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企业诊断是管理科学中的新名词,它是人们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管理方法。若能善用,会奏实效,
企业是由各个要素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就象人体一样,有时会受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病态,影响肌体功能。这时,就得延医诊断,查明原因,对症下药,或用科学管理的“灵丹”,或注入营运机制的“妙药”,使企业强身健体,焕发青春活力。
就拿图书发行企业为例,它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患消化不良的“肚胀病”。主要是图书商品流通不畅,进大于销,存货积压,仓库膨胀。该“病”说重不重,说轻不轻,时发时止,难以根治。有这样一个书店,全年图书销售计划19.5万元,年初图书库存12.5万元,“肚”本积胀。由于进销失控,月月进大于销,到年末图书库存40.1万元,为年初的3.2倍,新增图书20多万元。由于积胀难消,导致“血液循环”的“中梗阻”。库存积压严重,资金周转不灵,结果是债台高筑,资金来源除国拨及企业自有流动基金1万元外,银行借款、应付未付贷款各22万元。有一段时间该店的银行借款利息、延付贷款罚金两项日支百元,几乎等于门市销售所得毛利,其他经营管理支出就需全部赔上了。值得注意的是积压下来的图书,随着时间的推移因失时效而日趋贬值...
企业诊断是管理科学中的新名词,它是人们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管理方法。若能善用,会奏实效,
企业是由各个要素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就象人体一样,有时会受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病态,影响肌体功能。这时,就得延医诊断,查明原因,对症下药,或用科学管理的“灵丹”,或注入营运机制的“妙药”,使企业强身健体,焕发青春活力。
就拿图书发行企业为例,它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患消化不良的“肚胀病”。主要是图书商品流通不畅,进大于销,存货积压,仓库膨胀。该“病”说重不重,说轻不轻,时发时止,难以根治。有这样一个书店,全年图书销售计划19.5万元,年初图书库存12.5万元,“肚”本积胀。由于进销失控,月月进大于销,到年末图书库存40.1万元,为年初的3.2倍,新增图书20多万元。由于积胀难消,导致“血液循环”的“中梗阻”。库存积压严重,资金周转不灵,结果是债台高筑,资金来源除国拨及企业自有流动基金1万元外,银行借款、应付未付贷款各22万元。有一段时间该店的银行借款利息、延付贷款罚金两项日支百元,几乎等于门市销售所得毛利,其他经营管理支出就需全部赔上了。值得注意的是积压下来的图书,随着时间的推移因失时效而日趋贬值,商品的无形损耗与日俱增。倘仍不继续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其经济困境将会越陷越深。怎么办?我认为,开展企业诊断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有病早治,无病预防,很有必要。企业诊断要从实际出发,全面检验,摸清病情,对病下药。企业若患的是小毛病,应该及早自我诊断,服几片“ABC”(即采用ABC库存分析法),注射几针“PDCA”(即采用PDCA循环分析法),症状即可消失。要是失治不愈的“顽疾”,“医不自治”,那就要从外部延医诊断,联合会诊,摸准症结所在。该吃“药”的对症下药,以期药到病除;该“按摩”的摸准“经穴”,舒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该“针炙”的对准穴位“行针”,要“麻”且“窜”,触及神经;该动“手术”还得动动手术,忍痛割去“阑尾”,以免腐败扩散危及整个机体。切忌讳疾忌医,小病不治养成大病。
我们的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何不抓住企业诊断这一着,组织“智囊”、“高参”,趁开展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的良机,让企业照个“x光”,做个“B超”,来一个全面的体格检查,必要时组织一个联合会诊。打几支“针剂”,吃几口“苦药”,对完善企业机制,增加企业活力,以至整个事业的发展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