是将债券溢价或折价在债券有效期内进行平均分配。实际利率法就是按各期期初债券帐面价值和债券发行时的实际利率(即市场利率)计算每期利息费用或投资收益,并据以进行溢价与折价的摊销。现分别举例说明如下:
1.直线法
设A公司于19×5年1月1日以现金10 420元购入B公司5年期的债券10000元,票面利率7%,当时市场利率为6%,则债券的溢价为420元。
按直线法摊销,每年年终结算时应摊销的债券溢价为:420÷5=84元
各年年终债券溢价摊销情况见表1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建立与完善,作为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手段和对外投资的主要形式的债券将被广泛地采用,债券业务的核算也将成为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由于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其发行价格是直接由其票面利率和市场利率决定的,在债券发行中就必然会存在溢价与折价,因此,债券溢价与折价的摊销也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债券溢价与折价的摊销方法——直线法和实际利率法
债券溢价与折价的摊销方法一般有直线法和实际利息法。直线法也称平均法,就是将债券溢价或折价在债券有效期内进行平均分配。实际利率法就是按各期期初债券帐面价值和债券发行时的实际利率(即市场利率)计算每期利息费用或投资收益,并据以进行溢价与折价的摊销。现分别举例说明如下:
1.直线法
设A公司于19×5年1月1日以现金10 420元购入B公司5年期的债券10000元,票面利率7%,当时市场利率为6%,则债券的溢价为420元。
按直线法摊销,每年年终结算时应摊销的债券溢价为:420÷5=84元
各年年终债券溢价摊销情况见表1
由表1的计算可知,A公司由该债券实际可收的利息金额每年为700元,5年共为3500元。而真正能作为投资收益的收入每年为616元,5年共为3080元。每年的债券溢价摊销为84元,它冲销了A公司的投资收益,5年共摊销420元。也就是说在5年的债券的到期日,A公司可从B公司收到13500元的现金,其中10000元为债券的本金,3500元为实际收到的利息金额。在这3500元中,有420元是以溢价形式预先由A公司支出给B公司的,现在收回来,只有3080元才是A公司真正的投资收益。
对于B公司来说,债券溢价摊销的计算与A公司相同,只不过把投资收益改成利息费用就行了。也就是说,B公司每年的利息费用并不是按票面计算的700元,而是616元,5年的利息费用共为3080元。但在债券到期日,B公司仍要支付给A公司本利共计13500元,其中本金10000元,利息费用3080元,420元是B公司发行债券时向A公司预收的,现仍归还给A公司。
再看一下折价的直线摊销。设上例中,当时的市场利率为8%,债券的发行价格为9600元,则债券的折价为400元。按直线摊销法,每年年终结算时应摊销的折价为:400÷5=80元。
各年年终债券折价摊销情况见表2
与债券溢价摊销的结果相反,债券折价的摊销使A公司的投资收益增加(B公司的利息费用也是增加)。虽然A公司每年从B公司可收利息金额700元,5年共3500元,但他的投资收益每年却是780元,5年共3900元。因为他已经以债券折价的方式预先从B公司扣回400元的利息收入,也就是在购买时就获得了400元的投资收益。同理,B公司虽然在债券的到期日只发付给A公司3500元利息费用,但他已经以债券折价的方式先付400元利息,故它的总利息费用为3900元,每年的利息费用为780元。
2.实际利率法
仍以直线法的两个例子来进行计算分析。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债券溢价摊销情况见表3.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债券折价摊销情况见表4。
计算说明:①700.00=10000×7%
②625.20=10420×6%
③74.80=700-625.20
④10345.00=10420.00-74.80
*最后一次摊销额只要保证债券帐面价值为票面价值就行,这时的投资收益607.22与按公式计算的605.57稍为有一点小误差,这是计算误差。
从表3可看出,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债券溢价时,先用每期期初债券的帐面价值,即摊余价值,按发行时的市场利率计算出各期的投资收益,把计算出的投资收益与债券的票面利息进行比较确定出每期应摊销的债券溢价,然后再调整债券的帐面价值,即减少期初的摊余价值。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债券折价的方法与此相似,这里就不再进行分析。
计算说明:①700=10000×7%
②768.00=9600×8%
③68.00=768.00-700
④9668=9600+68.00
*最后一次折价摊销按公式计算应为92.51,但不能完全摊尽折价,故按需要确定为93.58,二者间相差1.07,为计算误差。
二、债券溢价与折价摊销方法的简要比较
直线法与实际利率法是国际上用于债券溢价与折价摊销的两种常见方法,二者各有优缺点。直线法把债券的溢价与折价在债券存续期内平均分摊,每期摊销额相等,使每期的投资收益或利息费用也相等,各期的会计分录不变,计算简单,分便易行,这是它的最大特点。但直线法有一缺点,这就是由于债券的摊余价值在不断变化,而每期的利息将固定不动,这就使债券的每期实际利率在变动,这不符合逻辑。从理论上讲,由于债券帐面价值在不断变化、债券的利息也应随之变化,使二者之间的关系更符合逻辑。实际利率法弥补了直线法的这一缺点,它使债券的实际利率与发行时的市场利率一致,并在摊销期内保持不变,而每期的利息随债券的帐面价值增减而增减。但实际利率法计算比较麻烦,每期分录也要变动。在西方企业会计实务中,如用实际利率法和直线法计算结果差异较小时,为简便起见,采用直线法。如出入较大时,则采用实际利率法。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中,除外商投资企业外,一般都规定使用直线法对债券溢价与折价进行摊销。这除了考虑简便以外,还有下面的原因。在西方国家,债券的利息大都是分期支付的,企业在每次收到或支付债券利息时,就在会计上对债券溢价与折价进行摊销,这样两种方法间的差异就更小。而我国债券一般都为一次性还本付息,债券溢价与折价的摊销只能在会计期末进行。这就有一个问题,是在月末摊销呢,还是在年末摊销?对于直线法来说,月末摊销与年末摊销的结果是一致的,因为每月的摊销额就是每年摊销额的十二分之一,仍是固定不变的。对于实际利率法来说,月末摊销与年末摊销相差较大。对于5年期的债券来说,年末摊销只需计算5次,月末摊销就得计算60次,而且,月末摊销算出的每年摊销额与年末摊销算出的每年摊销额显然不同。这就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在会计实务中将增加很多的工作量和麻烦。所以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大都规定使用直线法对债券溢价与折价进行摊销。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