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得发展,必须得有“看家”的本领、“打人”的产品和“过硬”的产品质量。齐齐哈尔造纸厂、齐齐哈尔糖厂、齐齐哈尔纺织厂、齐齐哈尔液压件厂、齐齐哈尔链条厂、齐齐哈尔灯泡厂,在资金紧缺等诸多减利因素困扰下,身处困境“自奋蹄”,苦练内功要效益。走出一条靠科技开道,以质量求生存的自我发展之路。在“质量、品种、效益年”中创出了佳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年上半年6户企业实现利润1026万元,上缴税金809万元。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上,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从教育入手,努力提高全员的产品质量意识。产品质量的高低,体现在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单靠增加质检人员,被动地加强局部检测手段是很难奏效的,只有全体职工都能把产品质量看成是企业的生命,并从心底里迸发出向质量要效益,为提高质量竭尽全力的质量意识,才能真正地使产品质量稳步提高,这是被调查企业经营者的共同认识。特别是齐齐哈尔链条厂,这是个国家生产链条的重点企业,产品出口意大利、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年出口创汇100多万元。但近年来由于产品质量不稳,失去了许多国内外用户。仅1990年企业因产品质量问题损...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求得发展,必须得有“看家”的本领、“打人”的产品和“过硬”的产品质量。齐齐哈尔造纸厂、齐齐哈尔糖厂、齐齐哈尔纺织厂、齐齐哈尔液压件厂、齐齐哈尔链条厂、齐齐哈尔灯泡厂,在资金紧缺等诸多减利因素困扰下,身处困境“自奋蹄”,苦练内功要效益。走出一条靠科技开道,以质量求生存的自我发展之路。在“质量、品种、效益年”中创出了佳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年上半年6户企业实现利润1026万元,上缴税金809万元。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上,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从教育入手,努力提高全员的产品质量意识。产品质量的高低,体现在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单靠增加质检人员,被动地加强局部检测手段是很难奏效的,只有全体职工都能把产品质量看成是企业的生命,并从心底里迸发出向质量要效益,为提高质量竭尽全力的质量意识,才能真正地使产品质量稳步提高,这是被调查企业经营者的共同认识。特别是齐齐哈尔链条厂,这是个国家生产链条的重点企业,产品出口意大利、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年出口创汇100多万元。但近年来由于产品质量不稳,失去了许多国内外用户。仅1990年企业因产品质量问题损失107.2万元,成为全市亏损百万元大户,工厂处于半停产状态。他们痛定思痛,举办了“产品质量揭短亮丑展览会”,请八方用户对工厂产品质量评头品足,通过“揭短展览会”揭摆出114项质量、技术等问题,用事实教育全厂职工。当一笔笔由于产品质量差而造成工厂严重经济损失的数字展示在职工面前的时候,职工们触目惊心了。一些职工感慨地说:“过去我们只是一个心眼地完成生产任务,领导强调要提高产品质量也不往心里去,没想到产品质量低会给工厂带来这样大的损失,看来不动点真格的,把产品质量搞上去,我们的‘饭碗’是定打无疑了。”揭短揭出来了职工的志气,在短短两个月内,工厂完成质量攻关57项,产品关键工序一次交验合格率比上年同期提高了8%;成品一次交验合格率提高了5%;出口链条16B—1型共49000米,链长精度合格率达到100%。在质量监督抽查中,合格率达到100%。
第二,从培训抓起,靠硬功夫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齐齐哈尔纺织厂,开展全员职工技术培训,通过看录像教学、举办专业技术培训班和现场技术操作等多种形式,对全厂45岁以下的技术工人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参加培训总人数达2693人,占应培训人数的87%。为使操作技术工人的技能迅速提高,练就一身硬功夫,工厂还掀起了“百工种”进档升级达标竞赛活动,生产车间实行等级手工资制,对达到考核指标的生产出口纱的挡车工、落纱工给予奖励。为严把产品质量关,创优质产品,该厂从原料投入到成品产出,做到了“四优一严”,即“原料优选、设备优良、人员优秀、产品优质、检验从严。”同时,还组织科室干部轮流下到车间工段,协助工段长进行质量攻关。今年1至6月份生产的棉纱、棉布均高于部颁标准和去年同期水平,棉纱合格率达100%,棉布一级品率达98%。
