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85年我厂实行了工资总额与上交利税总额挂钩。五年多来,尽管每年都受原材料、燃料、电力涨价等因素的影响,加上近两年部分产品市场疲软、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的困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在困难面前,我们不靠国家减税让利,而是坚持两眼向内,立足于挖掘企业内部潜力,使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连续五年,销售收入平均递增17.98%;利润总额平均递增38.74%;实现利税平均递增34.5%;上交利税平均递增20.47%。
作为财务部门,我们始终坚持“立足财务管理,着眼经济效益”的方针,一切工作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算帐、管帐、用帐、清帐,四位一体
针对过去财会工作重点主要满足于记帐、算帐、对帐和结帐的现象,从1985年开始,我们将算帐、管帐、用帐和清帐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明确提出“算帐是基础,管帐是关键,用帐是重点,清帐是终点”。并要求做到:
1.算帐要过“四关”.一是基础工作扎实关。从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到会计报表无论是规格设计还是书写方面,都要求严格按《会计人员工作规则》和《会计工作达标升级试行办法》办事,做到扎实、规范。二是信息资料真实关。财会人员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必须做到“真...
1985年我厂实行了工资总额与上交利税总额挂钩。五年多来,尽管每年都受原材料、燃料、电力涨价等因素的影响,加上近两年部分产品市场疲软、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的困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在困难面前,我们不靠国家减税让利,而是坚持两眼向内,立足于挖掘企业内部潜力,使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连续五年,销售收入平均递增17.98%;利润总额平均递增38.74%;实现利税平均递增34.5%;上交利税平均递增20.47%。
作为财务部门,我们始终坚持“立足财务管理,着眼经济效益”的方针,一切工作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算帐、管帐、用帐、清帐,四位一体
针对过去财会工作重点主要满足于记帐、算帐、对帐和结帐的现象,从1985年开始,我们将算帐、管帐、用帐和清帐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明确提出“算帐是基础,管帐是关键,用帐是重点,清帐是终点”。并要求做到:
1.算帐要过“四关”.一是基础工作扎实关。从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到会计报表无论是规格设计还是书写方面,都要求严格按《会计人员工作规则》和《会计工作达标升级试行办法》办事,做到扎实、规范。二是信息资料真实关。财会人员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必须做到“真实、完整、适用”。三是人员素质关。凡有一定文化程度的财会人员,都鼓励他们参加自学考试、函授学习;文化程度低一些的财会人员,采用厂内自办学习班的方式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四是内部会计工作升级关。我们财务处专门成立了达标升级领导小组,对各二级核算单位(包括财务处下设的小组)进行检查、评比、验收,对验收不合格的单位,实行领导小组成员跟班制,从而使我厂的会计基础工作处于全省的先进水平。
2.抓好管帐这个关键。我们主要是通过三条措施来落实。一是充实主要岗位财会人员的力量,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做好资料整理、预测和分析工作;二是编制多种内部会计报表,为领导进行经营决策提供正确的信息资料;三是了解市场动态,作好市场预测,为供销部门提供采购原材料和产品销售的优化资料。
3.抓好用帐这个重点.我们的方法是“积极参与、主动出击”。如针对我厂公用工程和尿素系统生产能力过剩的现状,我们向厂部提出“合成氨系统填平补齐”建议,受到厂领导的高度重视,并迅速作出了扩建增产尿素3万吨的生产线的决策,到1990年6月已竣工完毕,每年将为厂增加经济效益400多万元。再如我厂工业氨水生产,国家计划为年产3000吨,我们通过量、本、利分析认为,该产品尽管是微利产品,但销路好,只要提高产量,全年经济效益仍然可观。于是我们提出增加产量的建议,厂部迅速作出增产5000吨的决策,每年为我厂增加经济效益20多万元。
4.清帐要及时。我们充分利用财会人员月中空闲时间,要求在算帐的同时管帐、用帐和清帐。特别是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要求每个人都要想方设法,把滞呆货款、人欠往来款及时收回。近两年来,我厂财会人员先后110次走出去,清理收回各种滞呆货款和往来款3000多万元,较好地缓解了企业资金紧缺的矛盾,得到地、市银行部门的高度评价。
二、自查、总结、改进,三者结合
为了堵塞漏洞,减少财务上的“跑、冒、滴、漏”,从1985年开始,我们制定了一套财务自查管理办法,每年定期进行两次全厂性的财经纪律大检查。对检查出来的问题我们不搞“以罚代责”,而是从制度的完善入手,进行必要的改进。如我们通过对民工工资、装卸费用结算的专题检查,发现由于少数财会人员对有关结算条款理解不一,致使装卸队钻了空子,为此,我们设立专人审查,当年就减少支出4万多元。1987年我们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少数单位公款私存的现象,开展自办储蓄,将全厂各单位的奖金结余,党费、团费、工会会费等款集中储存,不仅解决了“公款私存”现象,而且为我厂获得银行部门的优惠贷款创造了条件。再如1989年,我们根据财务检查情况,采取预决算三家(基建部门、审计、财务)联审制度,并按核减金额适当提成奖励。1989年仅我们财务处在前两家核减费用105万元的基础上,再次核减41.56万元。
由于我们自查工作做到了实处,总结和改进工作又能及时跟上,在承包的五年中,经上级财政、税务、审计部门多次财经纪律大检查,都没发现我厂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被誉为“守法户”。
三、巩固成果、深化改革,二者并重
随着内部承包的不断完善,我厂财会工作也先后进行过系列改革。1985年我们划小核算单位,实行厂部、车间二级核算;1986年我们推行了目标成本管理,从而使我厂的财务管理日臻完善。1988年我们把工效挂钩的承包方式适时地引进企业内部,实施厂内集团工效挂钩承包,这给我们财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们在巩固原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又采取了三项改革措施:一是实行责任会计,建立内部利润考核制度。对各承包集团实行二级核算,并将资金中心,费用中心的有关单位转换为内部利润中心,同时下达内部利润指标,进行严格考核。二是建立厂内银行。1988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国家采取双紧方针,使我厂的流动资金空前紧张,为此,我们把以内部结算、费用控制为中心的厂内银行,改建为以资金管理和控制为中心内容的厂内银行,实行全厂高度集中控制使用资金,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三是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实行委派制。我厂有财会人员70名,二级和三级核算机构21个。在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上,1989年上半年以前,实行行政上由所属单位领导,业务上由财务处指导。在实行集团承包后,出现了少数财会人员专打“单位小算盘,捞厂部油水”的现象。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实行全厂财会人员统归财务处管理,对二级机构实行委派制的作法,并改“承包人一支笔”为“主管会计一支笔”。从一段时间的实践来看,效果显著。
几年来,由于我们立足财务管理,着眼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抓好核算工作的同时,积极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加强资金和成本的管理,为全厂增收节支数百万元。全处有四项科研成果分获地区现代化管理成果一至四等奖,另有13项成果得到厂部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