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纵览历史,很重要的一条理财经验是要多作调查。
多调查才能胸中有数,掌握主动。宋神宗“每以财用不给为忧,日与大臣讲求其故,命官考三司簿籍,商量经久废置之宜”,因而,处事合宜。熙宁三年,仪鸾司阙氈三千,三司请命河东制之。帝曰:“牛羊司积毛数万斤,皆同粪壤,三司不取于此,而欲勤远民乎?”(《宋史·食货志》)明代王琼为职司理财的户部官员,“悉录故牍条例,尽得其敛散盈缩状。”有边帅请领粮草,王琼屈指计算某场庤粮草几何,诸郡岁输、边卒岁採秋青几何,曰:“足矣,重索妄也。”遂使企图多报多领者碰壁。(《明史·王琼传》)
多调查才能明察秋毫,清除蛊蠹。元代刘正为尚书户部令史,大都运司亏空国库银五百两,久无着落。刘正详尽地查阅以往帐册。“遍阅吏牍”,发现多年前有一个名李介甫的人领去课银五百两,文契十纸。验其笔迹,原来是司库辛德柔所冒领,查清了真相,惩罚了罪犯。(《元史·刘正传》)谢让为户部侍郎,有主管仓库之吏在米中揉入糠秕发给内外工人及宿卫者,查其手法是以仓库陈旧漏雨,为防库米被雨淋坏.上面覆盖糠秕,故吏因以逞奸。谢让察知后,即用藁杆代糠秕盖米,“奸弊悉除”。(《元史·谢让传》)
多调查才能...
纵览历史,很重要的一条理财经验是要多作调查。
多调查才能胸中有数,掌握主动。宋神宗“每以财用不给为忧,日与大臣讲求其故,命官考三司簿籍,商量经久废置之宜”,因而,处事合宜。熙宁三年,仪鸾司阙氈三千,三司请命河东制之。帝曰:“牛羊司积毛数万斤,皆同粪壤,三司不取于此,而欲勤远民乎?”(《宋史·食货志》)明代王琼为职司理财的户部官员,“悉录故牍条例,尽得其敛散盈缩状。”有边帅请领粮草,王琼屈指计算某场庤粮草几何,诸郡岁输、边卒岁採秋青几何,曰:“足矣,重索妄也。”遂使企图多报多领者碰壁。(《明史·王琼传》)
多调查才能明察秋毫,清除蛊蠹。元代刘正为尚书户部令史,大都运司亏空国库银五百两,久无着落。刘正详尽地查阅以往帐册。“遍阅吏牍”,发现多年前有一个名李介甫的人领去课银五百两,文契十纸。验其笔迹,原来是司库辛德柔所冒领,查清了真相,惩罚了罪犯。(《元史·刘正传》)谢让为户部侍郎,有主管仓库之吏在米中揉入糠秕发给内外工人及宿卫者,查其手法是以仓库陈旧漏雨,为防库米被雨淋坏.上面覆盖糠秕,故吏因以逞奸。谢让察知后,即用藁杆代糠秕盖米,“奸弊悉除”。(《元史·谢让传》)
多调查才能兴利抑弊,开源节流。唐代刘晏上任理财,首先碰到的是粮食运输问题。为了寻求解决办法,“晏乃自案行”,进行实地调查考察,从淮河、泗水到汴河、黄河,再向西到底柱、硖石,观看了三门的漕运逶迹,又到河阴、巩县、洛口,见到了宇文恺修建梁公堰分黄河水入通济渠的水道,观察了李杰所筑的新堤,对运河的情况“尽得其利病”,然后采取对症下药的分段接力运输措施,收到了明显的成效。(《新唐书·刘晏传》)明代张永为芜湖令时,正遇上明宣宗朱瞻基的灵柩南运,沿途都邑均皆“设绮纨帐殿,供器冶金为之”,州县不堪负担。张永掌握了情况后,便在本地所辖的沿江佛寺,“垩其栋宇代帐殿,饰供器箔金以代冶”,从而“省费不赀”。(冯梦龙《智囊》)
在调查方法上,大略有以下几种:
其一,向社会民众调查。明代理财家周忱“尝屏驺从,入田野间,与村夫野老相语,问民间疾苦。”(《明史资料丛刊》第三辑)“有善谋者,……开心访纳。”(李贽《续藏书》)他体察民情,集思广益,提出了不少利国利民的理财措施,史书称其“前后理财者皆不能及”。(同上)
其二.向基层财计人员调查。宋太宗励精图治,论及财赋欲有所更革,宣召三司吏二十七人于便殿垂询,果然大有收获。仅其中的一个叫李溥的吏员便“列七十一事以闻”,这些建议中有四十四项“即日行之”立竿见影。宋太宗总结经验说:具体办事的财计吏员“虽无学,至于钱谷利害,必能究知本末,宜假以色辞,诱令开陈。”大臣吕端、寇准等也十分赞同,一个说:“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另一个说:“孔子入太庙,每事问,盖以贵下贱,先有司之义也。”(《宋史·李溥传》)
其三,向历史资料调查。宋仁宗即位之初,就令有司总结前朝真宗理财的经验教训,将较为清明的景德年间的一岁用度,与糜费甚众的天禧年间加以比较,“省其不急者”。宋神宗即位,也命司马光等以仁宗庆历二年的财政状况为基数,“比今支费不同者,开析以闻。”(《宋史·食货志》)
其四,针对实际问题调查。宋代何常为成都路长官,一次,有圣旨令织造绣龙罗二千匹,绣旗五百面。何常对绣龙罗的实际用途调查了解后,便奏上一本,指出“绣龙罗唯供御服,日衣一匹,岁不去三百有奇,今乃数倍,无益也.”因为有理有据,皇帝便“诏奖其言,为减四之三。”(《宋史。何常传》)
上述历史故实,可为今日理财者之鉴,谨录以备闻。