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固定资产评估的前期工作
固定资产分布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通常以单台单件为评估对象,需要周密计划、有序安排,这就要做好前期工作。前期工作包括如下环节:
1.整理委托方提供的资产帐表清册,确定资产分类。资产分类一是要与财务会计核算中资产分类衔接,便于制表建帐;二是要适应评估专业技术分工的需要,为此,采取按资产工程技术特征分类评估,按资产使用性质分类(即财务分类)制表建帐的方法。
2.现场观察资产。一是实地了解资产特征,便于合理分工;二是核实资产,做到帐实相符。清查核实资产以委托方提供的帐表清册和有关产权证明为基础,以实存资产为依据。委托方管理基础较好的,清查核实工作可粗一些;相反,就要全面清查核实,并对提供的有关价值指标(如原值、净值、折旧)的可用性作出较准确的判断。
3.确定评估标准。固定资产评估目的主要有:按现价计提折旧、保险与索赔、抵押、出售,其评估标准要分别采用重置成本标准、变现净值标准或清算价格标准。
4.设计固定资产评估表。评估表可分三个个层次,一是评估作业表,以单台单件为对象建表,其中一部分由委托方填列,反映设备名称、出厂年月、已使用年限、产地...
一、固定资产评估的前期工作
固定资产分布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通常以单台单件为评估对象,需要周密计划、有序安排,这就要做好前期工作。前期工作包括如下环节:
1.整理委托方提供的资产帐表清册,确定资产分类。资产分类一是要与财务会计核算中资产分类衔接,便于制表建帐;二是要适应评估专业技术分工的需要,为此,采取按资产工程技术特征分类评估,按资产使用性质分类(即财务分类)制表建帐的方法。
2.现场观察资产。一是实地了解资产特征,便于合理分工;二是核实资产,做到帐实相符。清查核实资产以委托方提供的帐表清册和有关产权证明为基础,以实存资产为依据。委托方管理基础较好的,清查核实工作可粗一些;相反,就要全面清查核实,并对提供的有关价值指标(如原值、净值、折旧)的可用性作出较准确的判断。
3.确定评估标准。固定资产评估目的主要有:按现价计提折旧、保险与索赔、抵押、出售,其评估标准要分别采用重置成本标准、变现净值标准或清算价格标准。
4.设计固定资产评估表。评估表可分三个个层次,一是评估作业表,以单台单件为对象建表,其中一部分由委托方填列,反映设备名称、出厂年月、已使用年限、产地、规格型号、帐面价格、成新率、该批设备数量等。另一部分在评估时填列,包括技术鉴定的方法和依据;重估全价的标准、方法、公式、基本参数的说明和结论;尚可使用年限或成新率测定的依据、方法、公式、基本参数的说明和结论;功能性贬值评估的依据、方法、公式、基本参数的说明和结论;评估净值的标准、方法、公式、考虑因素的说明及结论。最后还要设委托方填报者、技术检测、评估分析和报告的责任者签章的栏目。二是评估明细表,逐项(按批量)填列被估资产的基础数据和评估值。三是评估分类汇总表,它按财务会计分类汇总反映评估结论。
二、固定资产重置成本的评估
固定资产重置成本的评估,一般先评估重置全价,再按成新率或尚可使用年限扣除实体损耗,最后汇总分析确定是否需要单项扣除功能性损耗,计算重置净值。
1.重置全价的评估。评估重置全价的方法很多,如第二讲所说的复原重置成本法、更新重置成本法、功能重置成本法、物价指数调整法、点面推算法等均可选用。应根据被评估资产的具体情况和资料状况,以及委托方的需求,选择适当方法。下面运用案例说明重置全价的评估方法和技巧。
案例一某企业自制的专用设备需评估投保价格,委托方可提供原购建成本的资料如下:

