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几年,工业主管部门财务管理的职能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直接组织指挥,转向间接的指导协调和服务监督。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紧紧依靠各级领导和财会人员,克服困难,积极开展工作。1990年,我们围绕全局工作中心,重点抓了扭亏增盈工作,既抓亏损企业,又抓盈利企业的亏损品种。通过一年的努力,化工行业亏损额为全省十个工业部门中增幅最低的一个,遏制了亏损的增加。同时,取得了小氮肥、硼砂、油漆、胶鞋四个小行业大幅减亏的好成绩。
一、加强调查研究,明确扭亏增盈的主攻方向
抓扭亏增盈是一项既细致又复杂的工作,如果情况不明,就抓不到点子上。我们在抓这项工作时,遇到了潜力到顶,涨价因素太多,两费超支无法控制、无法扭亏等阻力。为此,我们加强了调查研究,寻找扭亏增盈的潜力,明确主攻方向。我们首先调查了我省化工经济效益的现状,并与全国同行业进行分析比较,指出1989年的产值利润率低于全国化工行业平均水平,这种状况同辽宁省化工所具有的坚强实力是很不相称的,说明我省化工行业扭亏增盈的潜力是很大的。紧接着我们又把各市按1989年的产值、效益是否同步增长的情况作了分类分析,表扬了产值、利润同步增长的沈阳市和大连化学工业公司...
近几年,工业主管部门财务管理的职能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直接组织指挥,转向间接的指导协调和服务监督。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紧紧依靠各级领导和财会人员,克服困难,积极开展工作。1990年,我们围绕全局工作中心,重点抓了扭亏增盈工作,既抓亏损企业,又抓盈利企业的亏损品种。通过一年的努力,化工行业亏损额为全省十个工业部门中增幅最低的一个,遏制了亏损的增加。同时,取得了小氮肥、硼砂、油漆、胶鞋四个小行业大幅减亏的好成绩。
一、加强调查研究,明确扭亏增盈的主攻方向
抓扭亏增盈是一项既细致又复杂的工作,如果情况不明,就抓不到点子上。我们在抓这项工作时,遇到了潜力到顶,涨价因素太多,两费超支无法控制、无法扭亏等阻力。为此,我们加强了调查研究,寻找扭亏增盈的潜力,明确主攻方向。我们首先调查了我省化工经济效益的现状,并与全国同行业进行分析比较,指出1989年的产值利润率低于全国化工行业平均水平,这种状况同辽宁省化工所具有的坚强实力是很不相称的,说明我省化工行业扭亏增盈的潜力是很大的。紧接着我们又把各市按1989年的产值、效益是否同步增长的情况作了分类分析,表扬了产值、利润同步增长的沈阳市和大连化学工业公司,对其他各市,特别是八个产值、利润全部下降的市,指出了不足之处。进而又具体分析了氮矸、轮胎、油漆三个重点行业的经济指标,归纳了亏损企业太多,盈利企业亏损产品比重大,物资消耗高,两费超支等问题,表扬了好的企业,指出了差距及潜力所在,提出了改进意见和措施。我们的调查分析报告得到了局领导的肯定,在去年初召开的各市局长、重点企业厂矿长会议上,安排我们作了专题发言,引起了强烈反响,扭转了片面强调客观原因的倾向,把大家的思路引到眼睛向内,练好内功上来。在调研全行业效益情况的同时,我们与省扭亏办、省物价局组成调查组对亏损比重最大的小氮肥企业作了全面的调查。小氮肥行业受煤电等原材料涨价的影响较大,许多人认为小氮肥非亏不可,无法扭亏。我们通过大量调查分析,认为小氮肥亏损有原材料涨价的客观原因,但主要还是由于产量低、消耗高,费用控制不严,企业管理不善,素质不高等主观原因,造成成本高、亏损大。根据调查的结果,我们向省政府提出保证供应平价煤、电,调整个别地区不合理的产品价格、减免税,及时补贴、拨付已还小氮肥技术改造贷款等七项改善外部条件的政策性建议,得到了省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为小氮肥行业的减亏创造了较好的客观条件。
二、建立扭亏责任制,有重点地开展扭亏增盈工作
首先,我们推广了沈阳市石油化工局的经验,建立了亏损企业扭亏进展情况逐级汇报制度。规定亏损企业厂长,每月必须向市局局长亲自起草扭亏进展情况的书面报告,市局也要向省局汇报。通过这种办法,敦促企业一把手亲自研究和落实扭亏措施,并汇报扭亏进度,从而加重了厂长扭亏的责任心,对省局、市局掌握情况,制定对策也提供了帮助。同时,针对1990年1月份有100多个企业亏损的情况,我们又要求各市局对所属亏损企业逐一摸清亏损情况,制定对策,提出限期扭亏和减亏的措施。这个办法和报告制结合形成了完整的扭亏责任制。去年一季度迅速扭转了1月份全行业亏损881万元的局面,以后各季亏损额又逐季下降。
