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各种存货发出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
发出存货计价采用不同方法,影响着企业当期产品成本和经营利润的高低,也影响着企业期末资产的多少。企业究竟应选择何种计价方法,现以同一材料购进、发出、结存业务为例,用不同计价方法,对其不同结果作一比较,供选择计价方法时参考。
例如:某企业甲材料1月份购进、发出、结存业务如右栏表:
按不同方法计价:
一、采用加权平均法,它是在月末,将月初结存数量和本月购进数量为权数,求得平均单价,来确定本月发出材料成本和月末结存材料成本。其计算公式是:


本月发出材料成本=1500×5.5=8250(元)
本月末结存材料成本=400×5.5=2200(元)
二、采用移动平均法,它是在每次购进时以前期结存数量和本次购进数量为权数,求得平均单价,...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各种存货发出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
发出存货计价采用不同方法,影响着企业当期产品成本和经营利润的高低,也影响着企业期末资产的多少。企业究竟应选择何种计价方法,现以同一材料购进、发出、结存业务为例,用不同计价方法,对其不同结果作一比较,供选择计价方法时参考。
例如:某企业甲材料1月份购进、发出、结存业务如右栏表:
按不同方法计价:
一、采用加权平均法,它是在月末,将月初结存数量和本月购进数量为权数,求得平均单价,来确定本月发出材料成本和月末结存材料成本。其计算公式是:


本月发出材料成本=1500×5.5=8250(元)
本月末结存材料成本=400×5.5=2200(元)
二、采用移动平均法,它是在每次购进时以前期结存数量和本次购进数量为权数,求得平均单价,来确定每次发出材料成本和每次期末结存材料成本。其计算公式是:

仍以上例:计算1月10日发出材料和期末结存材料成本。

10日发出材料成本=300×5.30=1590(元)
10日末结存材料成本=600×5.30=3180(元)
余类推,其1月计算结果如下:

三、采用先进先出法,它是假定先购进的材料先发出为前提,来确定每次发出材料的单价,仍以上例,按每次发出计价,其计算结果如下:

按在月末一次计价,其计算结果如下:
月末结存400公斤中,以最后购进200公斤作结存,每公斤5.80元,计1160元,往前推以1月25日购进200公斤作结存,每公斤5.70元,计1140元,其结存400公斤的成本为2300元,平均单价为5.75元(2300÷400)。本月发出材料成本=2610+7840-2300=8150(元),平均单价为5.43元(8150÷1500)。每次发出计价和月末一次计价其结果相同。
四、采用后进先出法,它是假定后购进的材料先发出为前提,来确定每次发出材料的单价,仍以上例,按每次发出计价,其计算结果如下:

按在月末一次计价,其计算结果如下:
月末结存400公斤中,以最先月初结存400公斤作结存,每公斤5.22元,计2088元。本月发出材料成本=2610+7840-2088=8362(元),平均单价为5.57元(8362÷1500)。每次发出计价与月末一次计价其结果有差别,是由于分次计价时,后进材料单价不同所致。
五、采用个别计价法,它是每次发出材料以该材料实际购进单价计算,其计算公式是:
发出材料成本=发出材料数量×该材料购进实际单价
仍以上例,假定1月10日发出材料300公斤中,有200公斤是月初结存的@5.22元,计1044元;有100公斤是1月5日购进的@5.40元,计540元。1月20日发出材料600公斤中,有100公斤是月初结存的@5.22元,计522元;有200公斤是1月5日购进的@5.40元,计1080元;有300公斤是1月15日购进的@5.60元,计1680元。1月30日发出材料600公斤中,有50公斤是月初结存的@5.22元,计261元;有50公斤是1月5日购进的@5.40元,计270元;有100公斤是1月15日购进的@5.60元,计560元;有400公斤是1月25日购进的@5.70元;计2280元。本月共发出材料1500公斤,成本为8237元,平均单价为5.49元(8237÷1500)。月末结存材料400公斤中,有150公斤是月初结存的@5.22元,计783元;有50公斤是1月5日购进的@5.40元,计270元;有200公斤是1月30日购进的@5.80元,计1160元。期末结存材料成本2213元。个别计价法,需分批设卡核算如下:

六、不同计价方法结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