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有几个问题仍应好好解决。
1.加强统一管理,克服应用工作中的“高起点,低步伐”现象。当前在会计电算化的推广应用工作中,基本上是各单位自发地购买软件和设备,在缺乏统一领导,缺少电算化开发人员的情况下,软件(实用性和适应性)、硬件(设备及维护)、运行环境(后续服务等)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从而造成企业应用工作踌躇不前,效益低下。为了克服这种不良后果,当务之急,作为主管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财政部门,应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指导和管理,推动财会电算化事业的顺利发展。
2.对已开展会计电算化应用工作的企业,在会计工作业务分工中,应专设电算化岗位。没有电算化专职岗位,没有既懂计算机,又精通财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会计电算化推广应用工作是很难见成效的。此外,此岗位的设立,不仅可调动财会人员电算化应用的积极性,消除目前电算化只作为财会人员的“第二职业”的不正常现象,还可为有会计电算化方面特长的人员(开发者或应用者)长期从事会计电算化的研究创造条件,同时也是解决会计电算化人才严重缺乏的措施之一。从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将会计...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有几个问题仍应好好解决。
1.加强统一管理,克服应用工作中的“高起点,低步伐”现象。当前在会计电算化的推广应用工作中,基本上是各单位自发地购买软件和设备,在缺乏统一领导,缺少电算化开发人员的情况下,软件(实用性和适应性)、硬件(设备及维护)、运行环境(后续服务等)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从而造成企业应用工作踌躇不前,效益低下。为了克服这种不良后果,当务之急,作为主管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财政部门,应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指导和管理,推动财会电算化事业的顺利发展。
2.对已开展会计电算化应用工作的企业,在会计工作业务分工中,应专设电算化岗位。没有电算化专职岗位,没有既懂计算机,又精通财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会计电算化推广应用工作是很难见成效的。此外,此岗位的设立,不仅可调动财会人员电算化应用的积极性,消除目前电算化只作为财会人员的“第二职业”的不正常现象,还可为有会计电算化方面特长的人员(开发者或应用者)长期从事会计电算化的研究创造条件,同时也是解决会计电算化人才严重缺乏的措施之一。从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将会计电算化从制度上纳入正轨,从政策上进行扶植,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3.完善服务体系,缓解人才缺乏的矛盾。如何使更多更好的财会软件直接应用企业财会工作中去,从而更好地为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服务,是我们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我认为,在目前的推广应用工作中,关键问题是缺少一个中间环节,即缺少会计电算化专业服务机构。建立会计电算化专业服务机构,是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持久开展和见实效的重要措施,也是解决目前会计电算化人才缺乏的好办法。通过设立会计电算化专业服务机构,集中具有会计电算化特长的技术人才,使他们从单一服务于本单位的工作,转向服务于全社会,是目前推动会计电算化应用工作的重要手段。
4.制定鼓励政策,设立“电算化应用奖”。开发与应用是会计电算化发展中的前后两个阶段,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重开发,轻应用,为了使应用工作取得良好的效益,促使开发与应用工作形成一条龙,吸引更多的开发人员为应用工作尽心尽力,有必要设立“电算化应用奖”。再者,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在应用中还存在许多实际问题,需要我们好好地研究和解决。设立“电算化应用奖”,可以使电算化应用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重视,这既是解决应用中难点和困难的好办法,也是促使电算化新技术、新方法尽快得到推广应用的措施之一。
5.注意推广应用工作的方式方法。(1)推行“模仿效应”。所谓的“模仿效应”,是指将已成熟并且实用性和适应性较好的“行业专业化软件”,直接推广到同类型的企业中进行试用,从而逐步做到分行业实现财会电算化。这是推广财会电算化的比较理想的途径。因为在实际工作中,行业化管理已成为企业普遍遵循的制度和标准,推行行业专业化软件的难度相对来说要小的多。此种方式下,最重要的是要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做到推广、试用和后续服务系列化。(2)采用“嫁接技术”。这里的“嫁接技术”是指已自行开发或使用会计软件的单位,应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上,吸取行业软件或商品化软件的精华,能移植的模块尽量移植或嫁接,从而不断引进已成熟的新技术、新方法,使系统在本单位原有软件特点的基础上,各项性能不断提高,并与行业专业化软件衔接好,满足宏观和微观管理的统一需要。
6.加快商品化软件的发展。实践证明,在现有条件下开展会计电算化的最大难处,就是难在系统的长期维护上。特别是那些不具备自行开发和维护能力的企业,更是希望既有适合本企业的商品化软件问世,又希望能提供社会化的售后服务。而市场上能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层次需求的会计核算软件还很少,因此,加快商品化软件的发展是摆脱目前困境的重要措施之一。我认为,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建立好商品化软件市场机制。商品化软件的发展应面向市场,应向分行业开发“小通用”商品化软件方向倾斜。同时,应充分利用各行业内比较好的,实用性和适应性等各项指标优良且已成熟的软件,开发出行业内不同需求的多种专业性软件。以市场为导向,为企业提供多种多样的商品化软件,是促进和繁荣商品化软件市场的重要措施,也是逐步形成商品化软件市场机制的必要条件。
(2)搞好商品化软件的流通。流通是连接商品化软件与用户的桥梁和纽带,流通滞后将制约着商品化软件的发展。建立会计电算化专业服务机构,是健全商品化软件市场机制,完善商品化软件服务网点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商品化软件发展的重要流通环节。商品化软件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麻雀虽小,五脏齐全”。事实上,商品化软件流通环节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富有生机和活力,也就是发展和壮大商品化软件市场本身。
当前我国商品化软件公司还很少,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商品化软件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如果各省或行业能兴办一些商品化软件开发机构,开发和推广体现本省或行业特点的软件产品,那么,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发展的局面就会大大改观,由此而产生的市场竞争,就会促进商品化软件市场的发展进程,从而逐步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商品化软件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