第三,从技改升级,以技术进步来保证产品质量的提高。齐齐哈尔造纸厂,为提高产品质量,成立了产品质量、化浆产量、降低化浆配比和浆耗、节能等8个攻关小组。并自筹资金3287万元,从1990年到现在共进行了8项技术改造。同时,还推行“三稳定、三消灭、一统一”,即稳定车速、稳定配比、稳定工艺条件,消灭人身事故、消灭基建事故、消灭废品,统一操作的最佳操作法。把强化专业管理与开展以提质降耗为主要内容的“十项达标竞赛”群众活动结合起来。今年上半年,在列入全国同行业考核的17项消耗指标中,该厂有14项比去年同期有明显降低,吨纯残碱含量降到0.5公斤以下,创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通过提质降耗,上半年不仅为工厂增加了490万元的收益,而且向泰国、印度等国家出口了新闻纸2500吨,创汇687万元。齐齐哈尔液压件厂自筹资金197万元,自制了一批先进设备。过去,这个厂加工分配器阀孔是在车床和铣床上,然后用手工研磨,生产效率低,质量不稳定,他们通过技术改造,自制了一台刚性镗角机和金刚石绞刀,使生产能力提高了1倍,废品率由原来的20%下降到0.5%。他们还自制了4台气动测量装置,使测量精度提高10倍。由于以技术进步为产品升级“保驾护航”,使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产品合格率均达到100%,优质品率达到40%,有两大类主要产品成为省优。工厂因此而获得很多殊荣:厂计量工作成为国家、省、市三级计量先进单位,工厂成为全省液压产品检测中心,并成为全省液压行业的组长厂,一跃成为全国重点液压厂之一。齐齐哈尔链条厂,有效地利用银行贷款和财政退库等资金75万元,组织技术力量搞技术攻关。研制了4台链条零件碳氮共渗工艺及转炉,使产品一次合格率由过去的50%提高到85%以上,渗件的层深、组织、浓度均符合技术标准,硬度达到规范,套筒裂缝大大小于盐炉,提高了链条热处理质量,每年还可为工厂节约17万元。
第四,从横联突破,引外来“精华”,推进产品质量的提高。齐齐哈尔灯泡厂是1968年建厂的“年轻”企业,因技术力量薄弱和管理跟不上,从建厂后到1987年的19年里,工厂一直处于不景气状态,企业累计亏损达850多万元,成为省、市的“老大难”企业。与上海亚明灯泡厂进行横向经济联合后,上海亚明灯泡厂派出技术服务队,帮助齐灯泡厂将200多台生产设备,逐台进行了技术改造、安装和调试,同时还在70多道生产工序中,逐个推行了上海亚明灯泡厂的工艺技术标准,使该厂的设备和工艺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他们还自筹资金110多万元,在上海亚明灯泡厂的帮助下,进行了34项技术改造,先后购置了封口机、排气车、烘装机等20多台设备。并从上海亚明灯泡厂聘请两名常年驻厂的工程师作技术顾问,参与工厂的技术管理,使产品质量显著提高,普灯和汞灯优质品率由过去的45%提高到80%,产品综合合格率已达91%,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成为省优质产品。目前,该厂产品销售除遍及全国9个省的124个地、市、县以外,还远销到日本、美国、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每年可创汇39万元。
第五,从核算下力,用精打细算驱动产品质量的提高。通过实行“厂内银行”,划小核算单位,进行车间、班组核算,并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利益分配形式,较好地调动起职工勤俭节约、努力创优质产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齐齐哈尔灯泡厂,实行了厂部、车间两级核算,并考核到班组。根据一线、半成品、成品、辅助等车间的特点,采取了计件、经费大包干、利润分成等财务核算方式。由于车间、班组、职工个人都有一笔帐,建立了节约归己、创优质产品多得,损失浪费、生产残次品受罚的管理制度,使职工能处处精打细算,废物利用,节约办事。过去普灯、玻璃车间,每年损失浪费废灯头、碎玻璃价值达20万元,灯泡丢失现象也时有发生。实行“厂内银行”,采取车间、班组核算后,不但每年废灯头、碎玻璃可以回收利用,为工厂节约20多万元,而且,灯泡丢损的现象也不再发生。在1990年度上海亚明灯泡总厂对联营的4个分厂进行质量指标、技术指标和降耗指标测试中均获第一。
第六,从立法约束,让监督机制把握产品质量的提高。齐齐哈尔糖厂,产品创了“部优”想“国优”。为确保产品质量的提高,除了加强质量检测环节外,即由过去只进行产成品入库批检,改为车间对日产品随时抽检,产成品每班入库抽检和工厂定期或不定期批检等“三检制”。工厂还结合国务院《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的贯彻执行,制定了《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明确了包括厂长、车间主任、一般工人在内的三级产品质量责任制。厂长对工厂生产的各种产品质量负责,各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产品质量负责、承储、承运、装卸,采购单位主要负责人分别对其保管质量、运输装卸质量负责。操作工人要对当班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通过明确各环节质量的责任,支持质量检验人员履行职责,保证其独立行使职权,实行质量监督检验仲裁制度和奖惩制度,从而保证了产品出厂合格率达到了100%。最近,在全省开展的“名牌产品战略”评比中,该厂的白砂糖被评为省名牌产品,白砂糖还获得部优质产品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