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1987年开始开展的会计达标升级活动,对提高会计工作水平,促进《会计法》的贯彻执行,以及加强企业管理,促进双增双节,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等均发挥了较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展上不平衡。这主要表现在地区与地区、单位与单位、省与省之间的差距较大,认识也不一致。有的地方抓得紧,有的地方抓得松,甚至有个别地方,对这项工作不闻不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部分地区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对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估价,工作抓得不力。二是管理脱节,上下不一致。如我们省厅有关部门只注重省直企业的会计达标升级工作,而放松了省直派出企业的会计达标升级工作。这样带来抓会计达标升级工作上面轰轰烈烈,下面冷冷清清,管理脱节,影响了地区、部门会计工作的全面发展。三是措施不配套,既无动力,又无压力。有些单位尽管成立了会计达标升级领导小组,但有其名而无其实,具体办事人员、奖惩、规划、责任、办公经费等都不落实。既不利于鼓励先进,又不利于鞭策后进。四是政策口径不一致。从理论上说,会计达标升级是企业升级的...
自1987年开始开展的会计达标升级活动,对提高会计工作水平,促进《会计法》的贯彻执行,以及加强企业管理,促进双增双节,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等均发挥了较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展上不平衡。这主要表现在地区与地区、单位与单位、省与省之间的差距较大,认识也不一致。有的地方抓得紧,有的地方抓得松,甚至有个别地方,对这项工作不闻不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部分地区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对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估价,工作抓得不力。二是管理脱节,上下不一致。如我们省厅有关部门只注重省直企业的会计达标升级工作,而放松了省直派出企业的会计达标升级工作。这样带来抓会计达标升级工作上面轰轰烈烈,下面冷冷清清,管理脱节,影响了地区、部门会计工作的全面发展。三是措施不配套,既无动力,又无压力。有些单位尽管成立了会计达标升级领导小组,但有其名而无其实,具体办事人员、奖惩、规划、责任、办公经费等都不落实。既不利于鼓励先进,又不利于鞭策后进。四是政策口径不一致。从理论上说,会计达标升级是企业升级的一项重要内容,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如此,有的在规定企业升级标准时,只字未提会计升级,以致有些单位在抓企业升级时,根本就不抓会计达标升级工作。
2、考核验收的形式和方法不尽合理。会计达标升级验收一般是财政部门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技术鉴定和验收,或由财政部门牵头,临时从其他单位抽集几个人员负责验收,经过验收合格后,再颁发会计达标升级证书。一般地采取听、看、问、议、鉴定等形式进行抽查验收,这种方法有利有弊,弊大于利。一是抽查验收都是在企业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抽查验收不能说明验收单位会计工作的整个情况,也不利于发现问题,总结成绩。二是抽查验收的时间太短。一般只有1至2天,短时间的抽查,难免有走马观花之嫌,达不到预期的检查目的。三是临时人员,临时思想、抱着“你好我也好”的态度,使抽查验收在质量上难以保证。四是采用百分制打分考核,有些条款内容太抽象,打分时难以把握尺度。五是抽查验收的标准还不适应所有行业的达标升级要求,如对教育部门、校办工厂的会计工作考虑极少。3、放松了会计达标升级后的整顿复查工作。有的企业指导思想不明确,应付了会计达标、升级验收,便放松了管理,致使会计基础工作,又走了下坡路。
二、对策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使会计工作逐步步入正规化、科学化、现代化的轨道,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几条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会计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于有无一个正确的领导和正确的认识。首先,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企业领导三方面对这项工作要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和看法,要切实加强领导,实行层层负责制,要把贯彻治理整顿方针与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会计达标升级工作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其次,要求广大财会人员更新思想观念,强化理财意识,正确对待会计达标升级工作,从基础工作抓起,积极加强经济核算,参与企业决策,在充分发挥会计职能作用上做文章。
2、采取过硬措施,全面开展会计达标升级工作。
一是科学制订达标升级规划。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不同条件和要求,合理制订规划,实行分级管理,分类指导,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会计达标准、上等级活动。二是精心培植典型,以点带面,并及时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的会计达标升级工作的全面开展。三是实行奖惩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激发企业领导干部和财会人员的积极性。把会计升级同企业升级结合起来,把会计升级同职称评聘、评先表优,以及与奖金、晋级、转干等有机结合起来,使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使干与不干大不一样,真正把会计达标升级落到实处。四是严格升级标准。我们在抓企业会计达标升级工作中制定了五个先决条件,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五个条件是:有审计机构下发的“无重大违纪现象”的审计结论;会计工作受到了县以上主管部门的表彰;有财政部门发给的达标证书;有档案部门发给的档案合格证书;会计人员必须全部都是正式职工,并持有《会计证》上岗。如果不具备上述五个条件之中的任何一个,就不得申报会计工作升级。
3、财政、企业主管部门、银行、税务、审计等部门,要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正确处理条条与块块的关系,保持上下一致,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共同抓好会计达标升级工作。
4、严格考核验收标准。一是验收检查人员要认真负责,对照标准,符合一个,验收一个,不走过场,不唯形式,严格把关。二是打分考核的条款要具体、科学,力求切合实际,宽严适度。三是会计达标升级标准要具体化、规范化。粮食、银行、卫生等主管部门应该以财政部门的会计达标升级标准为依据,根据各行业的工作要求,制订出达标升级实施细则,并报送财政部门批准,认真组织实施。
5、实行定期复查制度。采取自查、互查、抽查等形式,一年一次或两次,定期对已达标升级的企业进行复核、检查。检查会计工作有无“滑坡”,“回生”现象,一旦发现,要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并令其限期整改。愈期达不到要求的,吊销其达标、升级证书,或通报批评,取消评先表优资格等。总而言之,会计达标升级工作要常抓不懈,使会计基础工作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