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满足固定资产加快更新的资金需要,新的企业财务制度允许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加速折旧的办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加速折旧方法之一,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年折旧率
在以上公式中,期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是随着会计期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从理论上讲:期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累计折旧”帐户只进行总分类核算,不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工业、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均是这样规定的),要逐项、逐年度查明固定资产的已提折旧额很麻烦。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笔者根据各项固定资产共同具备的购进原值、年折旧率和已提折旧年数三个基本条件,推导出下列“期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的简便计算方法:

公式中“本期折旧年数-1”是截止本会计年度初已提折旧年数,应依据固定资产明细帐记载的每项固定资产的投入使用时间确定。
例如:某企...
为了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满足固定资产加快更新的资金需要,新的企业财务制度允许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加速折旧的办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加速折旧方法之一,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年折旧率
在以上公式中,期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是随着会计期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从理论上讲:期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累计折旧”帐户只进行总分类核算,不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工业、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均是这样规定的),要逐项、逐年度查明固定资产的已提折旧额很麻烦。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笔者根据各项固定资产共同具备的购进原值、年折旧率和已提折旧年数三个基本条件,推导出下列“期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的简便计算方法:

公式中“本期折旧年数-1”是截止本会计年度初已提折旧年数,应依据固定资产明细帐记载的每项固定资产的投入使用时间确定。
例如:某企业有一台机器购进原值40000元,预计使用期限为5年,年折旧率为40%,计算第三年度应提折旧额。
期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40000×(1-40%)3-1
=14400元
本年度折旧额=14400×40%=5760元
下面我们分步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第一年折旧额=40000×40%=16000元
第二年折旧额=(40000-16000)×40%
=9600元

第三年度折旧额=14400×40%=5760元
上述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是相等的。由于前者省略了计算或查找以前各期已提折旧额的过程,从而要方便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