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年是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建校五周年,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成人教育有关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在财政部和各级财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与关怀下,在各级教育部门及社会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校教职员工的艰苦奋斗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基础建设日臻完善,初步建成了一座大规模、正规化培训在职会计人员的全国性学校。
目前,已在全国24个省(区、市)和7个计划单列市建立了省校,在319个地(市、州、盟)建立了分校(辅导站),在2021个县(市、区、旗)建立了函授站。5年累计招收学生34万人。为了把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建成一所大规模、正规化培养会计人才的专业学校,五年来,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从实际出发,结合函授特点,学校做了一系列工作,基本达到了“七有”:1、有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从严治学、质量第一”的办学方针;2、有严密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进度计划;3、有适合学校特点的完整的教材体系及辅导体系;4、有以电视教学为主的现代化教学手段;5、有适合成人特点的函授、电教、面授三位一体并结合实际灵活运用的教学形式;6、有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职责分工明确的教学管理体制;7、有健全的包括教学全过程及教学管理各方面的...
今年是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建校五周年,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成人教育有关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在财政部和各级财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与关怀下,在各级教育部门及社会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校教职员工的艰苦奋斗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基础建设日臻完善,初步建成了一座大规模、正规化培训在职会计人员的全国性学校。
目前,已在全国24个省(区、市)和7个计划单列市建立了省校,在319个地(市、州、盟)建立了分校(辅导站),在2021个县(市、区、旗)建立了函授站。5年累计招收学生34万人。为了把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建成一所大规模、正规化培养会计人才的专业学校,五年来,按照教育部门的要求,从实际出发,结合函授特点,学校做了一系列工作,基本达到了“七有”:1、有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从严治学、质量第一”的办学方针;2、有严密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进度计划;3、有适合学校特点的完整的教材体系及辅导体系;4、有以电视教学为主的现代化教学手段;5、有适合成人特点的函授、电教、面授三位一体并结合实际灵活运用的教学形式;6、有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职责分工明确的教学管理体制;7、有健全的包括教学全过程及教学管理各方面的规章制度。目前,学校从组织领导到各级办学机构的职责,从招生录取到毕业验证,从学生函授自学、电视教学到面授辅导,从对办学管理的考核到评优表彰,从学生的作业检查到平时成绩的考核,从考务工作到考试纪律,从财务管理到设备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有严格的制度规定,并采取了一系列实施的保证措施。辛勤劳动之花,已结出累累硕果。全校已有两届12万名学生圆满地完成了学业,这使县以上会计人员的学历结构提高了2.6个百分点。中华会计函授学校五年的办学实践证明,这种办学形式是一条培训在职会计人员的成功之路。它的成功之处,集中地体现在多、快、好、省的统一。所谓多,是指每年毕业学生相当于现有全国全日制中等会计专业学校一年毕业学生的1.5倍;所谓快,是指这所学校的诞生,大大加快了在职会计人员培训工作的进程;所谓好,是指学员所学到的知识针对性强,实用性强,能与现任工作紧密结合,学以致用;所谓省,是指学校培养一名学生最多仅600元左右,不足普通院校的10%。
中华会计函授学校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年发展得这样快,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取得较大的成绩,主要经验是:
(一)各级领导的重视,是学校得以迅速发展及取得成就的关键。国务委员兼财政部长王丙乾同志曾多次强调指出,一定要抓好会计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在学校成立时,王部长就作了“发展成人教育,培养会计人才”的题词,指示要把办学的立足点放在培养人才上。财政部为了办好这所学校,五年中先后有六位部领导亲自指示和关怀学校的工作,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给办学工作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已故名誉校长谢明同志,生前以极大的热忱关怀学校的创建和发展,为学校制定了“从严治学,质量第一”的办学方针,确立了“巩固、发展、多层次”的办学方向。各省、区、市、地、县财政部门的领导都十分关心学校的发展,他们不仅亲自担任各级办学单位的领导,而且经常深入办学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帮助解决办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二)认真贯彻“从严治学、质量第一”的办学方针,保证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学校从建校一开始就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把狠抓教学质量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并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可以说,这所没有围墙、半开放式的函授学校之所以有今天的兴旺发达,之所以能在成人学校林立的情况下深受广大学员及学员单位的欢迎,得到教育部门及社会有关部门的支持及好评,最根本的一条是在办学中坚定不移地贯彻了“从严治学,质量第一”的办学方针,并把贯彻这一方针作为各级办学单位和广大教学、教学管理人员的自觉行动。
