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湖北省随州市化肥总厂积极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群策群力度难关,向内使劲挖潜力,取得了“五升三降”的好成绩,上半年产品产量比上年同期上升11.8%,工业总产值增长17.5%,销售收入上升1.8%,实现利润上升2.3倍,实现销售税金增长2.8%,可比产品成本降低3.19%,产成品资金占压下降2.2%,原材料两煤吨氨消耗下降8.5%。
一、在落实承包中加强目标成本管理。随州市化肥总厂是一个年产合成氨2.5万吨氮肥的企业。年初。该厂根据市政府第二轮经营承包签订的上交利润目标,结合自我发展需要,将利润目标确定为150万元,并把降低材料消耗,控制费用支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作为增加盈利的突破口来抓。一是按照经济责任制的范围和层次,把目标产量、目标消耗、目标费用、目标利润等有关指标连结起来,逐级落实到各车间、科室、工段、班组。如对原材料车间主要考核生产煤球耗用的料、工、费单位成本;对锅炉、造气、机修车间主要考核生产费用,其中设备维修费为重点考核内容;对合成车间、碳化车间通过实行超产奖和库存奖来刺激产出,达到目标成本的实现;对后勤科室主要是把办公费、修理费、旅差费作为目标成本;对基建工程、行政管理费用,用计划加目...
湖北省随州市化肥总厂积极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群策群力度难关,向内使劲挖潜力,取得了“五升三降”的好成绩,上半年产品产量比上年同期上升11.8%,工业总产值增长17.5%,销售收入上升1.8%,实现利润上升2.3倍,实现销售税金增长2.8%,可比产品成本降低3.19%,产成品资金占压下降2.2%,原材料两煤吨氨消耗下降8.5%。
一、在落实承包中加强目标成本管理。随州市化肥总厂是一个年产合成氨2.5万吨氮肥的企业。年初。该厂根据市政府第二轮经营承包签订的上交利润目标,结合自我发展需要,将利润目标确定为150万元,并把降低材料消耗,控制费用支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作为增加盈利的突破口来抓。一是按照经济责任制的范围和层次,把目标产量、目标消耗、目标费用、目标利润等有关指标连结起来,逐级落实到各车间、科室、工段、班组。如对原材料车间主要考核生产煤球耗用的料、工、费单位成本;对锅炉、造气、机修车间主要考核生产费用,其中设备维修费为重点考核内容;对合成车间、碳化车间通过实行超产奖和库存奖来刺激产出,达到目标成本的实现;对后勤科室主要是把办公费、修理费、旅差费作为目标成本;对基建工程、行政管理费用,用计划加目标的办法进行分解控制,重点是事前控制和事后检查。二是参照历年经济管理资料,制定奖惩标准,将目标成本与劳动所得挂钩,实行计分算奖。如化肥生产线的几个车间,确定吨肥成本为270元,成本升降1元,增加或减少0.5分,若超过保本点则取消该项得分。同时对设备管理好坏、维修费用高低,由设备科对照目标管理合同书进行严格考核,节超指标1%,增加或减少1分。这样,各车间、科室既有分解后的保证目标,又有严格的经济责任制,使责、权、利关系更趋合理,大大调动了全厂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三是采取“日考核、旬汇总、月兑现”的办法,由厂办考核员会同有关职能科室人员对各车间、科室,按签订的合同内容进行逐项考核打分,并及时公布计算结果,每旬进行分数汇总,按月进行奖惩兑现。
二、在增加产量中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是随州市化肥总厂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今年以来,他们在碳酸氢氨连续两年获得省优产品证书的基础上,根据“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的要求,积极响应“全国学吉化,全省学武钢”的号召,采取“四管”措施,使产品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一是抓燃料管理。他们根据生产耗煤需要,一律实行采购定点山西煤矿,堆放区别不同标号,使用严格加工筛选,从而保证了造气稳定,促进了生产发展。二是抓工艺管理。该厂针对化肥生产工艺控制复杂,易燃易爆隐患多的特点,在生产过程中,按照化工部规定的90%工艺指标,严格检查,考核验收,使各项工艺指标均达到95%以上。三是抓设备管理。1984年以来,这个厂一直是省石化厅验收合格的“无泄露工厂”,今年他们根据重新制定的标准,狠抓设备管理,于4月份又获得了省厅颁发的合格证书。四是抓产品验收管理。该厂建立了层层落实的产品验收体系,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目前,已获得三项省优秀成果奖、两项襄樊市优秀成果奖和两项随州市优秀成果奖。
三、在降低物耗中加强标准计量管理。今年来,他们在组织职工认真学习有关计量法规,充分认识计量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设立了计量科,配齐了计量设备,健全计量管理规章制度,层层完善了原始计量记录、统计报表、卡片、台帐等基础工作。现在该厂从原材料的投入,到半成品、产成品的产出,都能按现行考核标准,进行计量检测,不仅降低了物耗,而且还荣获国家二级计量单位。上半年,吨氨耗煤较上年同期下降8.5%,吨氨耗电下降2.1%,吨肥耗煤下降48公斤,节约成本支出53.2万元,节电减少总成本9.3万元。
四、在减亏增盈中加强费用定额管理。企业生产环节、管理部门及销售环节中的费用,直接影响着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成本的变动,决定企业的盈利水平。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该厂对这些费用采取事前控制的方法,参照历年管理的有关资料,根据现实情况,修订各种费用的具体管理规定,以文件形式下发全厂,对费用开支项目严格控制。同时在全厂设经济管理员,负责每月召开费用开支分析会,总结成绩,找出差距,及时通报会议内容及今后的整改措施,使管理工作得到更好的落实。二是对各车间的设备维修费,各科室的旅差费、办公费、修理费,确定一个限额指标,比照目标成本,按各月的比例予以支报,不得超报或提前支报。如旅差费的开支从住宿费、补助标准到乘座的交通工具,都按文件规定的标准执行,审报人员仔细核实后予以报销;办公费的开支标准按工人每月0.40元,管理人员每人每月1.80元计算,在指标内据实报销。三是针对前几年地产碳氨销售不畅,造成厂内化肥大量堆积,生资专营不及时调运,工厂支付化肥转运费、临工换包、破袋损失和盖肥油布费用在7万元以上的实际情况,狠抓成品管理,疏通销售渠道,加快化肥调运速度,使因堆积造成的破包、肥损降低到最低限度,减少潜在亏损11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