分析:案例一评估对象没有参照物可资比较,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资产更新时要根本换型,因而采用复原重置成本法是符合给题条件的。并且已有原购建成本资料,对材料采用现行单价核算,而工资和费用按现行标准调整即可。现在的问题就是搜集上述资料。
据测算,目前甲、乙、丙材料可获得的单价分别为3、5、15,用工成本比购建时上涨了60%,其他费用上涨40%,则有该资产
重置全价=(100×3+50×5+10×15)+50
×(1+60%)+50×(1+40%)
=850
案例二 承案例一,委托方告之该专用设备重量的技术条件已发生较大变化,其中甲、乙材料的用量各增加10%,不再使用丙材料,用工量和费用分摊量均下降20%,试评估重置全价。
分析:由于重置的技术条件变化较大,采用更新重置成本法比较合理。委托方已经提供了原购建成本资料和现购建成本要素的“用量”资料,只要测算出现行材料单价和工、费标准,运用更新重置成本法的公式,就能得出评估值:
重置全价=〔100×(1+10%)×3+50×(1+10%)×5〕+50×(1-20%)(1+60%)+50×(1-20%)(1+40%)=725
案例三承案例一,该资产被新型资产替代,其功能提高了2倍,价格提高1倍。
分析:原资产将被更新,又有同类功能的资产作参格的多组数据坐标分析表明,功能(F)与价格(P)的相关变动接近一条直线,即P=a+bF
运用一元回归和最小二乘法原理,依据该资产功能与价格的多组数据,可求出a、b值。假设上述过程求得a=100,b=550,P=200+500F,表明功能提高1单位,重置价格上升500单位,不依功能而变化的固定成本为200单位。在案例三中,被估资产功能(F)为1单位,重置全价(P)为700(200+500×1)。
案例四承案例1,现无法获取甲、乙、丙材料的现价资料(已停产),试评估重置全价。
分析:因无现价资料,复原重置和更新重置法均不适用.可搜集该类资产的定基物价指数k,用物价指数调整法评估。经测算k=140%,重估价则为840(600×140%)。
2.成新率的勘估。成新率是综合反映资产累积功能剩余率的指标,它既决定于资产尚可使用时间与全部使用时间之比,又决定于各时期资产功能状况的变化,即

评估成新率有以下几种方法:
(1)当国家规定的折旧年限基本反映资产寿命,被估资产使用比较正常,并且寿命周期内资产功能比较稳定时,可采用法定年限法。即:
成新率=1-已使用年限/规定折旧年限×100%
(2)如果折旧制度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资产的价值补偿,从而折余价格是反映资产累积功能剩余的恰当指标,并且资产处在正常使用状态,可采用折旧日扣除法,即
成新率=1-已计提折旧/资产原值×100%
(3)技术鉴定法。运用工程技术手段现场检测资产的各项性能指标,确定资产的磨损程度、功能变化及其尚可使用年限,综合确定成新率。即

其中:全部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

技术鉴定法适用性强,还可提高评估的可靠程度。缺点是作业量大,主要靠专家判断。
3.汇总分析重置净值技术。汇总分析一是从重置全价中按成新率扣除寿命折损;二是视重置全价的特征,决定是否专项扣除功能性损耗。案例三评估的重置全价是按功能折算的,就不能重复扣除。功能性损耗是指被估资产相对更新资产出现功能陈旧。由于效能更高的资产广泛使用,原有资产相对来说,显得生产效率差,市场竞争能力低落,从而使企业投入相对增加,产出相对下降。功能性贬值根据尚可使用年限内因功能陈旧相对减少的收入或(和)增加的成本折现计算。也可根据修复或改进被估资产功能的追加投资的现值计算。汇总分析公式是:
资产重置净价=重置全价×成新率-应扣功能性损耗
三、固定资产变现价格和清算价格的评估
1.运用市价调整法评估。评估的步骤是:(1)选择参照物,尽可能地采取与被佔资产具有较好可比性的资产成交实例。(2)择定比较因素。(3)进行汇总分析调整,将差异因素影响价格的测算值加以汇总,剔除重复计算因素,确定评估价。
2.运用成本售价法评估。当难以在市场搜集到可资比较的交易实例时,可选用此法。首先搜集类似资产过去交易的售价与成本的资料,经分析调整确定成本售价系数,再根据资产重置成本净值与成本售价系数,并考虑当前市场供求状况,综合评估资产变现价格。
3.运用功能价格法评估。在固定资产变现价格的评估中,常会遇到市场上很难选择同类资产交易的实例.在这种情况下,可采取功能价格法进行评估。其操作方法和技巧与功能成本法相同。采用功能价格法拓宽了直接利用市场类比物评估的领域,由同类资产扩展到同类功能资产。
4.清算价格评估的技巧。评估清算价格必须先明确清算方式及时限,方式和时限的差别对价格影响较大。具体评估时,一是采用比较的方法,参照相同方式、相近时限的类似资产的清算价格评估,其道理同评估变现价格是一致的,但清算的类比物通常难找。更为实用的技巧是进行清算折扣,可以重置净价、变现净值为基础,按适用清算折扣率折算。清算折扣率通过分析各类清算实例中清算价格与重置净价、变现净值的关系来测算。变现价格、清算价格评估均是市场性很强的专业咨询,需要长期观察市场,掌握各种因素影响价格的一般规律,才能使评估价经得起市场的检验。搜集市价资料不是看标价,而是看成交价,还要注意到各种附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