(三)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发挥和调动各级财政部门的办学积极性。实践证明,实行以主管该项业务工作的行政管理机关为依托,以省校为办学实体的四级办学管理体制符合我国的国情,是专业分工、纵向组织成人教育的有效形式。它的好处是:财政部门把会计工作的管理目标同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相结合,培训成果直接体现在提高会计工作水平上,有利于调动办学积极性;教学和教学管理实行全校“六统一”(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材、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授课内容、统一学科考试),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我国会计人员培训任务大与师资不足的矛盾,而且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以省校为办学实体,由各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一招生录取和验发毕业证书,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加强指导与监督,有利于发挥业务工作主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性。
(四)采取函授自学、电视教学、面授辅导三位一体的教学形式,适应远距离、大规模在职会计人员教育的需要。它的好处是:容量大、幅射面广、层次适当,适合在职会计人员需要培训的人多、面广的特点;教学形式灵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员可以就地参加学习,有利于解决工学矛盾和学习与家务的矛盾;学员不脱产,干中学,学中干,干什么,学什么,可以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五)坚持政治思想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两手抓,是保证培养合格会计人才的重要一环。为了培养合格的会计人才,学校不仅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教育,而且特别注重政治思想及职业道德教育,在学校的工作条例中,强调必须抓好学生的入学教育、学中教育及毕业教育三个环节。为使政治思想教育落到实处,学校还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列入教学计划。
中华会计函授学校是由财政部门主办的,担负着培训全国在职会计人员的重任,要把学校建成培训全国在职会计人员的综合基地,任重道远,尚须努力奋斗。
第一、要进一步提高对培训工作的认识。当前,主要有两个问题需要统一认识。一是“中华”能不能长期办下去?有人认为,成人教育生源有限,长不了。我们认为,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目前我国有一支900多万人的会计大军,其中:全民所有制和县以上集体单位就有会计人员450多万人,这些人中扣除30%有中专以上学历和20%超过45岁以上的人员,尚有200多万人员需要进行培训,如果加上乡镇和农村会计人员,需要进行培训的少说也超过500万人,按学校现有的培训规模,每年培训7万人,仅城镇部分的200万人就需30年。况且,由于我国普通学校培养会计人员的规模有限,每年的毕业生用来补充自然减员,还差七、八万人,这些人需要社会青年中补充。这就是说,我们即使不算现有队伍中需培训的200万人,每年从社会青年中补充的这部分新人,就足以保证生源充足。二是有的同志认为,“中华”要发展,必须开辟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对普及中专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问题。之所以要办中专,主要基于三点:一是从全国会计队伍的实际情况出发,即在职会计人员中,一半左右的会计人员仅具有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这些人不具备参加大专以上学历教育的文化基础;二是从我国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大量的小型企业和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业务要求来看,最适用的是具有中等专业水平的会计人员;三是从学员对象来看,追求高层次的主要是在大、中城市工作的会计人员,而在县和县以下城镇工作的会计人员,迫切需要的是适合他们水平的中专层次。因此,学校确立了以培养初级会计人才为宗旨的办学目标。实践证明,这种办学指导思想是正确的,是符合我国会计队伍的实际情况的。
第二、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完善办学条件,稳定和扩大办学规模。各级财政部门应继续在人、财、物上给予必要支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从实际出发,使各办学单位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办学场所,至少应有固定教室和必要的教学设备,有条件的地方还应逐步搞些配套设施。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充实办学人员,没有编制的地区要通过各种渠道,争取解决编制。要广泛向社会宣传,充分利用行政手段,搞好每年的招生工作,力争扩大招生规模,把每年的招生人数扩大到7—8万人,争取达到10万人。
第三、要努力探索成人教育规律,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和教学管理水平。1989年底召开的校长座谈会上,曾明确提出要把学校工作重点逐步由基础建设向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转移,两年多来各地区加强了教学研究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要进一步发扬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精神,努力探索、研究适合学校特点的教学方法。
第四、要进一步加强各级办学单位的自身建设,全面完成1992年的各项工作任务。要健全办学机构,充实办学人员,配备责任心强,懂教育、会管理的专职校(站)长;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按照科学管理的要求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要克服短期行为,树立长期办学思想,坚定不移地下大力量搞好基础建设,增强办学的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