其次,针对亏损企业较多的情况,我们向各市通报了亏损额在50万元以上的25户企业的名单,要求各市局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些亏损大户上,有重点地开展扭亏增亏工作,取得了成效。铁岭市化工局由局长挂帅,带领七名同志到长期亏损大户开原化工厂蹲点,经过半年的时间使硼砂成本每吨降低600元左右,取得了显著效果。沈阳市石油化工局由主管局长挂帅,组织16名技术、经济专家到化工亏损第一大户,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开展企业诊断,摸清了亏损的主观原因,提出42条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对企业震动很大。目前该企业正在进行整改。同时我们省局抓扭亏的同志也深入到20多个亏损企业和10多户亏损品种较多的盈利企业进行具体帮助。通过这些工作,25个亏损大户中,已有本溪化肥厂等5户企业全部扭亏为盈,其余20户企业的亏损额也都逐季减少。为遏制全省化工亏损额的增加,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狠抓重点小行业扭亏增盈工作
我们在组织各市局抓亏损大户的同时,还根据小氮肥、硼砂、橡胶、油漆四个行业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方法,抓了扭亏工作,获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去年1~11月小氮肥行业比上年同期减亏6.5%,胶鞋行业减亏60%,硼砂行业比计划减亏48%,油漆行业现已全部扭亏为盈。如我省小氮肥企业大都分布在各县。由于管理体制的不顺,有的市局推不动,有的市局没有精力抓。面对这种情况,我局决定,1990年小氮肥行业的扭亏工作由省局直接抓,省化肥公司配合。我们在去年初全面调查之后,于3月召开了小化肥工作会议,逐个企业落实扭亏的指标。接着于5月成立小氮肥扭亏增盈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财务处指挥,专职抓小氮肥的扭亏工作。通过检查督促、总结典型经验,与有关部门协调政策、到企业具体帮助以及发通报,表扬先进,批评后进等办法,较好地推动了小氮肥行业的扭亏。到十月末,比去年同期减亏8.2%。除了铁岭化工厂继续盈利超百万元外,又涌现了东沟、黑山、营口、海城四个盈利超百万元户。为了进一步推动小氮肥行业的扭亏增盈工作,我们还总结了他们的经验,召开现场会进行推广,引起了强烈反响。这几个单位的经验,基本上提供了小氮肥亏损企业如何扭亏的具体办法。另外,对扭亏行动不力,效果不大的企业,我们向企业所在地区的政府领导反映情况,争取政府领导的重视,帮助研究落实扭亏增盈措施。又如,对硼砂行业,我们在分析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着重做了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提出1990年硼砂的目标成本为2100元,如能实现目标成本,将减亏1000万元,即当年生产的硼砂可以不亏损。宽甸矿根据省局要求,立即着手研究确定硼砂目标成本为2063元,并将原计划亏损240万元,修改为生产再增加18.3%,实现利税13.2万元的目标。现在该矿硼砂实际成本已降到1966元,比上年降低11.5%。第二,走出去,虚心学习先进企业的经验。牡丹江化工二厂硼砂成本只有1726元,到去年7月份盈利43万元。我们组织营口化工厂到该厂学习。通过学习对比我们发现,我省虽有硼矿资源,而且距离近、运费低,但硼砂行业却比别人成本高,亏损大。这其中主要原因还在于经营思想、管理和技术上存在很大差距。而后我们召开硼砂行业经济活动分析会,请营口化工厂在会上对照先进找差距,由于营口化工厂能够从主观上找原因,从而增强了企业向管理要效益的意识。第三,在促使企业挖掘内部潜力的同时,我们又与省有关部门联系,争取在政策上予以照顾。通过以上努力,1990年1—10月份硼砂行业实际亏损为1171万元,同年初的计划比,下降很多。特别是9月份各厂当月的硼砂单位成本呈现全面低于目标成本的好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